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明星不够用了,网红「接管」演唱会

0
分享至

文丨镜像工作室,作者 | 阮怡玲,编辑丨邬宇琛

“退票、退票、退票……”全场沸腾了。胡诗佳按照网上的教学,在《爱如火》前奏喊了八个八拍的退票,声音越喊越大。

来的路上,她还在进行“考前突击”:练歌、记歌词,背各种“梗”与接梗的时机。除了喊退票以外,还得在唱到“辛劳一生的爸爸妈妈”时应声“哎”,问人答“张兵”,问地名答“俄罗斯”,记住退票口在前苏联……

没有身处其中,你很难想象这种放纵式的快乐。这是知名网红那艺娜的见面会,但真正的主角却在台下。在这场演出里,嗓子最先哑的人、互动环节记得更牢的人、对演出效果贡献最积极的人,都是观众们。

今年以来,中国的演出市场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现象,原本占据短视频和直播赛道的网红们纷纷转战线下,开起了演唱会。从小的演出场地Livehouse到剧院、甚至是体育馆,他们企图把屏幕里的流量转化到现实。他们中有人从被戏谑和嘲笑,到一夜爆火,有人半只脚踏进娱乐圈,又被全网禁言。

如果说线上是网红们的舒适区,那么线下就是个人命运的分水岭,无法预知上升或坠落。为什么在风险和不确定并存的当下,网红们还要抢破脑袋挤上线下的舞台?这块蛋糕真的大吗?在消费文化层面之外,这些演出和传统的演唱会有什么不同?又将如何重塑演出行业?

Livehouse里来了新面孔

复古的裙子,棕红色的头发,标志性的红唇。那艺娜拿着话筒走上舞台,还没来得及开口,欢呼声就持续了接近一分钟。

场馆里,各色的应援棒像是海洋一样舞动,有人拿着其他男团女团的应援棒,大喊,“我带你来看娜娜了!”

场馆的经理吕瑞华此时叉着腰,站在舞台后方微笑,感到奇特和幽默。经营演出场馆两年,他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复杂多样的观众群体,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还有一家老小一同过来的,“和常来Livehouse(演出现场)的人群半点都不一样”,他说。

那艺娜,58岁,来自湖北农村。四年前以“俄罗斯娜娜”闻名,账号被封禁后,改名“那艺娜”,2023年初,她在与网络主播的骂战中再次走红,随后2022年11月发布的歌曲《爱如火》被病毒式传播,一年内在各大短视频平台收获了超20亿播放量。今年5月,她开始自己的第一次个人巡演。


● 那艺娜准备在台上换装。图源:受访者

但这场巡演本是个偶然。石宇嘉是那艺娜巡演最初的演出主办负责人。今年3月,石宇嘉和别人谈合作时,被留下来吃饭,有人告诉他,“娜姐会来”,当时他还以为是谢娜。

见完那艺娜后,石宇嘉和朋友分享,两人忽然起了一个念头:给她做一场演出应该会很好玩。他想借这位独特的网络红人,办一场很有意思的秀,娱乐与演唱兼顾。回去之后,石宇嘉找到那艺娜的经纪人张兵,两人一拍即合。

这本是玩票性质的策划。那时人们未曾预料那艺娜能火到,几乎拥有一个顶流的票房号召力。

五月份,在杭州的第一场演出,那艺娜走上舞台,音乐响起,当她开口演唱歌曲《苹果香》时,音响却传出了童声,台下哄笑成一团。一天之后,本是负面的假唱争议很快变成了“梗”,视频在互联网加速破圈传播,成为了那艺娜巡演最好的宣传。演出完的第二天,武汉场和长沙场的票全部售罄。

演到北京场时,那艺娜租用了全北京最大的Livehouse。由于场地租金高,最低票价翻了一倍,从99元变成188元,仍然在开票第二天就售罄了。场次越增越多,整个八月,那艺娜进行了“特种兵式巡演”,除3天有其他活动外,每天都有安排场次,基本都是千人场,其中一天连演两场。


那艺娜的演出是今年网红转战线下开演唱会的缩影——尽管网红们通过线上积累粉丝,依靠互联网平台获得关注度,和传统艺人在出道、运营等方面都有区别,如今却不约而同站在了同样的舞台。

