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有个青石镇,镇里有个叫林佑平的年轻人。他家境贫寒,父母早逝,全靠自己在镇上做些零工度日。虽已二十有五,却因家徒四壁,至今未能娶亲。
这年深秋,连下了三日暴雨,河水暴涨。林佑平做完零工回家,路过镇外石桥时,忽听桥下传来呼救声。他探头一看,只见激流中有人抱着一根浮木挣扎,眼看就要被冲走。
林佑平不及多想,纵身跳入河中。水流湍急,他几经挣扎,终于将人救上岸来。定睛一看,竟是个衣着华贵的年轻公子,已是奄奄一息。
“公子醒醒!”林佑平拍打着那人的脸,见他腰间玉佩刻着“周”字,知是镇上首富周家的标记。
周家是青石镇首富,家主周老爷更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大善人。林佑平不敢怠慢,背起公子就往周府跑。
周府门前,管家见林佑平背着昏迷的少爷,慌忙迎入。周老爷和周夫人闻讯赶来,见独子周文远被救,感激涕零。
“多谢恩公救了我儿性命!”周老爷紧握林佑平的手,“不知恩公尊姓大名?有何要求尽管提来,周某定当报答。”
林佑平摆手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救人乃本分,不敢图报。”
周老爷见他衣衫褴褛却品德高尚,更是欣赏:“恩公不必推辞。看你衣着,想必生活不易。这样吧,我周家米行正缺个管事,若你不嫌弃,明日便可来上工,月钱三两银子。”
林佑平惊呆了。三两银子!他做零工一个月最多挣五钱银子,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他本想推辞,但想到能摆脱贫困,终于点头应允。
次日,林佑平到周家米行上工。老管事因病返乡,周老爷便让他直接接手。从未做过管事的林佑平本担心难以胜任,谁知一切出奇顺利。账目一看就懂,伙计们个个听话,客人络绎不绝,米行生意越发红火。
一月后,林佑平领到三两银子,简直如在梦中。他用这钱买了新衣,租了间干净小屋,生活顿时改观。
更让他惊喜的是,周文远康复后,与他结成知己。这周少爷知书达理,毫无富家子弟的骄纵之气,常邀林佑平品茶论诗,甚至带他结识其他富家公子。
三月后,周老爷又提拔林佑平为总铺管事,月钱涨至五两。半年过去,林佑平已小有积蓄,在镇上也算体面人物了。
这日,周文远邀林佑平游湖。画舫之上,周文远忽然道:“佑平兄,你觉得小妹如何?”
林佑平一愣。周家小姐周文倩他见过几次,知书达理,容貌秀美,是他想都不敢想的大家闺秀。
“小姐才貌双全,自是极好的。”林佑平谨慎回答。
周文远笑道:“不瞒你说,小妹对你颇有好感。父亲也有意招你为婿,不知你意下如何?”
林佑平手中的茶杯差点跌落。娶周家小姐?这简直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若在半年前,他连周家大门都进不去,如今竟能成为周家女婿?
“少爷莫要取笑我了。我出身寒微,怎配得上小姐?”林佑平摇头道。
周文远却正色道:“父亲常说,品德比出身重要。你救我一命,又不图回报,在米行兢兢业业,这些都是难得品质。此事父亲已深思熟虑,绝非戏言。”
回到家中,林佑平辗转难眠。一切太过美好,太过顺利,让他隐隐不安。想起镇上老人常说“福兮祸所伏”,又觉得自己多想,或许真是苦尽甘来。
几日后,周老爷正式提及婚事,林佑平终是答应了。周家择定吉日,三个月后完婚。
消息传出,全镇哗然。穷小子一跃成为首富女婿,成了街头巷尾的热议。羡慕者有之,嫉妒者亦有之。
林佑平置办了新宅,忙着筹备婚事。这日他路过镇西的普济寺,想起儿时母亲常带他来上香,便信步走入。
寺中香火鼎盛,林佑平上香后,偶遇一老僧。老僧眉须皆白,目光如炬,见他便道:“施主面带祥瑞,近来必有大喜。”
林佑平惊讶道:“大师如何得知?”
