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政策转向!中央定调城市未来发展,房地产"退居二线",人民上位!

0
分享至

过去咱们一说起城市化,基本上都绕不开房地产,房地产那就是城市化的 “扛把子”。

但现在,中央亲自定调,这套老思路要彻底变天了。

倒不是说房地产以后就没用了,而是不能再让它当城市发展的主力“发动机”了。

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得回归到 “人” 身上,以人为本,这才是新方向。

这些转变源于最近中央发布的一份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磅文件《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未来中国城市的发展方向立了新“规矩”。



它本质上是给过去 40 年 “速度优先” 的城市化进程踩刹车、调方向,甚至可以说,是要重构城市的底层运行逻辑!这事儿影响巨大,今天必须跟大伙唠唠。

告别 “摊大饼”,城市发展要比 “谁更舒服”

过去 40 年的城市化,说白了,就是资本和土地绑在一起搞规模,搞城市化大扩张。

那时候城市的首要目标就是搞 GDP,人在这个过程中,更像是拧在生产线上的螺丝钉。

宽阔的大马路,优先是给货车跑的,为啥?因为要方便运原材料和货物,好发展生产。

很多城市,特别是人口净涌入的省会等现在的大中型城市。

密密麻麻的楼盘,很多时候主要是为了帮企业腾地方,或者靠卖地来填补财政窟窿。比如很多客观上形成城中村,那典型的就是 “低成本劳动力蓄水池”,租金低,能留住打工者。

可环境咋样?配套设施呢?根本没人重视,打工者就像被安置在临时落脚点,能干活就行,哪管你生活质量。

这种 “效率至上” 的城市化模式,刚开始确实让城市发展得很快,但时间一长,一堆问题全暴露出来了。

先说说那些 “鬼城”,在四线五线城市,大片大片的小区建起来了,可到了晚上,亮灯的没几家。



房子都空着,根本没人住,资源全浪费了。还有 “睡城”,像燕郊,上海旁边的昆山,多少人每天单程通勤就得两小时,早上天不亮就往市区赶去上班,晚上天黑了才回到这个只能用来 “睡觉的地方”。

一天大部分时间都耗在路上,生活质量被压缩到了极致,除了上班就是赶路,哪还有啥生活乐趣可言。

更要命的是,这条路已经走到头了,没法再继续走下去了。

看数据就知道,我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从 2012 年的 53.1% 涨到 2024 年的 67%,12 年涨了快 14 个百分点,快速扩张的阶段基本已经过去了。

城市化速度慢下来之后,一堆 “城市病” 就全冒出来了。

比如说 “人地失衡”,要么是人多房少,大家为了一套房挤破头;要么就是房多人少,房子大量闲置。

还有冬天的雾霾,平时上下班的堵车,以及教育、医疗资源紧张得不行,大家为了孩子上学、家人看病,得托关系、抢名额,挤破脑袋。

很明显,靠人口红利和房地产拉动城市增长的模式,已经碰到天花板,玩不转了。

好在中央看得特别清楚,现在城市化已经从 “快增长” 转向 “稳发展”,城市建设也从以前的 “盖新楼、扩新区”,变成要 “把现有资源用好,提高质量和效率”。

这时候提出 “高质量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是一样的。

以前经济发展能靠高增速往前冲,现在得追求发展得 “好不好”,而不是单纯的 “快不快”。

城市化也是如此,房地产的大潮要退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比谁盖的楼多,谁的城区面积大,而是得比谁的城市让居民生活得更舒服,更有幸福感。

深层逻辑:国家政策从 “投资于物” 转向 “投资于人”

就好比现在 GDP 预期都调到 5% 了,城市发展的节奏也得慢下来。

未来 10 年,你家附近的郊区可能还是郊区,规划中的地铁可能真就通不了了。

这可不是因为没钱建,而是没必要再靠 “摊大饼” 式的扩张来拉动增长了,得把钱花在真正关键、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地方,得花在刀刃上。

文件里提到要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具体来说要因城施政,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其实就是明确要和两种不好的模式划清界限。



一种是西方资本驱动的模式,就像纽约曼哈顿,摩天大楼群看着确实气派,可背后呢?

是 1% 的超级精英和 30% 生活在贫民窟的穷人之间巨大的贫富差距,社会严重撕裂。

对应到咱们国内,有些地方就是豪宅区旁边紧紧挨着城中村,一边是几千万的豪宅,住的人非富即贵;另一边是月租几百块的握手楼,空间狭小,环境恶劣,住的大多是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

另一种就是香港的高周转造城模式,李嘉诚他们那些地产商靠囤地、贷款、炒楼花赚得盆满钵满,可结果呢?