今年以来,网红歌手何秋亊、旺仔小乔相继在体育馆举办演唱会,但因不露脸、抄袭、票价高等引发大量争议。千万级网红等什么君、二次元网红封茗囧菌都举办多场巡演,反响热烈;以“人间油物”出名的田一名也尝试了一次个人专场音乐会。演出市场迎来网红热。

王彦自2017年投身演出,先后创办过演出主办公司和艺人经纪公司。虽然在这行摸爬滚打数年,但近些年,他经常在大麦上看见一些从没听过的名字与项目。在他今年主办的60场演出里,网红类艺人的场次能占到50%~60%。去年因为没筛选艺人,数量更多,有近七成的演出项目都是和网红类艺人合作。还有更多没合作上:1月初到现在,有陆陆续续二三十名网红找上门来。

流量正在重新塑造演出,甚至是文化的模样。那艺娜的演出被一些网友上升到更抽象的意义:是年轻一代对容貌、身材焦虑,消费主义,和粉丝畸形关系等社会规训的集体性反抗。石宇嘉对那艺娜见面会的理解,是一场以观众为主体的符号文化的共创,“就像是漫展”,来那艺娜演出的观众们,几乎没有人在乎她是不是假唱,唱的好不好——音乐只是维系狂欢的形式。

但显然,不是每个网红都是那艺娜。据王彦透露,对于网红艺人而言,一场演出的收入,在同等时间内的性价比往往比不上直播与广告。网红们在演出现场,面对的是直播间和评论区没有的真实面孔,紧绷的成本线,临时的演出团队,缺乏舞台经验、成熟制作、唱功的网红,一旦没有“梗”的护体,就容易从狂欢走向翻车。

风险和不确定肉眼可见,为什么网红们还要抢着开演唱会?这股风潮从何而来?

“不接就活不下去了”

在王彦接触的网红艺人里,多数人有明星梦,想要鲜花和掌声。王彦曾问一位尝试开巡演的网红艺人:你想要的效果是什么样的?他说,希望跟林俊杰站在台上的感觉一样,台下都是挥舞的荧光棒。越来越多短视频平台的音乐创作者选择走向线下,首先是出于个人的原因。舞台有天然的吸引力。

不过,真正让网红艺人们纷纷踏足演出行业的,还是今年演出市场的危机——疫情后,演出市场一度疯狂反弹,但艺人和主办之间的供需失衡也很快显现。根据道略音乐产业研究院,今年7月演唱会总场次达278场,同比增长16.3%,但其中近八成都是大于5000座的大型演唱会。中、小型演出面临票房危机,甚至有取消的风险。钱流向了主要由大公司把控的重点项目,其他人自然感到市场寒冷。

王彦的合作方做了一名港台一线演员的演出项目,规划了7~8个场次,最后只演了2场。而同期,胡海泉等高知名度歌手也保守选择只在剧院开演唱会。今年8月,曾轶可的团队甚至因为巡演苏州站场次被主办方取消,在网络上与主办方公开就“票房无法覆盖成本”的说辞叫板。

同时,博山娱乐演出部负责人小灰表示,全国的存量演出艺人大多有固定的合作对象,不太可能成为其他演出主办方的业务客户。新增的艺人可能只有存量艺人的三分之一,许多还会被大公司签走。种种迹象表明:能卖票的艺人不够用了。

今年3、4月份的演出市场旺季结束后,王彦的很多同行没看到收益,“有的项目投200万,票房只有120万”,到了6月,账上没有现金,下半年筹备的项目没钱就办不了,只能想办法筹钱。广州Livehouse“声音共和”老板拉家渡透露,今年哪怕在旺季,每个月有五、六成的场次能售罄就不错了。

在这样的压力下,主办方不得不寻找新的突破口。


● 曾轶可演出主办方在网络直接公开售票数据。图源:微博

例如今年的语音厅很火,二次元声优也被纳入了演出商的艺人库。729声工场头牌声优谷江山,以及听潮阁语音厅主播野洵在今年都做了演出。

相比之下,网红艺人更突出。

一方面,网红们的人数多,可选择范围大,在短视频平台活跃,受众的粘性较强。而且他们的受众要求较低,容易被满足。另一方面,想赚快钱的主办方,在各个方面都能节省成本:传统音乐人普遍需要乐团做伴奏,而网红只要一个DJ就够了,有的只放伴奏也行。

