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 “秋燥伤肺,食养为先”,一到秋天,很多人总犯愁:要么嗓子干得像冒烟,要么吃点东西就腹胀,甚至免疫力下降总感冒。其实不是身体弱,是没吃对 —— 专家建议,秋天要牢记 “3 吃 2 不吃”:吃莲藕、银耳、鸭肉能润燥养肺,不吃冷寒、辛辣食物能减少身体负担。今天就教大家把 “3 吃” 做成家常美味,酸辣藕丁开胃解腻,红枣银耳莲子羹润肺润喉,姜母鸭暖身强免疫,做法超简单,新手也能学会,老人吃着不烧心,年轻人吃着不发胖,孩子吃着补营养。
![]()
一、秋天 “3 吃”:应季补身,润燥养肺不费劲
① 酸辣藕丁:开胃解腻,全家吃着不秋燥
莲藕是秋天的 “润燥宝”,中医认为它能 “生津润燥”,切成丁炒成酸辣口,脆嫩不涩,吃着开胃还能帮身体润秋燥。中老年人秋天没胃口,这道菜的酸辣味能打开食欲,藕丁炖软后不用费劲嚼;年轻人吃多了油腻外卖,这道菜解腻还清爽,比吃凉拌菜健康;孩子不爱吃蔬菜,藕丁脆嫩带着酸香,主动夹着吃,补维生素还不挑食。
![]()
![]()
食材准备:
新鲜莲藕 1 节(选九孔藕,脆嫩适合炒)、小米辣 2 根(可选)、蒜 3 瓣、香醋 1 勺、生抽 1 勺、盐少许、食用油适量、葱花少许
实操步骤:
1.莲藕防氧化有技巧:莲藕去皮后切成 1 厘米见方的丁(别切太大,炒不透;太小易烂,这个大小刚好),泡在加了几滴醋的清水中(我试过不泡,5 分钟就变黑,加醋泡着,炒出来还是白亮的),炒前捞出沥干水分。
2.炒藕丁不涩有窍门:锅里烧开水,放藕丁焯 30 秒(我试过不焯水直接炒,有股涩味,焯水 30 秒刚好去涩,还能保持脆感),捞出立即过凉水(加冰块更脆,没有冰块用常温水也行,过凉能锁住脆劲)。
3.调酸辣味别失手:小米辣切圈(不吃辣可省),蒜切末。碗里放 1 勺生抽、1 勺香醋、少许盐,拌匀成料汁(提前调汁,炒的时候不手忙脚乱,试过边炒边加调料,味道不均匀)。
4.炒锅倒油,油热后放蒜末、小米辣炒香(别炒糊,蒜末金黄就行),倒入焯好的藕丁,大火快速翻炒 1 分钟(藕丁表面微焦更脆,试过小火炒会软塌,大火炒才够劲)。
5.淋入调好的料汁,翻炒 1 分钟让藕丁均匀裹汁,最后撒上葱花。我试过最后淋半勺香油增香,不爱吃香油的可以省略,藕丁脆嫩酸辣,吃着不燥,老人说 “比吃凉拌菜舒服,胃里不凉”。
![]()
② 红枣银耳莲子羹:润肺润喉,中老年人喝着不咳嗽
这道羹是 “秋天润喉神器”,银耳出胶后滑嫩如燕窝,红枣补气血、莲子安神,喝着甜丝丝的,润肺还不烧心。中老年人秋天总咳嗽,这羹润润的,喝着不刺激喉咙,比喝止咳糖浆舒服;年轻人秋天皮肤干,银耳的胶质能帮着补水,喝着比敷面膜实在;孩子感冒后没胃口,这羹不用嚼就能咽,补充营养还不加重肠胃负担。
![]()
![]()
食材准备:
干银耳 1 小朵、红枣 5 颗、干莲子 30 克、冰糖少许(可选)、清水 800 毫升
实操步骤:
1.银耳出胶是关键:干银耳用冷水泡 3 小时(我试过热水泡容易烂,冷水泡出的银耳更出胶,泡到银耳完全展开,根部变软),剪去黄色硬根(硬根煮不出胶,一定要剪干净),撕成小朵(撕得越碎,越容易出胶,试过整朵煮,2 小时都没胶)。
2.莲子去芯不苦:干莲子用温水泡 20 分钟,用牙签挑去中间的芯(留芯会苦,去芯后更甜,试过没去芯,羹带着苦味,孩子不爱喝),淘洗干净备用;红枣洗净去核(去核不上火,用剪刀剪开比手剥快)。
3.煮羹别糊底:砂锅里放足量清水,放入银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 40 分钟(我试过用砂锅炖比铁锅出胶多,没砂锅用普通锅也行,记得每隔 10 分钟搅拌一次,避免糊底),炖到银耳出现透明胶质。