老僧微微一笑:“施主不仅有大喜,更有大运。只是老衲多嘴一句:福祸相依,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世间万事,有得必有失。”
林佑平心中一震,忙问:“大师何出此言?”
老僧合十道:“施主只需记住:顺境思危,居安虑险。眼见未必为实,耳听未必为虚。若遇两难抉择,当问本心,勿被外物所惑。”说罢转身离去,不再多言。
林佑平愣在原地,心中忐忑。老僧的话似有所指,却又模糊不清。回想这半年的经历,确实顺利得不可思议。但周家人真诚待他,岂能有假?
婚期渐近,林佑平将疑虑压下,专心筹备。周老爷待他如子,不仅出资为他购宅,还教他经商之道;周文远视他如兄,带他结交人脉;周文倩温柔可人,对他情意日深。这一切怎会是陷阱?
然而,就在婚前三日,变故突生。
那晚林佑平正在核对聘礼清单,忽有敲门声。开门一看,是个陌生老汉,衣衫褴褛,面色惶恐。
“阁下可是林佑平?”老汉低声问,四下张望似怕人看见。
“正是。老伯有何事?”林佑平疑惑道。
老汉急道:“林公子快逃吧!周家要害你!”
林佑平大惊:“老伯何出此言?周家待我恩重如山,怎会害我?”
老汉道:“公子可知周家为何富甲一方?周老爷表面行善,实则暗中放印子钱,利滚利逼死无数人。我儿就是被他逼债,投河自尽的!”说着老泪纵横。
林佑平摇头:“不可能!周老爷是出名善人,岂会做这等事?”
“善人?”老汉冷笑,“他放债用别人名义,自己躲在幕后。半年前河道工程,他故意克扣工钱,引发民工闹事,又假装调解,实则两边赚钱!那日周文远落水,根本是苦肉计,就为找可靠之人接管黑账!公子接了米行,是否也经手过不明账目?”
林佑平如遭雷击。确有几笔账目来源不明,周老爷说是私密生意,他便没多问。
老汉又道:“他们招你为婿,就是要彻底绑住你。等成婚後,你若顺从便罢,若不从...”老汉比了个抹脖子的手势,“周家密室已有好几具尸骨了!”
林佑平浑身发冷,仍不愿相信:“你为何要告诉我这些?”
老汉叹道:“我儿死后,我混入周家为仆,暗中收集证据。见公子是好人,不忍你遭毒手。公子若不信,明日午时去城南废宅,我可给你看证据。”说罢匆匆离去。
这一夜林佑平辗转难眠。回想老僧之言,越想越惊。次日,他鬼使神差地前往城南废宅。
废宅中,老汉果然等候。他取出几本账册和书信:“这是周家放黑账的副本和往来信件。公子细看便知。”
林佑平翻阅账册,越看越心惊。上面详细记录着高利贷往来,逼债手段,甚至几条人命!书信中周老爷的语气与平日判若两人,狠毒狡诈。
“为何不报官?”林佑平问。
老汉苦笑:“周家买通了官府,这些证据递上去也是石沉大海。我本打算带到州府告状,但周家眼线众多,恐怕出不了城。”
林佑平心乱如麻。今晚就是周家宴请亲友宣布婚事的宴会,他该如何是好?
回到家中,林佑平对着证据发呆。突然敲门声又起,来的竟是周文远。
“佑平兄,准备好了吗?今晚可是大日子。”周文远笑容满面,却瞥见桌上账册,脸色顿变,“这是...”
林佑平慌忙遮掩,但为时已晚。周文远沉下脸来:“你从哪得来的?”
事已至此,林佑平索性摊牌:“文远兄,周家真在做这些伤天害理之事?”
周文远沉默良久,长叹一声:“既然你知道了,我也不瞒你。周家确有黑生意,但早已金盆洗手。这些是陈年旧账了。”
林佑平追问:“那河道工程克扣工钱之事呢?”