网红艺人们的出现,确实能一定程度挽救需要钱的主办方和场地方。场地合作一般分为包场和票房分账两种模式,包场是直接交租金,票房分账则是按票房成绩,主办、场地分钱。而网红演出的租场,基本都是包场,不必操心票房,收入确定。

王彦看得很清楚:“以前有的Livehouse很有原则,一不接网红,二不接奇葩歌手,因为各种演出排着队来约场地;但现在的情形下,各种奇葩的演出找上门,他们能不接吗?不接就活不下去了。”

而对网红来说,进军线下不仅能带来更稳定的收入,也是对抗流量焦虑的一条新路。许多网红每天直播6-8小时,使尽浑身解数来取悦观众,也难以抵挡流量下滑的速度。王彦观察到一些较为头部的抖音网红,高峰时一个月能接十条软广,单价在两三万左右,现在可能跌到了一个月一条,报价还断崖式下跌。线下成为了新的收入来源。

网红类演出是主办方主导、以盈利为目的的业态。尽管和网红艺人合作并不意味着100%盈利,但假如开到了“盲盒”,边际效益就可以拉满,越做越好。

“什么奇葩事都遇到过”

但主办方想通过网红赚钱,并没有想象中容易。

和网红艺人们合作,首先遇上的是专业问题,比如有一次,一位艺人觉得调音没调好,但后来王彦发现是因为他不会用麦克风,手遮住了麦克风的头,调音调不了。而这明明是最基础的演出常识。

专业素养不足,还体现在版权意识上。许多网红艺人们缺乏原创的音乐作品,要撑起1个小时以上的演出,需要翻唱大量歌曲,但有时候对版权规定了解不足,容易引发麻烦。有一次,一个艺人在演出的粉丝点歌环节里“唱嗨了”,不经意间就翻唱了十七、八首需要付费授权的曲目。第三方打着版权方名义找上门来收费,展示了一大堆现场演出视频作为证据:这首唱了8秒,那首13秒,另一首25秒……最后,作为主办方的王彦补了一万多元。

“网红艺人或许对直播、带货、粉丝社群很了解,但基本上少有参与演出的经历”,王彦说。这导致他们在市场上成了待宰的羔羊,舞队、舞美、技术团队等经常虚高报价,“网红艺人付费10万的舞蹈团队,也许换个合作方去询价,报价仅需一两万”。

除了演出,团队管理也经常给主办方带来额外的负担。很多艺人团队不认识演出场地里的各种专业人员,艺人说了一句“声音太干了”,小助理要找人解决,甚至会拉着场地里打扫卫生的清洁人员问。后来王彦都会主动给艺人拉好群沟通。

有艺人团队因为喜好,把酒店订在演出场地30公里外的地方,路上堵车,去和主办方抱怨场地太偏;有人硬要演出结束后连夜从长春赶往下一站哈尔滨,只是因为觉得自己睡不着,拉着十几号人从凌晨两点半开到天亮;还有人因为一顿庆功宴买了全场的单,餐费开销多花了几万元,把一场演出的收益吃没了。

为了防止更多突发情况,王彦和团队想出了一个办法——只给艺人做选择题,让团队从ABC三个选项里选酒店、差旅、饭店等等,不能给他们太高的自由度,让他们随心所欲。


● 一家Livehouse场馆内的艺人休息室。拍摄:阮怡玲

即便这些都做好了,风险却可能在演出之外。最典型的是旺仔小乔官宣蒙面演唱会后的一系列舆论,旺仔小乔受此影响掉粉超过300万,取消了演出,甚至还遭到了多平台禁言。王彦也有类似的经历。公司准备了容纳800人的场地,还是坐票,最后只来了两三百人。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在直播宣传巡演的时候,网红艺人说错话,导致核心粉丝抵制,“基本盘”也流失了。

不止主办方,场地方也会吃亏。Livehouse老板拉家渡觉得,越是纯网红、收割型的演出越容易乱。观众不是Livehouse的常客,甚至多数第一次来Livehouse,不懂Livehouse的规矩与文化,有大量的观众踩点到,门口排了长队,结束后还要给差评,吐槽入场太慢。而艺人团队通常都是分区卖票,团队却常常不能满足高价VIP票的权益服务,也会引来一大波观众投诉场地。

