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情被浪漫化、戏剧化充斥的当下,我们常常沉醉于那些惊天动地、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仿佛只有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才配得上“爱情”二字。然而,启功先生与妻子章宝琛那平凡又深沉的婚姻,却如同一束温暖而持久的光,照亮了爱情最本真的模样——相濡以沫,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启功与妻子章宝琛
1932 年,23 岁的章宝琛与启功步入婚姻殿堂。这是一场没有浪漫邂逅、没有炽热誓言的包办婚姻。彼时的他们,或许未曾想到,这一纸婚约,将开启一段长达四十余载、跨越半个世纪的深情相伴。在那个动荡不安、风雨飘摇的年代,他们一同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与磨难,也共同承受了时代的重压与考验。
“结婚四十年,从来无吵闹。白头老夫妻,相爱如年少。”这短短二十字,道尽了他们婚姻的和谐与美好。没有惊天动地的浪漫举动,没有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语,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在平淡如水的日子里,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爱情的真谛——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理解是最温暖的默契。
“相依四十年,半贫半多病。虽然两个人,只有一条命。”这四十年,他们携手走过了生活的风风雨雨,在贫困与疾病的交织中,彼此扶持,不离不弃。生活给予他们的,是物质的匮乏和身体的病痛,但他们却从未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用乐观和坚强共同面对。这种在困境中相互依偎的力量,远比任何华丽的爱情宣言都要动人。
启功先生在诗中写道:“我饭美且精,你衣缝又补。我剩钱买书,你甘心吃苦。”这看似平淡的描述,却饱含着对妻子深深的感激与敬意。章宝琛默默付出,操持家务,照顾启功的生活起居,让他能够心无旁骛地追求自己的学术和艺术梦想。她用自己的勤劳和善良,为启功撑起了一片温暖的港湾。而启功先生也深知妻子的不易,对她的付出铭记于心,这份相互的感恩与珍惜,让他们的婚姻更加坚固。
然而,命运总是残酷的。1975 年,章宝琛还是先启功一步离开了这个世界。这对启功先生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此后二十多年,他沉浸在无尽的哀思中无法自拔。无儿无女的他,只能将对妻子的思念化作一首首饱含深情的诗作,任泪与思念在笔尖流淌。“今日你先死,此事坏亦好。免得我死时,把你急坏了。”这看似洒脱的话语背后,隐藏着多少无奈与不舍。他甚至希望妻子能再等他两年,好让他们死后能葬在一起,这份生死相依的深情,让人动容。
2005 年 6 月 30 日,启功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 93 岁。按照他生前的遗愿,他与妻子章宝琛合葬在一起。至此,他们终于在另一个世界得以团聚,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爱情篇章。
启功先生与章宝琛的爱情故事,让我们明白,爱情并非总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年轻时,我们或许会被那些浪漫的邂逅、炽热的追求所吸引,认为只有这样的爱情才值得向往。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渐渐发现,真正的爱情往往藏在生活的琐碎之中,是柴米油盐的平淡,是相互扶持的温暖,是历经风雨后的不离不弃。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爱情似乎也变得有些浮躁。人们追求速食般的爱情,渴望在短时间内找到那个所谓“对的人”,却往往忽略了爱情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经营的智慧。我们羡慕那些在聚光灯下闪耀的爱情,却忽略了身边那些默默陪伴、相濡以沫的平凡夫妻。
启功先生与章宝琛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对真爱的渴望。它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只要心中有爱,只要彼此珍惜,就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相濡以沫,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用一生去践行的承诺。
愿我们都能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力量,珍惜身边的人,用心经营自己的婚姻,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属于我们的爱情传奇。因为,真正的爱情,从来都不是一时的激情,而是一生的陪伴与坚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