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思如
民生多艰,当解倒悬之急——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民生之多艰,已经到了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的时候了。
一些砖家天天倡导老百姓要消费,这真是可笑。
老百姓怎么会不懂消费呢?只要有钱,谁不知道买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谁不知道去做个发型、买个包包、度个假?
当下的困境是:老百姓不是不想消费,是没钱消费。
所以,让老百姓有钱,是社会头等大事。——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有些砖家就是不明白?
而且,爱老百姓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
老百姓的钱包:为什么越来越瘪?
疫情三年,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巨大冲击。小店关门、企业裁员、就业困难...普通人的收入来源变得不稳定甚至中断。
与此同时,生活成本却在持续上涨。猪肉价格重回20元时代,蔬菜水果价格节节攀升,油价多次上调,就连早餐摊的煎饼果子也悄悄涨了价。
“工资不涨,物价飞涨,这日子怎么过?”这成了很多普通家庭的共同困惑。
住房、教育、医疗这“三座大山”依然沉重。房贷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补习班费用让家长不堪重负,一场大病就可能让一个家庭返贫。
刺激消费:为什么老百姓不敢花钱?
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在出台政策刺激消费,发放消费券、提倡“夜经济”、鼓励汽车家电下乡...但效果并不理想。
为什么?因为老百姓不是不想消费,而是不敢消费。
“一个月工资6000,房贷3000,孩子教育1500,基本生活开销2000,已经是负增长了,哪还有钱消费?”
“不是不愿意消费,是实在没有钱消费。有钱谁不知道享受生活?”
“不要说柴米油盐酱醋茶,奢侈品包包欧莱雅他不会去往脸上涂啊,他都会干的呀。做头发今天是做几百块的,你给他钱,那几千块的他都会去做的呀。”
这种普遍存在的“没钱消费”和“不敢消费”的心态,背后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焦虑。
没有稳定的收入预期,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老百姓只能捂紧钱袋子。
什么是老百姓最需要的?
什么是老百姓最需要的?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一位下岗工人说:“我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够养家糊口”;
一位外卖骑手说:“我需要合理的单价和保障,不要无休止的压价”;
一位年轻妈妈说:“我需要解决后顾之忧的托育服务,让我能够兼顾工作和家庭”。
网友们对此也有深刻的认识和急切的期盼:
“少点形式主义,多点真金白银。别老是搞那些形象工程,多解决点实际问题。”
“减税降费不要只针对企业,也要针对个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应该提高到10000元。”
“控制物价上涨比什么都重要。工资涨一百,物价涨两百,等于没涨。”
“医疗费用太高了。一场大病就能拖垮一个中产家庭。”
这些朴实的需求,背后都是对真金白银的渴望。
解决就业,才是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什么是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不是捐了多少钱,不是搞了多少慈善,而是提供了多少就业岗位,给了员工多好的待遇。
在这方面,京东的做法值得点赞。京东有40多万员工,全部缴纳五险一金,甚至还提出了“利润不超过五个百分点”的理念。这才是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外卖、快递等行业虽然辛苦,但至少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
说起外卖小哥,他们的工作强度真不是一般的大。他们不是走路,而是小跑,一路拿着手机看着他的路线图。
这样的工作强度,背后是为了什么?
如果背后没有一个家庭,他们那么辛苦干嘛?所以,每个外卖小哥背后,都是一个需要养活的家庭。
政策反思:如何真正让老百姓有钱?
让老百姓有钱,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
1,通过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手段,合理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
2,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它们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3,减轻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负担,让老百姓敢于消费。
只有老百姓有钱了,才能消费;只有消费起来了,经济才能循环;只有经济循环了,企业才能生存;只有企业生存了,就业才能保障。
如此,整个循环才能做起来。
所以,让老百姓有钱,确实应该是社会的头等大事。这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却需要巨大的决心去实现。
还是那句话:真金白银,才是真爱!
想看更多?请移步知识星球。如何加入“思如哲思”的知识星球?
![]()
思如哲思
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处境」,思考更好的「人生出路」。作者思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