和原创音乐人的合作大都简单得多,艺人甚至还会拦着公司不要开太高价,不然达不成合作。他们不像网红有退路、有倚仗,如果不演出很快就会被市场遗忘。

最近,王彦在一个项目里和行业内代表作颇多的某位知名原创音乐人合作,对方什么杂七杂八的要求都没有。王彦说,怎么有这样一个天使一样的人,不要额外收益,自己解决诸多问题,酒店安排住哪就住哪,“她又把我拉回了初心”。

大浪还在淘沙

历经重重试炼和磨合的网红们站上舞台,真的能和主办方一起打出漂亮的仗吗?

刀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也是博山娱乐在演出市场的一次成功探索。2024年5月份,小灰发现,用河南话演唱的流行歌曲《5:20AM》火爆全网,版权公司“赚翻了”。顺着歌,他发现了刀酱。

因为觉得刀酱在同品类艺人中相对更有潜力,也不止这一首爆款单曲,今年二月份,他找到艺人团队,告诉他们:线下演出能提升艺人的价值,将大量路人盘转化为核心粉丝、激发与验证粉丝的消费欲望与消费力,为之后的商单、巡演做基础。当时刀酱拥有的300万粉丝里,给她花过钱的其实很少。综合许多条件后,双方达成合作,开始巡演。

首轮七站全部售罄,抖音账号涨粉了50万,还产出了二次传播的内容。

和传统演出的宣发方式不同,在小灰看来,给网红做演出,就得会玩视频平台,懂推流。他的宣发方法论是:挑对平台,找到合适的账号,再结合艺人的特点定制内容。靠这种方法论,他做过的项目几乎都带来了正收益。“我们筛选账号靠的不是直觉,而是数据,构建一个包括标签、过往作品的完播量、抖音的等级评判等等在内的小模型,推演什么账号值得投。”


● 刀酱演出现场。图源:受访者

但成功不是常态。小灰见过很多主办依旧迷信“爆火单曲”,认为有一首火歌就能撑起巡演,短视频平台毫无投放痕迹,结果惨败,只卖了五六十张票。

王彦就曾因为这种错误的“凭歌选人”方法,合作了很多成功概率低的艺人。“当时很天真,也很投机,太想当然了,以为歌火人就能火,人火演出就能卖出去。”那时候,王彦看到酷狗音乐上,一首翻唱歌曲在飙升榜前20位,就愿意去选演唱的网红艺人做演出——但其实这是夜店选歌手的逻辑,而愿意去夜店花大几千的群体,可能并不愿意花一两百去Livehouse听某位歌手唱一整个晚上。

人们开始意识到,网红艺人们最致命的,是短暂的生命周期。由于演出内容的创新空间小,他们往往一年就会从主流视野里消失。即便是那艺娜的演出,由于只唱8首歌,互动20分钟,巡演开到现在,套路化、重复度已经相当高。王彦介绍,他和传统艺人的演出约至少三年起步,但网红艺人大多只签一年。原因很简单,变数太多,控制很难。

经历过这些,王彦不愿意再做一锤子买卖。今年,王彦重新明确了公司的方向,如果纯粹做主办,他要再好好地审核合作方,而另外一方面,他将重心转向自己的经纪公司。至少保证艺人每个月都有几场演出可做,部分艺人还会去规划特别专场或全国巡演。他觉得,与其在网红身上博短期的高收益,不如长线打造自己的艺人来得更划算。

网红演出或许不会消失,它是互联网和音乐传播形态变化的新产物。但王彦在等,等市场再次充分洗牌,把粗制滥造的主办都淘汰,把投机心态的艺人都过滤,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让值得被看见的艺人走得更远,或许行业会不一样。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谁杀死了双11

谁杀死了双11

首席品牌评论
2025-11-12 20:59:11
钱再多有什么用?从主持人到“精神病”,48岁李维嘉现状令人唏嘘

钱再多有什么用?从主持人到“精神病”,48岁李维嘉现状令人唏嘘

山河月明史
2025-09-27 10:10:56
用了三天发现是二手机,粉丝双11买iPhone17Pro Max翻车!

用了三天发现是二手机,粉丝双11买iPhone17Pro Max翻车!