周文远苦笑:“那是管家背着我父亲所为,事发后已被辞退。佑平兄,周家确有不是,但早已改过自新。我对你的友情,文倩对你的情意,都是真心实意的。”
林佑平犹豫了。周文远的态度诚恳,不似作假。
周文远又道:“今晚宴会照常,事后我带你去见父亲,说明一切。周家愿意补偿受害者,彻底洗心革面。”
林佑平最终点头答应。当晚周家宴会,高朋满座,喜庆非凡。周老爷当众宣布婚讯,宾客纷纷贺喜。林佑平见周家人真诚热情,渐渐放下疑虑。
宴至中途,周文远悄声道:“父亲已在书房等候,我们去吧。”
林佑平随他来到书房,周老爷果然在此,面色却阴沉得很。
“账册在哪?”周老爷冷声问。
林佑平心中一沉:“老爷何出此言?”
周文远忽然冷笑:“笨蛋,还真以为周家会招穷小子当女婿?不过看你老实可靠,想拉你管黑账罢了。既然发现了秘密,留你不得了!”
门外闯入两个壮汉,手持麻绳。林佑平心知中计,急中生智道:“账册我已交给可靠之人。若我明日不出现,自有人将账册送官!”
周老爷眯起眼:“狡诈小子!说,账册在谁手上?”
林佑平道:“放我走,三日后我取回账册归还,从此远离青石镇。若不然,周家就等着抄家罢!”
周老爷沉吟片刻,终于点头:“好,就依你。但若三日后不见账册,你知道后果。”
林佑平逃出周府,直奔普济寺。老僧似早知他会来,已在禅房等候。
“大师救我!”林佑平跪拜道。
老僧扶起他:“施主终于醒悟了。周家恶行,老衲早有耳闻,苦无证据。如今施主既得账册,可愿为民除害?”
林佑平犹豫道:“但周家势大,官府又被买通,如何除害?”
老僧微笑:“现任知县即将调任,新知县明日就到。此人清廉刚正,乃老衲故交之子。只要将证据交给他,必能法办周家。”
次日,林佑平在老僧安排下密见新知县。知县查看账册后大怒,立即派人捉拿周家人。铁证如山,周家父子无从抵赖,只得认罪。
公堂上,周老爷狂笑:“林佑平,你以为赢了?周家财富早已转移大半!即便坐牢,不日也能出狱!到时必找你报仇!”
知县拍案喝道:“大胆!本官已查抄周家所有财产,包括暗产!你等罪大恶极,必判重刑!”
周家父子终被收监,等候问斩。林佑平却无喜悦之情。虽为民除害,但想起周文倩对此毫不知情,如今家族崩塌,她该如何自处?
林佑平求见知县,为周文倩求情。知县查实周小姐确未参与罪行,便从轻发落,许她带些银两自谋生路。
林佑平在城南租了间小院安置周文倩。周文倩以泪洗面:“我竟不知父兄做下这许多恶事...多谢林公子还为我求情。”
林佑平安慰道:“小姐向来善良,不该受牵连。”
数月后,周文倩渐从阴霾中走出。她变卖首饰,开了一家绣庄,自食其力。林佑平常去帮忙,二人渐生情愫。
一年后,新知县作媒,二人结为夫妻。婚礼从简,但温馨美满。
洞房花烛夜,林佑平对妻子道:“经历这许多,我才明白老僧的话——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真正的幸福,需脚踏实地争取。”
周文倩依偎在他怀中:“祸福相依。若非这场变故,我仍是深闺无知小姐,怎知世间善恶,又怎得真心人?”
此后,夫妻二人勤恳经营绣庄,时常助人行善。林佑平将周家不义之财全部捐出,修建学堂桥梁,真成了青石镇人人敬重的善人。
普济寺老僧云游前,赠予他们一幅字:“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有报,如影随形。”
林佑平将字悬于堂中,日日自省。他与妻子相守到老,儿孙满堂,成了青石镇口耳相传的佳话。而“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警语,也代代流传下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