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近视手术不安全,眼科医生自己都不做?”
“做完近视手术会反弹,还容易得老花眼?”
身边想做近视手术的人不少,但类似的顾虑总能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
近视手术发展至今已有 30 多年,技术早已从早期的 PRK 升级到现在的全飞秒 SMILE、ICL 晶体植入等,但关于它的误解仍在流传。今天就针对最常见6大误区,为大家讲清真相,理性看待近视手术。
误区 1:近视手术不安全,眼科医生自己都不做
这是流传最广的 “谣言” 之一,但事实恰恰相反 ——很多眼科医生和家属都做过近视手术。
至于 “医生不做”,更多是因为部分医生本身不符合近视手术的条件,或近视度数稳定、习惯戴眼镜等因素,并非手术不安全。近视手术经过30多年发展,技术已非常成熟,全球数百万人成功摘镜,安全性得到广泛验证。
误区 2:近视手术容易反弹,几年后又近视了
先明确一点:近视手术本身不会让近视 “反弹”,但术后是否再近视,关键看个人用眼习惯。
近视的本质是眼轴变长,手术的作用是通过改变角膜形态(激光手术)或植入人工晶体(ICL 手术),让光线重新聚焦在视网膜上,相当于 “矫正” 了当前的近视度数,并不会改变眼轴长度。
![]()
如果术后长期熬夜、近距离看手机电脑,眼轴仍可能继续变长,导致 “再近视”(医学上叫 “术后屈光回退”),这是不良用眼习惯导致的。只要术后注意用眼,大部分人术后视力能稳定十几年甚至终身。
误区 3:人人都能做近视手术,想做就能做
当然不是!近视手术有严格的 “门槛”,不符合条件的人再想做也不能做。
近视手术条件
①近视手术年龄一般是18岁以上
②近两年近视、散光度数相对稳定,即每年近视度数变化不超过50度
③不在妊娠期、哺乳期
④无其他眼病和全身性疾病,如圆锥角膜、青光眼、角膜内皮营养不良、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等
⑤度数符合手术“标准”
激光手术近视矫正不超过1000度,散光度数不超过600度
晶体植入手术矫正不超过1800度,散光度数不超过600度
误区 4:近视术后视力一定能达到1.0甚至1.5
进行近视手术前,术前检查中有一项是“最佳矫正视力”,医生会充分矫正患者的屈光不正(近视、远视和散光),一般术前检查得出的最佳矫正视力就是术后裸眼能达到的视力。
近视手术后大部分人的矫正视力可以达到1.0或1.0以上。但是有一部分人因为度数、眼部条件等原因,矫正视力达不到1.0,所以近视手术后也达不到1.0。
误区 5:近视手术后容易得老年眼病,比如白内障、青光眼
完全不用担心!近视手术和老年眼病没有任何关联,不会增加白内障、青光眼的发病风险。
白内障是晶状体老化浑浊导致的,就像相机镜头用久了变模糊,和角膜无关;青光眼是眼压过高损伤视神经导致的,病因和眼轴长度、遗传等有关,和手术也没关系。
反而有研究发现,高度近视人群(近视 600 度以上)本身就是眼底病变如视网膜脱离的高危人群,而近视手术前的详细检查,能提前发现这些潜在问题,相当于给眼睛做了一次 “全面体检”,反而对眼睛健康有好处。
误区6:价格越贵的术式效果越好,选贵的准没错
很多人觉得 “一分钱一分货”,贵的手术效果肯定更好,但其实手术效果和价格没有直接关系,关键看是否适合自己。
目前近视手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激光类近视手术和ICL晶体植入类近视手术,激光类近视手术又分为全飞秒、半飞秒等,每种手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应的人群,最适合的手术方式应该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眼部条件由专业的眼科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后推荐的。
![]()
另外,手术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手术的价格,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手术方式的选择、医生的技术水平、医院的设备条件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等等。
最后想说:
近视手术不是 “万能药”,也不是 “洪水猛兽”,它只是一种矫正近视的方式。如果有这个想法呢,不妨先来我们华厦做术前检查,让医生根据你的情况评估是否适合手术、适合哪种手术,再结合自己的需求做决定。
别被谣言吓退,也别盲目跟风,理性看待,才能做出对眼睛最好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