果粉使用技巧
2025-11-13 10:34:41
原来这才是监狱狱警的真实工作,网友:心酸到反被犯人安慰!

原来这才是监狱狱警的真实工作,网友:心酸到反被犯人安慰!

夜深爱杂谈
2025-11-13 23:49:07
飞机上大妈命令空姐换座位,空姐拒绝被投诉,机长一句话大妈闭嘴

飞机上大妈命令空姐换座位,空姐拒绝被投诉,机长一句话大妈闭嘴

卡西莫多的故事
2025-11-14 09:48:32
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必须着眼国际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抢占先机

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必须着眼国际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抢占先机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11-12 15:09:26
人心不足蛇吞象,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5个月前已真相大白

人心不足蛇吞象,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5个月前已真相大白

广西阿妹香香
2025-11-11 12:09:41
34岁东北姑娘拿下81岁全球首富,长的很漂亮,一年抱俩娃身价上亿

34岁东北姑娘拿下81岁全球首富,长的很漂亮,一年抱俩娃身价上亿

云舟史策
2025-09-13 07:37:04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大幅降温!今年下半年首场寒潮来袭 青藏高原至西南地区多阴雨雪

大幅降温!今年下半年首场寒潮来袭 青藏高原至西南地区多阴雨雪

极目新闻
2025-11-14 08:56:37
紧急提醒!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东莞一学校通知停课!

紧急提醒!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东莞一学校通知停课!

东莞好生活
2025-11-13 22:30:31
22人被抓!上海一小区别墅成窝点,夫妇俩为首干这种事

22人被抓!上海一小区别墅成窝点,夫妇俩为首干这种事

陆弃
2025-11-09 08:30:03
拳打新势力,脚踢特斯拉?这回的汽车新国标真给我看爽了。

拳打新势力,脚踢特斯拉?这回的汽车新国标真给我看爽了。

差评XPIN
2025-11-14 00:05:19
有一半华人血统,泰国王后“回娘家”

有一半华人血统,泰国王后“回娘家”

亚太观澜
2025-11-12 21:00:05
神舟二十号乘组将于今日返回,东风着陆场已全面完成返回搜救准备,全力保障3名航天员与4只实验小鼠安全返回

神舟二十号乘组将于今日返回,东风着陆场已全面完成返回搜救准备,全力保障3名航天员与4只实验小鼠安全返回

在新加坡生活
2025-11-14 09:35:11
内地小S的漂亮路

内地小S的漂亮路

伊姐看电影
2025-11-13 09:36:07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帽子的人,过不了6个月,身体会有7大变化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帽子的人,过不了6个月,身体会有7大变化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1-13 16:14:11
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华错误言行提出严正交涉

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华错误言行提出严正交涉

澎湃新闻
2025-11-14 03:24:03
全运会乒乓:女单4强名单出炉,国乒2大主力出局,陈梦超级逆转

全运会乒乓:女单4强名单出炉,国乒2大主力出局,陈梦超级逆转

知轩体育
2025-11-13 14:56:52
疯狂英语李阳批董宇辉英语差:几乎每句都有严重语法错误、发音怪;董宇辉曾致歉称“英语丢得太久”

疯狂英语李阳批董宇辉英语差:几乎每句都有严重语法错误、发音怪;董宇辉曾致歉称“英语丢得太久”

极目新闻
2025-11-14 09:58:44
2025-11-14 11:11:00
钛媒体APP incentive-icons
钛媒体APP
独立财经科技媒体
126243文章数 8613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国色天香》编剧发长文质疑古二?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的愤怒在升级 中方官员措辞火药味很浓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的愤怒在升级 中方官员措辞火药味很浓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财经要闻

涉及房价投资!国新办介绍10月经济运行

科技要闻

火箭成功回收 贝索斯终于追上马斯克一小步

汽车要闻

BJ40增程元境智行版上市 限时焕新价19.48万元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数码
家居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幼小衔接本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抢跑的孩子却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教育要闻

特朗普罕见为中国留学生辩护!这背后究竟安的什么心?

数码要闻

华为新款非凡大师手表明日开启预售 紫金配色更显尊贵

家居要闻

莫奈时间 重构先锋概念

军事要闻

美军多海域再现“航母真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