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普遍语法到统计学习,这些金科玉律真的还适用吗?

0
分享至


婴幼儿从很早开始就展现出惊人的语言感知与表达能力。大约在1岁左右,他们已经能通过语调判断大人是在陈述还是在提问。比如妈妈说“你要喝水吗?”时尾音上扬,孩子往往就能听出这是个问句,有的甚至还会开始模仿这种语气,试图表达自己的疑问意图。

还有那些广为人知的“儿语”现象。许多父母会听到孩子将“跑步”说成“饱步”、“哥哥”说成“多多”。这听起来只是稚嫩的模仿,实际上却暗藏着儿童语言建构的规律。儿童并非胡乱发音,而是基于自己有限的发音能力,系统地简化大人的语言。包括重复词、音节简化、语调模仿等语言模式会在不同家庭和语言环境的儿童中呈现共性。这种跨个体的一致性表明儿童并不是在被动地复制语言,而是在主动地创造自己的语言体系。


婴儿语言学习的构建主义理论

语言习得方面的研究长期受到两大阵营影响:一是先天主义的通用语法(Universla Grammar),认为语言能力与生俱来,婴儿只需触发已存在的规则;二是经验主义的统计学习理论(statistical learning),强调婴儿通过分析输入中词汇共现、语音分布等模式学习语言。但这两种理论都低估了婴儿的主动性。构建主义之所以被认为是当前语言习得理论中最具整合力的一种视角,其原因在它并不只解释语言的起源,而更聚焦于语言如何在儿童与环境互动的动态过程中被构建出来的。构建主义也有很多不同的变体,但它们基本都包含以下的四个要素。

一个要素是结构建立。为了探究婴幼儿的语言习得,语言学家们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第一,婴儿的大脑一开始是什么状态?第二,他们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出成年人的语言水平的?研究发现,婴儿一出生就表现出对语言的敏感。他们会更关注人脸的方向,更喜欢听人说话而不是杂音,甚至能区分正常说话和反向播放的语音。这说明新生儿的大脑天生就为语言做好了准备,只是这些内置结构在出生时正处于种子阶段,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发芽。但比起第一个问题,构建主义更关注第二个问题,即孩子是如何建构出语言能力的。构建主义者看来,孩子并不是简单模仿身边大人的语言,而是通过不断总结规律、寻找共性,把一个个具体的语言经验整合成抽象的语言规则,并储存在记忆中。这个过程就是结构建立。

学习语言就像是拼拼图,孩子们会把听到的各种发音归类,从而在脑海中建立出“音位”(phoneme)这种语音的最小基本单位;他们会注意到某个词总是在特定事物出现时被说出来,从而理解这个词的含义;他们还会观察哪些词经常出现在一起,在句子中扮演什么角色,进而理解语法结构。即使学习语言有时候很混乱,孩子们也能摸索出恰当的结构来与人交流。

第二个要素是多模态语言环境(multimodal input streams)。长期以来,语言学习的各个环节被当作彼此分离的过程。比如,研究者曾认为,婴儿需要首先识别语音流中的“词边界”(word segmentation),再接着去理解词义,最后才去掌握语法结构。这些任务都需要不同的学习机制:统计学习或许能帮助婴儿识别出哪些音节经常一起出现,但要归纳出像“主语-动词”这种句法结构,则需要更复杂、抽象的符号处理能力。有实验发现,婴儿能通过统计规律识别出词,但如果不在词之间添加停顿,他们就很难进一步从中归纳出结构规则。

但新研究却揭示了不同的结果。当婴儿接触到多模态的语言环境,比如大人一边说“杯子”,一边指着桌上的杯子,同时看向婴儿的眼睛时,他们不仅能切分出词汇,还能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地建立词义联结,甚至开始理解某些语法结构。这意味着,婴儿可以依靠一些普遍的机制(比如联结式学习)在语言的不同层面上进行同步学习。这些机制会一直跟随他们到成年。成年人在接触到同时包含声音、图像和句法结构的语言输入时,也可以仅靠这些统计规律学会新词的意思,并归纳出基本的语法模式。语言输入的组织结构越清晰、感官线索越协调,这种多渠道学习的效果就越显著。这就好像婴儿识字书里面,“小狗”通常配着狗的图片,有时还有“汪汪”的叫声以及“小狗”的发音。

这些发现和应用非常契合构建主义的语言观:婴儿并非被动地等待大人教他们说话,而是在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比如当他们看到爸爸一边说“小鸟在飞”,一边看向天上飞翔的鸟儿,他们就会开始在脑中建立起“小鸟”、“飞”和真实世界之间的连接,并同时积累出一些关于语序、句式等的结构性规律。在多模态的丰富环境中,这些规律出现得更频繁、也更容易捕捉,因此,婴儿就能更快地提取出语言背后的统计线索,从而建构起自己的语言系统。


