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数千年,黄河与长江两河流域作为华夏文明根脉所在,深深的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但很多人却没有意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文明,要想独占两条完整的大河是何其艰难,那么,我国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实际上长江和黄河不只是干流,全部支流也都在我国境内,独占两条世界级河流,这在全球乃至回顾人类历史来看都是十分难得的。
或许有人会说印度不也拥有恒河和布拉玛普特拉河两大河流吗?但恒河下游流经孟加拉,布拉玛普特拉河上游则是我国境内的雅鲁藏布江。这个时候又有人提出土耳其呢?土耳其也有两条世界级大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并且这两条河流还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发源地,对中东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深远且深刻的影响,但两河虽然都发源于土耳其,一条源头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东南部的东托罗斯山脉南麓,一条在其东部安纳托利亚高原和亚美尼亚高原山区,源头由卡拉苏河与穆拉特河两个支流共同构成,但两河都属于国际河流,下游流经叙利亚、伊拉克、伊朗等国家。
至于湄公河、萨尔温江、尼罗河、多瑙河等世界级河流,也都流经多个国家。这一情况就会导致各国在河流的使用上会存在一定分歧,比如巴基斯坦母亲河印度河,源头在中国境内,上游却要流经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这就导致巴基斯坦在水资源的支配上长期处于被动,印度也试图利用这一点给巴基斯坦实施地缘压力,比如今年的印巴冲突中,印度就曾单方面暂停印度河河水条约,在未与巴基斯坦商量的情况下,关闸截流,开闸放水,给下游的巴基斯坦人民生存造成威胁。
再比如尼罗河,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东部的布隆迪高地,流经坦桑尼亚、卢旺达、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埃及等10个国家,最终向北注入地中海,其中埃及作为这条河流最后流经的国家,其95%的人口都聚集在尼罗河流域,但因水资源分配问题埃及包括苏丹,与上游的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却长期存在争议,1929年和1959年埃及与苏丹曾单方面签署条约,分别获得尼罗河74%和26%的年用水量,并且禁止上游国家开发建设水利项目,影响下游流量,导致该河相关国家矛盾进一步加深,尤其是埃塞俄比亚修建复兴大坝后,分歧更加严峻,甚至至今都为达成共识。
再比如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在多瑙河上也因为水资源分配问题长期存在矛盾。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但是反观黄河与长江,都发源于我国境内的青藏高原,并且都是自西向东顺着三级阶梯,最终一个注入渤海,一个注入东海,而中国的水系水网也基本都是围绕这两大河流展开,两个流域覆盖了我国超6亿人口,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再到夏商周历朝历代,华夏文明的发展始终围绕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为中心,这种对一条江河的绝对掌控权,也让我国在水资源分配上完全不用考虑与其他国家产生分歧,并且自秦朝大一统后,无论疆域如何变迁,黄河和长江流域便一直是历代王朝中央政权的核心统治区,也因这种两河流域的天然优势,使得我国在历史上能够长期保持统一的政治格局,客观上维护了流域范围的完整性和文明整合性,这一点也为现代国家边界内河流的连续性奠定了基础。
只是,波涛汹涌的长江与黄河在历史上也平等的“肘击”每一个朝代,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大的改道26次,每一次都给下游人民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沉痛打击,因此,整治水患也成了历朝历代帝王需要践行的命定课题。从公元前3000年的黄帝时期开始,像大禹治水、瓠子堵口等关于防洪治水的典故便流传至今。
而在中华民族千百年里,中国人也用智慧和双手,将“人定胜天”的精神内核深深刻在骨子里,从古代的都江堰、郑国渠、京杭大运河,再到现代的三峡大坝、南水北调,其中承载的是中华文明对“水与国家命运” 的深刻理解,而这种理解又以独占长江与黄河为底色,无论时代如何更迭,中国千年治水的智慧不变,以 “安民” 为起点,解生存之困,以 “惠民” 为目标,应发展之需,而这一切就如同艾青诗里那样: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