把房价抬到了普通人一辈子都买不起的程度。

咱们国内过去也有类似的情况,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收入永远追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压力巨大,一辈子都在为一套房拼命,生活被房子压得喘不过气。

现在全新的城市发展逻辑已经非常明确了,那就是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过去是 “生产优先”,先考虑企业怎么赚钱,GDP 怎么增长,人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被忽视。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 “生活优先”,城市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要让住在这儿的每一个人都觉得幸福、方便,活得有尊严。

城市的经济活力,也要从为居民打造 “美好生活” 当中来。

只要能留住人,能吸引更多人来,自然而然就会有人力资本和创新活力,而不是再靠拼命盖楼、卖地这种老一套来硬拉增长。

未来城市更 “体贴”,也更 “扛造

可能有人会问,这些听起来这么宏大的规划,和我一个月薪 3000,还住在城中村的普通人有啥关系呢?

其实啊,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 “GDP 看着挺高,但我自己却没感受到幸福” 这种割裂的问题。未来的城市,会变得更 “体贴”,也更 “扛造”,这些变化,咱们每个人都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摸得着。

先说说 “体贴” 这方面。

文件里提到的 “完整社区便民生活圈”“一老一小服务”,这些都是把人重新放回城市的中心位置来考虑。

简单来讲,就是以后你出门就能很方便地买到早餐,不用再走上两公里才能找到一家便利店;

孩子能就近入托,不用再到处托关系、抢那几个稀缺的名额;

家里老人也能在社区享受到普惠的养老服务,不用每次做个常规检查都得跑大老远去医院折腾。

现在已经有些城市在试点 “15 分钟生活圈”,你步行 15 分钟之内,菜市场、幼儿园、社区医院、养老站这些生活必需的配套设施都有,生活一下子就便利了很多。



这可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规划,而是正在一步步实现,能让咱们老百姓实实在在受益的改变。

再讲讲 “扛造”,也就是城市韧性这一块。

文件里明确提出要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为啥呢?因为超高层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救援难度极大,住得越高,危险就越大,安全隐患太多。

还要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比如说改造地下管网,以后到了雨季,咱们就不用再看城市 “秒变海洋”,出门上班也不用再趟着水艰难前行了。

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让城市能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种突发风险。

就像疫情期间,社区能不能快速给居民送物资;台风天来了,城市能不能少淹一些路,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这些变化,不管你月薪多少,不管你是住在高档小区还是城中村,都能直接从中受益,让你在这个城市生活得更安心、更有保障。

往深了说,这份文件其实代表着国家经济政策的一次重大转向。

国家政策从 “投资于物” 转向 “投资于人”

过去 70 年,咱们国家的国策基本是 “投资于物”,就是把有限的资源大量投到公路、铁路、工厂、房地产、发电站这些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上。

这么做确实成果显著,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工业生产国,高铁、高速路的里程数都是世界第一,在国际上的工业地位举足轻重。

但有成果,也有代价。

最明显的就是居民消费支出在全球占比不高,只占 13% 左右,大家都不敢花钱,为啥?

因为生活压力大,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得攒钱应对各种风险。还有年出生人口也少,只占全球的 7%,现在年轻人都不敢生小孩,养孩子成本太高,生活压力太大,让很多年轻人对生育望而却步。

所以你看,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像育儿补贴、幼儿园免费、消费品以旧换新,再到这份城市高质量发展文件,它们的核心意图都是从 “投资于物” 转向 “投资于人”。

未来城市,要 “舒服” 不要 “虚胖”

本质上,就是要把人从过去单纯的 “生产成本”,变成推动城市和国家发展的 “资本”。

过去城市发展更多是 “榨取劳动力价值”,就拿在深圳打工来说,很多人赚的钱全花在房租、生活费上了,最后落得个 “深圳赚钱深圳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的结果,在城市里辛苦打拼,却很难积累财富,也很难真正融入城市。

但现在时代变了,随着 AI 和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取代传统生产岗位,只靠廉价劳动力 “拧螺丝” 的这种发展模式已经行不通了。

城市如果还不重视人,不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那就真的没有发展前途了。

说到底,城市的核心永远是人,不是那些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建筑。

如果一个城市只关心盖了多少楼,招了多少企业,却不关心居民能不能轻松买到早餐,孩子能不能顺利入托,老人能不能安享晚年,那就算 GDP 再高,又有什么用呢?这样的城市留不住人,更谈不上持续发展。

只有当城市真正开始关心每一个人的幸福感,把人的需求放在首位,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未来的城市,不会再靠房地产来 “撑场面”,而是靠 “让人过得舒服” 来吸引人和留住人。

也许以后不会再有那么多新地铁、新小区一下子冒出来,但我们出门会更方便,生活有更多保障,遇到风险时也能更安心。

这才是城市该有的样子,它不是一堆没有温度的建筑堆砌起来的,而是能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温暖、幸福,真正把这里当成家的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夜之间,西贝开始炒菜,后厨现场被直播,记者试吃表情一言难尽

一夜之间,西贝开始炒菜,后厨现场被直播,记者试吃表情一言难尽

暖心萌阿菇凉
2025-09-12 20:59:27
面对西贝的蠢,罗永浩心软了

面对西贝的蠢,罗永浩心软了

觉叔说
2025-09-13 18:36:24
退休两年后,徐文龙落马

退休两年后,徐文龙落马

政知新媒体
2025-09-14 10:26:53
当着193国的面,中方把卡塔尔被迫咽下的话,一股脑全说了出来

当着193国的面,中方把卡塔尔被迫咽下的话,一股脑全说了出来

小涛叨叨
2025-09-12 16:24:27
太疯狂!iPhone 17预售开启,苹果官网被挤崩,股价大涨!网友:根本抢不到,不是说丑吗?小米总裁:很强,牙膏挤爆了

