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中国人对大米那感情,深着呢!打从老祖宗在长江流域开始种水稻,这大米就一路陪着咱们,走过了几千年。
从最开始的粗放种植,到后来精耕细作,再到现在超市里五花八门的大米品种,大米的故事,就是一部生动的人类生活变迁史。
可现在买大米,难题来了,价格从几块到几十块一斤,让人挑花了眼。
别愁,今天就教您一招,买大米,价格不是关键,认准米袋上的 “3 行字”,保准能挑到优质大米。
![]()
第一行字,看大米的品种。
大米这家族可庞大了,主要分成籼米、粳米和糯米三大类。籼米,身形细长,一般长度都在 7 毫米以上,身材苗条得很。它黏性小,蒸出来的米饭粒粒分明,颗颗饱满,就像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小战士。
像咱常吃的泰国香米、丝苗米,都属于籼米。
这种米特别适合做炒饭,炒出来的饭干爽利落,一点不粘连,每一粒都裹满了鸡蛋和配菜的香味,让人食欲大增。粳米呢,长得圆滚滚、胖乎乎的,像个可爱的小团子。它的黏性和油性比籼米大,蒸熟后软乎乎、香喷喷的,入口即化,口感特别好。
![]()
我们日常吃的东北大米、珍珠米大多是粳米。
用粳米熬粥,那更是一绝,煮出来的粥浓稠绵密,香气扑鼻,早上来一碗,胃里暖暖的。而糯米,颜色乳白,蒸煮之后黏性极大,不过膨胀性小。
它不太适合当顿顿吃的主食,却在各种美食里大显身手,粽子、年糕、汤圆,没了糯米,这些传统美食可就没了灵魂。
所以买米的时候,先瞅瞅米袋上写的品种,根据自己要做的美食来选,准没错。
![]()
第二行字,关注大米的等级。
您可别小瞧这等级,它直接关系到大米的品质和口感。
按照国家标准《大米 GB1354 - 2009》,大米被分成四个等级,从一级到四级。
一级大米那可是大米中的 “尖子生”,要求可高了,背沟基本没皮,就算有皮也不成线,米胚和粒面皮层去掉的得占 90% 以上。
这样的大米,涨性大,出饭率高,煮出来的米饭又香又软,口感绝佳。
![]()
要是您买米的时候,发现价格挺贵,等级却只有三级、四级,那可得多留个心眼,这米的质量可能没达到您预期。
还有些商家标着 “特级”,可国家标准里根本没这等级,妥妥的忽悠人。
二级大米呢,比一级稍逊一筹,出饭率和消化吸收率也比不上一级大米。
到了三级、四级,米里的灰分和粗纤维含量就高了,蒸煮之前得多淘洗几遍,不然吃起来口感会差很多。
所以,想吃到高品质的大米,尽量选一级、二级的。
![]()
第三行字,得看大米的执行标准。
这执行标准,就像是大米的 “身份证”,证明它合不合格,正不正宗。最常见的就是 GB/T1354,这是国家规定的大米通用标准。
只要米袋子上印了这个,说明这大米符合基本的质量要求,可以放心买。
不过,还有些大米,有自己独特的 “专属身份证”。像东北大名鼎鼎的五常大米,执行标准是 GB/T 19266;上海的松江大米,有自己特定的标准;
![]()
河南的原阳大米、海南的富硒大米等,也都有各自的标准。
这些地理标志性大米,因为产地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种出来的大米口感、营养都别具一格。
买的时候,认准这些特殊标准,就能挑到心仪的特色大米。
要是买的大米包装上写着五常大米,执行标准却是普通的 GB/T1354,那可就不是正宗的五常大米,您可得擦亮眼睛。
![]()
咱买大米,认准米袋上这 “品种、等级、执行标准”3 行字,基本就能挑到优质大米。
不过,还有些小细节也不能忽视。比如看看大米的生产日期,越新鲜越好;
再瞅瞅包装有没有破损,要是袋子破了,大米容易受潮、生虫,影响品质。
别再被价格牵着鼻子走,掌握了这些选米技巧,花合适的钱,就能买到好吃又营养的优质大米,让每一顿饭都香喷喷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