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发现多例因食用自制发酵食品、即食熟肉制品导致的 肉毒中毒病例,这类疾病致死风险高,需引起公众高度重视。
![]()
肉毒中毒的“元凶”是肉毒梭菌产生的肉毒毒素,其毒性是氰化物的106倍、砒霜的1万倍,会精准攻击人体神经末梢,阻断信号传递引发肌肉麻痹;若未及时救治,可快速发展为呼吸肌麻痹,最终因呼吸衰竭致命。肉毒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动物粪便中,能形成耐热性极强的芽胞,普通蒸煮无法杀灭,仅在温暖、潮湿、缺氧环境下才会发芽产毒,这也是自制食品易中招的关键。
![]()
从既往案例来看,肉毒中毒的“重灾区”集中在家庭自制食品领域,主要包括发酵食品,如臭豆腐、豆瓣酱、发酵面制品;腌制食品,如腊肉、火腿、泡菜、腌鸡蛋、腌鸭蛋;储存不当的鱼类罐头与肉类罐头;还有香肠、咸鱼等加工肉制品,以及蜂蜜。这些食品若原料带泥、容器未消毒,或储存时室温久放、密封过严,都可能成为毒素载体。
提醒
眼下天气转凉,适宜食材发酵腌制,不少人热衷自制这类食品,但需警惕中毒症状。肉毒中毒潜伏期多为12-48小时,早期表现为疲倦、头晕,易误判为感冒;后期会出现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吞咽困难,严重时伴随呼吸困难,病情进展迅速。
若出现疑似症状,需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前往就近正规医院急诊科就诊,切勿自行服药或拖延;就医时主动说明自制食品食用情况,包括种类、时间和用量,并保留剩余食品或呕吐物供检测,助力医生诊断。
日常预防要做好全环节把控:不购买小作坊生产的真空包装熟肉、发酵食品,尤其是需冷藏的即食熟肉;家庭自制发酵、腌制食品时,确保原料清洁、去除杂质,避免肉品在屠宰运输中被污染,成品尽快低温储存;管理食品时重点关注罐头、火腿等,制作中生熟分开、保持环境整洁,有异味的食品绝不食用;食用高危食品前,务必100℃加热10分钟以上,彻底破坏肉毒毒素,降低中毒风险。
来源:河北市场监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