太疯狂!iPhone 17预售开启,苹果官网被挤崩,股价大涨!网友:根本抢不到,不是说丑吗?小米总裁:很强,牙膏挤爆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00:56:04
“几乎没人”!西贝客流断崖式减少,门店负责人:羊肉每年一次集采冷冻发往全国,我们不可能天天杀羊

“几乎没人”!西贝客流断崖式减少,门店负责人:羊肉每年一次集采冷冻发往全国,我们不可能天天杀羊

大风新闻
2025-09-14 10:53:30
河南省委书记率团访问期间,坐进了飞机驾驶室

河南省委书记率团访问期间,坐进了飞机驾驶室

政知新媒体
2025-09-13 23:55:55
王思聪上海豪宅再次降价出售,还是难找买主!偌大豪宅只能装灰尘

王思聪上海豪宅再次降价出售,还是难找买主!偌大豪宅只能装灰尘

娱乐团长
2025-09-12 22:01:51
全红婵暨大报到!她向学院赠送签名奥运出场服,院长苏炳添接受捐赠

全红婵暨大报到!她向学院赠送签名奥运出场服,院长苏炳添接受捐赠

极目新闻
2025-09-14 09:48:49
西兰花保质期2年,西贝门店回应了!但鸡汤又被爆料?餐饮大佬集体声援西贝

西兰花保质期2年,西贝门店回应了!但鸡汤又被爆料?餐饮大佬集体声援西贝

新民晚报
2025-09-14 09:02:57
辽宁14岁男孩无证驾驶他人车辆撞死60岁女子,车主被判刑、担60%责任,监护人:经济困难,无法支付26万元赔偿款

辽宁14岁男孩无证驾驶他人车辆撞死60岁女子,车主被判刑、担60%责任,监护人:经济困难,无法支付26万元赔偿款

扬子晚报
2025-09-13 21:40:56
张信哲泰州演唱会上!令人恶心的一幕发生了,男子当众实施猥亵

张信哲泰州演唱会上!令人恶心的一幕发生了,男子当众实施猥亵

八斗小先生
2025-09-09 16:27:34
清北扎堆,行业离崩盘不远了…

清北扎堆,行业离崩盘不远了…

快刀财经
2025-09-13 22:13:12
1小时爆卖230亿!李书福杭州湾库里南,一夜间血洗BBA

1小时爆卖230亿!李书福杭州湾库里南,一夜间血洗BBA

象视汽车
2025-09-14 07:00:13
曹德旺官司输掉后,怒斥审判长:你私下收了200万,以为我不知道?

曹德旺官司输掉后,怒斥审判长:你私下收了200万,以为我不知道?

萧竹轻语
2025-09-11 16:45:37
被女童母亲造谣猥亵女童,蛋糕店老板最新发声:官司赢了马上就要一年,对方一直没有道歉和赔偿

被女童母亲造谣猥亵女童,蛋糕店老板最新发声:官司赢了马上就要一年,对方一直没有道歉和赔偿

观威海
2025-09-14 06:15:05
7-0,36岁拜仁旧将穆勒帽子戏法,率队横扫领头羊,2连胜逼近榜首

7-0,36岁拜仁旧将穆勒帽子戏法,率队横扫领头羊,2连胜逼近榜首

凌空倒钩
2025-09-14 11:43:15
罗永浩与西贝大战升级!袋装食品曝光,人民日报点名,贾国龙回应

罗永浩与西贝大战升级!袋装食品曝光,人民日报点名,贾国龙回应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9-13 22:09:48
假如诺和诺德真把天津工厂连根拔起,得有多少张饭碗瞬间碎一地?

假如诺和诺德真把天津工厂连根拔起,得有多少张饭碗瞬间碎一地?

花心电影
2025-09-13 09:46:14
胡锡进发声劝和西贝贾国龙,在吵架这件事上,罗永浩只输过星巴克

胡锡进发声劝和西贝贾国龙,在吵架这件事上,罗永浩只输过星巴克

壹月情感
2025-09-13 22:36:12
2025-09-14 13:28:49
趣文说娱 incentive-icons
趣文说娱
很难想象,在抗战年代,先烈们拥有着怎样的毅力和信念,才能在艰难困苦中取得胜利!
3598文章数 7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世界冠军×人居升阶」白鹅潭CLD封面,实力馥见人生新高度!

头条要闻

拉脱维亚籍"九头身"裁判回成都献舞 还想带家人来旅游

头条要闻

拉脱维亚籍"九头身"裁判回成都献舞 还想带家人来旅游

体育要闻

3次遭争议判罚!皇马向FIFA投诉西甲裁判

娱乐要闻

彪悍那英,大女人与旧妻子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艺术
旅游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亲子要闻

这妈妈太聪明了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