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这个小小的监测仪,不耽误日常活动,医生还能随时看到我的心脏数据,心里踏实多了!”近日,在威海高区利民医院,因不明原因头晕、心慌心悸前来就医的患者李女士,在佩戴上实时动态心电监测仪后,对医院推出的这项新服务赞不绝口。而这正是威海高区利民医院近期投入使用的实时动态心电监测中心项目,此举可为心脏疾病患者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救治服务。
专家在查看实时动态心电监测仪。
可精准捕捉每次心跳波动
据了解,此前不少市民在出现胸闷、心悸等疑似心血管问题时,往往需要通过传统动态心电监测来排查病因。但传统监测手段存在明显局限——监测过程中无法实时传输数据,只能在监测结束后通过数据回放进行分析。这就意味着,若监测期间患者突发恶性心律失常等危急情况,医生无法及时察觉并干预,极有可能延误最佳救治时机。
“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时间就是生命’。”威海高区利民医院实时动态心电监测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新上线的实时动态心电监测中心彻底打破了这一困境。该项目借助无线传输技术,能在患者佩戴监测仪记录心电数据的同时,将数据实时同步至医院监测中心。一旦监测到心律异常、心肌缺血等问题,或是设备出现连接不良等情况,监测中心的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医护人员会第一时间联系患者或其家属,提醒检查设备连接状态,若情况紧急则指导患者就近就医,真正实现了“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快速响应”。
在高区利民医院心脏科,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幕:病房里,科室主任徐海佳正与一名佩戴监测仪的患者交流病情,询问其身体感受,而旁边医生办公室的显示屏上,患者的实时心跳速率、心电图波形等数据清晰可见,每一次心跳的波动都能被精准捕捉。
“以前我们只能等患者完成24小时或48小时监测后,才能拿到数据进行分析,中间可能会错过关键病情变化。”徐海佳表示,现在有了实时动态监测,医生可以随时查看患者的心脏活动数据,一旦发现异常,比如出现室性早搏二联律、短阵室速等情况,能立即调整治疗方案,及时进行干预,大大提升了诊疗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比传统监测更全面更真实
对于患者而言,这项新技术不仅带来了更安全的诊疗保障,也让就医体验更便捷舒适。“这个监测仪很轻便,戴在身上不影响吃饭、睡觉,出门散步也没问题,对日常生活没啥影响。” 刚完成监测的张先生说,更让他满意的是,实时监测能捕捉到更多日常状态下的心脏数据,比传统监测更全面、更真实,医生据此给出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也更有针对性。同时,该项目的收费符合医保政策,费用在市民可承受范围内,不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经济负担。
“医疗服务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实时动态心电监测中心项目的落地,正是我院升级为民服务手段、践行‘健康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高区利民医院专家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丁英杰表示,通过该项目,医院将区域内心血管疾病的筛查、预防、救治、康复等各个环节进行平台化整合,进一步发挥了基层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例如,对于社区筛查中发现的高危人群,可通过实时动态心电监测进行长期随访;对于术后患者,能实现出院后的远程实时监测,帮助医生及时掌握康复情况,调整康复方案。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优化项目服务,扩大监测覆盖范围,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心血管健康管理服务。” 丁英杰说,威海高区利民医院将以此次医疗服务升级为契机,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用更精准、更便捷、更贴心的医疗服务,守护辖区居民的生命健康。
记者 董传葆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