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名城,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其建城始于公元前486年的吴王夫差时期,至公元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改称扬州以来到今天是中国少有几个没有换名称的城市之一。
然而,这座繁华似锦的城市,从古至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为此两千多年以来扬州屡遭兵祸,时至今日,满清入关以后为镇压中原人民的反抗而在扬州制造的十日大屠杀依然叫我们铭记在心。
这座多灾多难的历史名城,到了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尽管城中军民小心翼翼,特意派人与刚建都天京的太平天国领袖们交好,同时上交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但依然被贪图扬州繁华的太平天国领袖们注意到了。这才有了我这段太平天国以三天仁义之师轻取扬州,最终劫掠大批金银财宝和美女之后扬长而去的故事。
咸丰三年(1853年)春,太平天国在攻克南京并建都于此后,东王杨秀清就把目光瞄在镇江与扬州的身上。
镇江与南京仅一江之隔,当太平军攻占南京以后,由于镇江的守城清军不多,经城中几个官员商量以后,他们便以守城不如守险的名义放弃了镇江城。
扬州离镇江非常近,当镇江被太平军占领以后,城中百姓便陷入恐慌之中,在这个关键的节点时,为了保住扬州,有这么个人就站了出来,说他有个好办法可以阻止太平军攻占扬州。
![]()
这个自称有好办法保护扬州的人是扬州的一个商人,名叫江寿民。他为什么敢这样信誓旦旦的宣称自己有方法保住扬州城呢。这点得追溯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当英军从水路驶入图山关攻陷镇江时,面对在中国长江上肆意横行的英军舰船,害怕英军的人们便想通过钱财收买英国人,用以保住扬州无失。
因为江寿民在扬州的威望,大家筹完钱就把由他牵头筹来的白银十万两交给他,由他带着钱与美酒前往英军军营,请求英军收完钱与美酒后不要打扬州的主意。
可能是英军志不在此,因为他们的目标是攻占南京,然后逼迫清廷与他们签订不平等的条约,以求自己在华的利益最大化,因而他们在收到钱与美酒后没有去骚扰扬州。
这次面对太平军的来攻,江寿民来个故法从施,决定再次通过献金的形式来保证扬州的安全。
因为有了上次的经验,扬州军民对江寿民的建议毫无异议,于是筹集了白银数十万两,由江寿民带人携带前往天京,向东王杨秀清表达自己的来意。
当江寿民向杨秀清汇报扬州军民的诚意以后,杨秀清当即爽快答应,只要扬州官员离开扬州,太平军绝对不会像英国人那样贪图利益。届时,当太平军入城前,只要城中百姓以黄纸写顺字贴门,则保证太平军见字秋毫无犯,同时承诺只要扬州百姓归顺太平天国,就不会有赋税与徭役。这还不算,杨秀清还命令江寿民将他带来的钱财带回去分给城中百姓。
![]()
江寿民回扬州以后便与百姓一起劝城中官员出城暂避,同时让百姓在门上贴顺字迎接太平军入城。
如此一来,当太平军兵临扬州时,没费一枪一弹就进入了扬州城。
初入城的太平军将士对城中百姓真的是秋毫无犯,而且他们只住在庙中,每天的工作只是挨门逐户的查看谁家没贴顺字,做出搜查不归顺人的样子,倘若遇见乞丐还主动给钱,就是买东西亦是照价付款,看起来确实做到了当初杨秀清对江寿民的承诺。
三天以后,当大批太平军一起进入城中时,恰好这个时候暂时离开扬州的清军在城外不远处扎营观望,这就给了太平军一个好借口。
正因为有了这个好借口,太平军便说城中百姓与城外清妖勾结,于是当即下令关闭了城门,同时强迫青壮年上城墙,并将城中好女集合在一起,不论分说的就执行起太平天国的男女分营制度。
面对太平军的出尔反尔,无法接受太平天国这个制度的扬州百姓,为了反对这个不合人伦的政策,只能选择自缢和投水了结自己,一时间城中百姓死者无数。
百姓这样的举措自然给太平军继续施暴的借口,于是他们开始大肆洗劫扬州城。
据当时史料记载:扬州城在太平军施暴以后,几乎是“十室九空,并挑美女俊男数千,驱令上船,连钱财派贼目送江宁进贡”。
城外清军见状不对,赶紧反攻扬州,由于城中太平军少,他们又想起了江寿民,在逼他安抚城中百姓以后,又命他去城头上劝退清军。
到了这个时候,江寿民怎么可能还能听命于太平军呢。面对死活不答应太平军要求的江寿民,太平军头目一怒之下痛责了他几百军棍。被打得几乎走不了路的江寿民,自觉从此无颜再面对扬州的父老乡亲,于是他也选择了自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