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法治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近日,丽江市古城区法学会联合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团区委精心组织130余名青少年开展以“法韵童行,庭育未来”为主题的职业体验实践活动,通过参观、体验、宣讲相结合的形式,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活动首站走进法院,孩子们在法官助理的带领下参观审判法庭等场所。通过讲解“打官司”的基本流程、法庭内法槌、原告席、被告席等设施的功能,以及法官日常工作内容,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司法机关的庄重与严谨。“原来法官开庭前要做这么多准备工作。”“法槌敲下时,真的会让人觉得必须遵守规则”……一句句童言稚语,道出对司法程序的好奇与敬畏,也让“法院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地方”这一认知更加具体可感。
随后开展的模拟法庭活动,以贴近校园生活的敲诈勒索罪案例为原型,由孩子们分别扮演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等角色,完整呈现庭审流程。从审判长敲响法槌宣布开庭,到公诉人条理清晰地指控、辩护人据理力争地辩护,再到“被告人”悔悟陈述“我错了”,现场氛围庄重有序,让旁听的孩子们全情投入。这场“零距离”的庭审体验,不仅展现法律的威严,还让大家真切体会到:“法律不是课本里遥远的文字,它就藏在校园生活的细节里。”模拟法庭结束后,法学会工作人员结合该案开展法治宣讲。
针对“校园里哪些行为可能触碰法律”,通过“从试探‘借钱’到多次恐吓勒索”的演变过程,剖析强抢文具、威胁索要钱款等小事背后的法律风险,防止“小错不纠易成大过”。同时,围绕“遭遇校园欺凌该怎么办”,明确传授“四步应对法”——克服恐惧、及时求助、勇敢说“不”、必要时报警,鼓励孩子们善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宣讲中还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相处原则,呼吁大家不做施暴者、不做旁观者,共同守护校园安全。
此次活动通过“实地参观+情景模拟+互动宣讲”的立体模式,让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理解法律的“盔甲”作用与底线意义。下一步,古城区法学会将继续创新法治教育形式,搭建更多实践平台,助力青少年系好“法治第一粒扣子”,培养心中有法、言行守法的小公民。
记者 姜莉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