儿童识字卡的一种。婴儿会将词汇和对应的图形结合起来记忆。图源:Tiktok

第三个要素是主动适应学习(active-adaptive learning)。在语言学习中,儿童会根据自己接触过的语言自发地建立起预测模型:比如,看到“cat”变成“cats”、 “dog”变成“dogs”,他们便自然地假设“mouse”的复数也是“mouses”。这是一种典型的“过度规则化”(overregularization)错误。

但随着听到大人说老鼠的复数是“mice”而不是“mouses”,他们的预测被打破,大脑便开始修正现存规则。这种“犯错-发现错误-修正”的过程被称为主动适应学习,是儿童语言学习的重要机制。这种以犯错为契机的学习方式让孩子的大脑处于持续调整和更新的状态,往往比简单重复更有效。

那么,婴儿在遇到意料之外的语言输入时为什么比在高度重复的句子中学得更多呢?原因很简单,如果一切都完全可预测,大脑的预测模型就不会被挑战,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但如果偶尔出现一些意外变化,比如新的词序或词汇,大脑就会产生“预测误差”,并调动注意力来更新模型。

此外,家长和照顾者在和婴儿说话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提高声调,并使用夸张的音调变化,比如“宝宝吃饭饭”。这种“婴儿定向语”(infant-directed speech)不仅让宝宝觉得亲切,还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原因就在于它打破了常规的语音节奏,带来新鲜感。在预测学习的框架下,这种变化为婴儿制造了可预测与不可预测的平衡,让他们的大脑在熟悉的语境中也能保持高度警觉,从而更容易发现新的语言规律。

最后一个要素是动态发展变化(dynamic developmental change)。儿童早期学到的一些简单规律和经验会持续影响甚至重塑他们后续的学习方式。比如,婴儿最初依赖听觉区分语音,但某些语音因为声学特征太相近(例如‘da’和‘ba’),仅靠声音分布难以区分。然而,随着他们对单词中各个音节位置的了解增加,他们开始利用音节在单词中的组合位置等线索来建立更准确的语音类别。换言之,早期词汇知识反过来促进了语音学习。

另一个例子是15到21个月的孩子会逐渐学会的“形状偏好”(shape bias)。在这一阶段,他们会发现形状相似的物体常常拥有相似的名字,比如球形的“地球”,“皮球”等。掌握了这一偏好之后,他们学习新词的速度就会大大提升,因为他们无需死记硬背便可以将一套规律应用到很多场景里面。

而在语法结构上,儿童也可以自发的从已掌握的简单句型出发来理解更为复杂的结构。比如小时候他们能说出“孩子玩球”这样的句子,到长大一些后他们可以从这一个短句扩张成复杂的语言结构,像 “那个孩子玩的球大吗?”尽管这些复杂句他们几乎没怎么听到过,但因为早期学习积累了足够的结构知识,他们也能自然地延伸自己的理解。这再一次说明语言学习是一个主动调节的动态发展过程。


构建主义为什么站得住脚

传统的经验主义认为婴儿能够从语言输入中提取诸如词频、搭配和过渡概率(transitional probabilities)等信息。想象一个婴儿听到妈妈说的一长串模糊的语音,比如“妈妈抱宝宝睡觉”。这时候,大人并不会清晰地分隔每个词,而是将所有词连续输出。可神奇的是,婴儿却能逐渐从中分辨出“妈妈”“宝宝”“睡觉”这些词汇。经验主义认为婴儿划分词语边界的能力依赖统计规律而非语义理解。比如,“宝宝”两个音节总是连在一起出现,但“宝睡”却很少见到,婴儿就逐渐视“宝宝”为一个整体,是一个词。虽然如此,但经验主义解释不了为什么在相同输入条件下,不同儿童语言发展进度不同,以及为什么儿童能快速泛化新学的语法规则。(Number analytics blog, Lee, 2025)

而构建主义很好的弥补了这个理论漏洞。构建主义认为儿童在主动探索世界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将注意力聚焦于“信息量高”的输入,例如不熟悉的语法结构或能提供更多解释力的词。婴儿在面对不熟悉的刺激时,会主动调整视觉与听觉注意力,以最大化信息获取(Rowland, 2025)。但构建主义也并非完全否定了统计学的观点,只是认为统计学习不是孤立进行,而是嵌套在感知、注意力、社会互动和动机系统之中。

