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鸿鹄基金的动向刷屏了。这支由国寿和新华联合管理的险资私募,规模已经达到惊人的1100亿元。他们最新进入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前十大股东名单,三期产品还重仓了中国石化。
看看他们的选股标准:公司治理优良、经营稳健、股息稳定、流动性好。说白了就是找那些能下金蛋的鹅。目前他们持有的6家公司,4只能源煤炭股股息率超过5%,最小的伊利股份市值也超千亿。
但问题是,这些信息都是公开的,为什么我们散户就是赚不到这个钱?可以说,当基金的投资逻辑公开后,这不是新的方向明确,而是新博弈的开始。后面肯定还会有新逻辑出来,所以,千万不要被股市的幻觉所蒙蔽,而不自知。
一、牛市里的四大幻觉
说到这我就不得不提牛市的四大陷阱:
第一是持股待涨。总觉得拿着就能赚钱,结果往往是坐了一轮过山车。
第二是只做热点。追着消息跑,最后发现接盘的都是自己。
第三是强者恒强。看到涨得好的就追,结果买在最高点。
第四是超跌反弹。以为跌多了就该涨了,结果越抄底套得越深。
我自己也犯过这些错。记得2015年那波行情,看着别人赚钱眼红,结果在高点全仓杀入,最后亏得连妈都不认识。后来才明白,牛市的钱不是等来的,是要靠正确的方法"做"出来的。
二、为什么你总是买在高点?
看看这两只股票的走势:
第一只股票在①位置大涨后调整,很多人觉得突破在即就跟进去,结果被套。到了②位置出现跳空上涨,更多人觉得调整结束冲进去,继续被套。
而第二只股票也经历了大幅波动,最后却创了新高。为什么同样的调整,结果天差地别?
关键就在于交易行为。看看这张图:
橙色柱体是「机构库存」数据,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第一只股票反弹时根本没有机构参与,所以反弹难持续。
PS1: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再看另一只:
虽然也在调整,但机构资金积极参与。这种调整明显是机构故意的,他们在调整中反而加大了介入力度。
四、量化数据才是王道
这些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行为决定走势。传统方法看的是价格涨跌,而量化数据看的是资金行为。就像鸿鹄基金这样的机构,他们的买卖行为会直接体现在数据上。
散户之所以总是买在高点卖在低点,就是因为只看到了价格波动,没看到背后的资金动向。当你能看懂机构的"行为语言"时,就会发现市场其实没那么复杂。所以无论3800之上行情怎么折腾,注意下面4点,风险就会小很多。
- 不要盲目跟风。鸿鹄基金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为什么买。
- 学会看数据。价格会骗人,但资金行为不会。
- 建立自己的交易体系。没有系统的方法就像蒙着眼睛开车。
- 保持耐心。机构建仓是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这个市场里最贵的学费就是经验教训。与其用自己的钱交学费,不如先学会看懂市场语言。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