4.放入莲子、红枣,继续炖 20 分钟(莲子煮到软绵,用筷子能轻松戳透),最后加少许冰糖(银耳、红枣本身有甜味,不爱甜的可以不加),煮 5 分钟至冰糖融化。
5.我试过关火后焖 10 分钟,羹更浓稠,银耳裹着胶质,喝着滑嫩润喉,中老年人喝完说 “嗓子不那么干了,咳嗽也少了”。
![]()
③ 姜母鸭:暖身强免疫,全家吃着不发冷
秋天吃鸭寓意 “压秋燥”,姜母鸭用老姜片和鸭肉炖在一起,暖而不燥,吃着浑身通透,能帮身体抵御秋凉,强免疫。中老年人秋天手脚凉,鸭肉炖得软烂,老姜片驱寒,吃着暖到脚底板;年轻人加班后没力气,这道菜补能量,比喝功能饮料实在;孩子怕辣少放姜,鸭肉的香能让他们主动多吃几口,补蛋白还长劲。
![]()
食材准备:
鸭肉 500 克、老姜片 50 克(选生姜,比嫩姜驱寒)、葱段 2 段、生抽 2 勺、料酒 1 勺、冰糖 3 颗、食用油适量、盐少许
实操步骤:
1.鸭肉去腥不柴:鸭肉剁成块,用清水泡 20 分钟去血水(中途换 1 次水,泡够时间比直接焯水更嫩),捞出沥干。锅里烧开水,放鸭肉、1 勺料酒、2 片姜片,大火煮开撇净浮沫(浮沫是血水,不撇汤会腥),煮 2 分钟捞出,用温水冲净(别用冷水,鸭肉遇冷会变紧,炖不烂)。
2.炒姜出香是灵魂:老姜片洗净切片(别切太薄,炒糊会苦;厚 0.3 厘米刚好,炖后还有嚼头),炒锅倒油,油热后放姜片,中小火炒 3 分钟(炒到姜片微焦出香,这步叫 “炒姜母”,比直接炖香 10 倍,试过不炒姜,味道寡淡)。
3.炒鸭肉上色:放入焯好的鸭肉,大火快速翻炒 2 分钟(鸭肉表面微焦,逼出油脂,吃着不腻),加 2 勺生抽、3 颗冰糖,翻炒均匀后倒开水(水量没过鸭肉 1/2,别用冷水,鸭肉遇冷会变柴)。
4.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炖 40 分钟(鸭肉炖到用筷子能轻松戳透,肉不柴),最后开大火收汁(留少许汤汁拌饭香),加少许盐调味(生抽已有咸味,别多放)。
5.我试过关火后焖 5 分钟,香味更浓,鸭肉吸满姜香,吃着暖身不燥,全家吃完说 “身上热乎乎的,比穿件外套还舒服”。
![]()
二、秋天 “2 不吃”:避坑护身,减少身体负担
① 不吃或少吃冷寒食物:别让脾胃 “受冻”
秋天脾胃像 “打盹”,消化能力变弱,冰奶茶、凉拌菜、生鱼片等冷寒食物吃多了,容易腹胀、腹泻,甚至加重秋燥。专家建议,想吃凉的可以把水果温一下,凉拌菜改成快炒,比如把凉拌藕换成酸辣炒藕丁,既开胃又不刺激脾胃。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冷寒食物吃多了容易手脚更凉,换成温性食物才舒服。
② 不吃或少吃辛辣食物:别让秋燥 “加码”
辣椒、花椒、麻辣火锅等辛辣食物,秋天吃着容易 “上火”,加重嗓子干、鼻子痒的秋燥症状。不是完全不能吃,比如做姜母鸭时用少量姜提香可以,但别像夏天那样顿顿吃辣。年轻人爱吃辣可以减量,比如酸辣藕丁少放小米辣,既能提味,又不会让秋燥加重。
秋天养身不用复杂,记住 “3 吃 2 不吃”:吃莲藕、银耳、鸭肉润燥养肺,不吃冷寒、辛辣食物护脾胃,做法简单家常,全家都能吃。现在正是莲藕、银耳、鸭肉新鲜的时候,不妨照着做法试试,让身体舒舒服服过秋天。
觉得这些方法有用的话,就点赞转发给身边的朋友,一起照着吃,养出棒棒的身体,轻松过秋天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