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喂养是门大学问,过度喂养不仅可能影响宝宝当下的健康,长期来看,对宝宝的成长也不利。家长们得留意宝宝过度喂养的表现,让宝宝吃得科学又健康。以下3个表现,你可要上点心。
频繁吐奶、溢奶
宝宝的胃容量小,且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尚未完善,相比之下,正常喂养时也可能出现吐奶、溢奶现象。但要是宝宝频繁且大量地吐奶、溢奶,那就可能是过度喂养的信号。当宝宝进食量远超自身胃容量的负荷,胃内压力增大,就会迫使奶液反流。比如,刚喂完奶没多久,宝宝就大口吐奶,甚至呈喷射状,这就需引起重视。而且,过度喂养导致的吐奶,常常伴随着宝宝进食速度过快,家长为了让宝宝多吃些,在宝宝还没完全消化上一口奶时,就接着喂下一口,使得宝宝胃部迅速被填满。这种情况下,宝宝吐奶、溢奶的频率会明显高于正常情况,不仅影响宝宝的舒适感,长期如此还可能引发呼吸道问题,因为反流的奶液有可能误吸入气管。
体重增长异常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体重增长遵循一定规律。在婴儿期,宝宝体重增长相对较快,但也是有章可循。如果宝宝体重增长速度过快,远超同月龄宝宝的正常范围,这很可能与过度喂养有关。比如,原本宝宝每个月体重增长在正常区间内,突然某段时间体重增长幅度比以往大很多,甚至超出正常范围较多。过度喂养使得宝宝摄入的热量远远超过身体所需,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从而导致体重迅速上升。短期内体重的过度增加,不仅可能给宝宝的骨骼和关节带来压力,影响其正常发育,还可能埋下肥胖隐患,为日后的健康问题埋下种子。
消化问题频发
过度喂养会让宝宝的肠胃负担过重,从而引发一系列消化问题。宝宝可能出现腹胀,肚子摸起来鼓鼓的,还可能伴有频繁的屁多且臭的情况。这是因为过多的食物在肠道内无法及时消化,被肠道细菌分解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同时,宝宝可能会有便秘或腹泻症状。便秘是由于肠胃蠕动因负担过重而减慢,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腹泻则是因为肠胃无法正常消化如此大量的食物,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此外,宝宝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这是身体对过度喂养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肠胃因持续处于饱胀状态,暂时“罢工”,对食物失去兴趣。长期的消化问题若得不到改善,会影响宝宝对营养的吸收,阻碍其正常生长发育。
家长们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要多观察宝宝的状态,一旦发现这些过度喂养的表现,需及时调整喂养方式,让宝宝健康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