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文|森森
编辑|小娄
引言
8月31日山东德州的一个小学新生报到,一份一年级新生名单看得人眼花缭乱。
这届小朋友的名字,个个儿都带着一股“仙气儿”和“历史感”。
子涵和梓萱集体下线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新名字。
各个都让人惊艳,这下不用担心重名了。
![]()
告别“烂大街”的名字
前几年如果家里孩子叫“子涵”或者“梓萱”,那简直是时髦的代表。
尤其是女孩子,班里可能都会两三个“梓萱”。
男孩子叫“沐宸”“浩宇”的也是一抓一大把。
公安部以前还出过个报告,说当年新生儿名字里,“沐宸”和“若汐”那是排名前几的。
![]()
为什么这些名字那么火?
可能那会儿看港台剧多,韩剧也流行,里头的主角名字都挺洋气,挺雅致的,听着顺耳写着也好看。
家长们就觉得这名字好听,又有点文化味儿,给孩子起这个肯定没错。
大家你学我我学你,结果就是看起来挺独特的名字叫的人越来越多。
![]()
在学校里老师喊一声“子涵”,可能有四五个孩子齐刷刷地答应,多尴尬?
可能家长们也慢慢发现,名字再好听架不住重复率太高,自家孩子一点特色都没有了。
于是乎大家就开始抛弃这些常用名,另辟蹊径给孩子起名字了。
![]()
8月31日山东德州小学新生入校,这批孩子的名字真的是各有各的特色。
扶苏,知潼,邕熙各个古风感十足。
虽然有的字看起来很复杂,孩子可能还不太懂是什么意思,但是确实在一众“子涵”里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
现在终于不是一堆同音不同字的名字了,这些名字又有文化又不担心重复。
其实也好理解,谁不希望自己家孩子的名字是独一无二?
不想让孩子一上学就跟同学重名,这是最现实的想法。
而且现在的80后,90后父母,跟上一代爸妈那辈儿也不一样。
从小就接触各种新事物,看多了古装剧,仙侠剧,读过不少网络小说。
![]()
对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特别有感觉,让他们从《诗经》里挑两个字,从《楚辞》里找点灵感,那真是小菜一碟。
而且还不满足于只是好听,还要有深度,这名字一改就像打开了一本古风小说,每个孩子都是“有身份”的主角。
这种追求不是随便跟风那么简单,它是打心眼儿里想让孩子与众不同。
![]()
其实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很多人可能要说,不就起个名字至于扯那么远吗?
还别说,一个名字真能看出一个时代的变化。
比如说20世纪50年代,那会儿国家刚成立,所以建国,援朝,红卫这些名字特别流行。
看看自家长辈,是不是很多都是类似的名字。
![]()
当时的人心里想的都是国家大事,起名字也就有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
虽然那个时候也会出现重名的问题,但是大家不把这个事当一回事。
反而会觉得更亲切,大家心往一块使的感觉。
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了,大家生活渐渐好起来,日子过得没那么紧巴了,名字也开始变得朴实了。
![]()
像伟,强,静,丽这些,简单好记,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是简单好记,不挑人,男孩女孩有的都可以混着用。
再到新世纪,港台流行文化刮过来了,偶像剧也火了,好多家长就开始琢磨给孩子起一个不一样的名字。
子涵,梓萱这些有点飘逸,有点浪漫的名字就流行起来,那会儿大家开始追求一点小资和情调。
![]()
而到了现在扶苏,邕熙这些带着浓浓古典味的字眼又火了。
其实仔细琢磨琢磨,这不是瞎赶时髦,或者是为了博关注。
恰恰说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越来越足,大家关注的东西越来越不一样了。
以前可能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现在开始往老祖宗的箱底儿里翻好东西了。
![]()
看看这几年流行“国潮”的,穿汉服走上街头,国货品牌卖得火爆。
还有《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这些文化节目霸占荧屏。
这些都说明,中国人现在不光钱包鼓了,对文化也越来越有底气,越来越自豪了。
![]()
而名字就是这种“文化自觉”最直接的表现。
家长们现在给孩子起名,不光要好听还要有根基,有来头。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现在当父母的这批人大多是80后,90后。
这代人从小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高,信息获取也特别方便。
![]()
以前想找点古诗词,历史典故,得去图书馆抱着大部头翻半天,现在手机上搜一下,几秒钟就出来了。
知识面广了眼界开阔了,对传统文化自然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所以他们不光能欣赏这份古典美,还能讲出名字背后的故事。
不是简单的“复古”,这是一种“高配版”的文化传承,把名字变成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堂文化课,这多有意思。
![]()
名字之外别光追潮流
新名字带领潮流出现改变,也算是好事儿,值得好好点赞。
比如大家都叫一个名字多没劲。
现在各种风格的名字都有,五花八门各有各的特色,这也说明这个社会越来越包容,越来越有活力了。
![]()
还顺带把传统文化给“带火”了,一个孩子叫“扶苏”,爸妈肯定得给他讲秦朝的历史。
这些名字带动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当这些带着古风名字的孩子长大后,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影响,这不就把老祖宗的好东西,一代一代传下去了嘛。
而且一个有故事,有底蕴的名字,也能给孩子一种独特的归属感。
![]()
当然话也说回来,任何潮流都怕“跟风”,如果大家只是看到“扶苏”火了,就赶紧给自己孩子也起个类似的。
却根本不明白这名字是什么意思,或者随便找几个生僻字一凑,那就没劲了。
因为生僻字虽然不担心出现重复的问题,但是可能孩子自己记下来都费劲。
等到长大后,交朋友也不方便,对方一直记不住名字,多尴尬?
![]()
再或者是大家又一股脑的起差不多风格的名字。
那样一来过几年这些“古风”名字也可能变成新的“爆款”,到时候大家又该抱怨“烂大街”了,那不就又绕回去了。
所以起名字这事儿,核心还是得走心,别光看好听不好看。
更要去琢磨它有没有意义,能不能寄托家里的长辈对孩子的美好祝福。
![]()
说句大实话,不管名字是听起来特别“仙儿”的“知潼”,还是小时候最常见的“小明”,里面装的都是爸妈对孩子浓浓的爱。
名字再漂亮,再有文化,那也只是个开始,更重要的是做父母的,怎么去教育孩子。
![]()
如果名字里有“坚韧”的意思,那就得多鼓励他遇到困难不退缩,勇敢面对。
名字不光是个好听的称呼,更应该给孩子带来正能量。
毕竟一个再诗意,再古典的名字,最终也得配上一个闪闪发光,充满正能量的人,它才算真的有意义。
![]()
结语
那些曾经红透半边天的子涵,梓萱,现在真的有点“退隐江湖”的意思了。
这不仅仅是换个名字那么简单,也代表着一代家长的想法变了。
不过没有起这种唯美感名字的家长也不用觉得落伍了,毕竟中国人这么多,大家都要是起差不多的名字也很吓人。
只要有意义,孩子也能接受,就是好名字!
![]()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1】《“子涵梓萱” 退场,新名字时代开启?》
【2】《幼儿园点名册变了:“子涵梓萱”退潮,新名字藏着家长的小心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