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一起,老人们总念叨:“该给身子‘补补’了!” 老话说“秋后吃三草,病邪不来扰”,这“三草”不是啥稀罕物,是菜市场里就能买到的“平民草”。
老刘和你说啊。这三种草,专克秋天的“寒、湿、燥”,吃对了,病邪自然绕着走!
“三草”到底是哪三草?
中医讲“秋令属金,肺气当令”,秋天干燥、湿气重、寒气易侵,最伤的是肺、脾、阳气。而这“三草”恰好能针对这些问题“精准调理”,它们就是:紫苏、艾草、薄荷。
1
第一草:紫苏——秋燥寒邪的“克星”
紫苏是秋天菜市场里的“常客”,叶子绿中带紫,茎秆脆嫩,煮鱼、炒菜、煮粥都能放。
中医说它“性温味辛”,最妙的是“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秋天受了凉(比如吹空调、淋秋雨),喝碗紫苏水,能快速把寒气“逼”出去;
怎么吃?推荐2种简单做法:
紫苏叶煮水:鲜紫苏叶5片(或干紫苏叶3克),加清水煮5分钟,过滤后加少许红糖,趁热喝。适合受凉后鼻塞、打喷嚏。
紫苏炒南瓜:南瓜切块,紫苏叶切丝,热锅少油炒香蒜末,先下南瓜炒软,再放紫苏叶翻炒1分钟,加盐调味。南瓜甜润,紫苏提香,脾胃舒服。
2
第二草:艾草
艾草是“秋天的祛湿高手”,中医说它“性温味苦辛”,能“温经散寒、祛湿止痒”。用艾草煮水泡脚、煮粥,能把体内湿气“慢慢吸走”。
怎么吃?推荐2种家常做法:
艾草鸡蛋汤:艾草10克(鲜品加倍)、鸡蛋1个,加水煮10分钟,加盐调味。每天喝1碗,连续喝3天,舌苔厚、大便黏的情况明显改善。
艾草小米粥:小米50克、艾草5克(切碎),加水煮成粥,撒点枸杞。小米养胃,艾草祛湿,秋天早上喝一碗,胃里暖、身上轻。
3
第三草:薄荷
薄荷是“秋天的清凉草”,中医说它“性凉味辛”,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薄荷泡水、煮粥,能快速“浇灭”体内的“小火苗”。
怎么吃?推荐2种清爽做法:
薄荷柠檬茶:鲜薄荷叶5片、柠檬半个(切片)、蜂蜜少许,用80℃温水泡。酸甜清爽,秋天喝一杯,喉咙润、心情好。
薄荷绿豆粥:绿豆50克(提前泡2小时)、薄荷叶3片,加水煮至绿豆开花,撒点白糖。绿豆清热,薄荷提神,秋天下午喝一碗,暑气全消。
老刘说:秋后吃“三草”,记住3个“讲究”!
紫苏叶煮水不超过5分钟(久煮会挥发有效成分)
新鲜艾草(叶片翠绿、有香味)效果最好,干艾草需提前泡软再煮
薄荷性凉,脾胃虚寒(怕冷、手脚凉)的老人,每天喝1杯薄荷茶即可,别空腹喝。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您喜欢,欢迎您转发给身边的朋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