先天主义则认为人类语言学习遵循内置在我们生理机制中的通用语法,但这类理论对语言多样性以及语用知识发展的解释不足。比如,在美国的野孩子案件(the feral child Genie)中,女孩吉妮从20个月大开始就被其父亲囚禁在房间中并切断一切社交往来,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也没有与其他同龄人相当的语言使用机会。后来这个案件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吉妮得以解救。语言学家注意到了吉妮的情况,并对她进行长达几年的语言训练和研究。最后,吉妮学会了一些手语和基本社交技巧,但在包括口语等沟通方式上的进步却十分有限。如果真的如先天主义所述,人人生来具备通用语法,那么吉妮在获救并接受语言刺激后,理应能够正常说话。但显然,先天主义无法完全解释她语言能力发展的不完善。


野孩子吉妮的肖像。图源:Bettmann/Bettmann Archive

而在构建主义的视角下,儿童的语言发展离不开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儿童认知的变化,语言系统也会逐渐更新。在吉妮的经历中,她长达十年的社交和认知缺失可能让她失去了语言发展所必需的环境支持,最终无法完全掌握一门语言。

总的来说,构建主义融合了两个主义的优势。它既承认婴儿具备统计学习能力,但更强调这些学习是在与环境的动态互动中发生的。 这一视角得到了近年大型语言模型(LLM)研究的验证。虽然如GPT等LLM可从大规模语料中掌握语言规律,但它们缺乏社会交互、缺乏“意图(intentions)”等关键要素,因此学习过程不同于儿童。也有研究(Rowland, 2025)指出,LLM更类似统计理论的延伸,而婴儿语言学习则是一个与身体、情境和他人协同建构的过程。

正因如此,构建主义在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诸多理论中占据了一个独特的位置。它既不像传统经验主义那样把儿童的大脑视为一张白纸,也不像先天主义那样认为语言知识与生俱来。构建主义一方面与经验主义一样,强调语言环境的丰富性和互动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儿童必须通过与周围世界的接触来发展语言;另一方面,它也承认儿童的大脑天生具有某些倾向和能力,比如注意语言节奏、区分声音类别、主动寻求社交回应等。这些能力就像孩子的大脑自带的一把万能工具,虽然不是专门为语言设计的,但可以用来慢慢构建起语言系统。当一个宝宝不停地重复“哒哒哒”,他不是在模仿特定的词,而是在用他对声音节奏的兴趣进行探索,来慢慢探寻哪些声音组合会引起大人回应。

就像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的观点所说:“儿童并非被动地接受语言规则或模仿成人表达,而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逐步建构起自己的语言系统。”在这种观点下,语言的产生依赖于儿童不断发展的认知结构。当婴儿开始明白事物可以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存在,他们才能理解“妈妈不在房间里面”这种语言表达背后隐藏着“妈妈在别的地方”的含义。皮亚杰指出,儿童会将学习到的经验同化到已有的认知中,并顺应原有的结构,从而逐步形成对词汇、语法和语义的理解。语言是儿童为了更有效地组织经验、表达意图所主动建构出来的符号系统。

不过,后来的学者也并不完全认同皮亚杰的观点。比如卡米洛夫-史密斯研究员(Karmiloff-Smith)提出,孩子可能天生就对语言的某些结构更敏感,像是语音节奏、词语的顺序等等。很多婴儿能在几个月大时就区分“妈妈”和“马马”,说明他们可能天生对音节边界或重复结构特别敏感。语言学家托马塞洛教授(Tomasello)则认为儿童天生具备沟通的本能。比如一个一岁宝宝会不断地指东西、拉大人的手、递东西,就是在说“快看这个”或者“我想要那个”,这体现了人类独特的共享意图的能力。托马塞洛认为,正是这种想要表达和理解他人意图的本能,为儿童后来学会用语言表达意义打下了基础。

但不管如何变体,构建主义的核心观点其实就是说许多语言现象无法仅用语言机制解释,还需要依赖儿童在社会认知、空间理解、动作控制等方面的发展。这就引出了另一个叫“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的有趣概念。心智理论指的是我们预测和解释其他人的行为以及其背后的情绪、动机、欲望、态度、等心理活动的能力(Baren-cCohen,1985)。比如,使用“我以为你在家”这种心智状态表达,或者儿童是否理解“他人有独立想法”的认知,都与心智理论密切相关。


非典型的语言习得

特殊情况下,儿童学习语言的情况是否会有不同呢?以孤独症患者为例。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常表现出语言发展迟缓的特征,包括说话启动晚、句法与语用困难、代词混用、交流目的单一等问题。这些语言障碍可能与他们在心智理论上的发展滞后有关。典型儿童通常在四岁前后能够通过“假信念任务(False Belief Task)”表现出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推断能力,但许多孤独症儿童长期在这方面存在困难。


“假信念任务”的案例。左侧任务是“位置变化任务”,机器人将一个球放进盒子并对儿童声称稍后会回来寻找,随后机器人离开,实验者接着会引导儿童将球从盒子移到袋子里;第二个任务是“意外内容任务”,儿童看到一个糖果盒,打开后实验者会当着他们的面将糖果取出并替换为蜡笔。在这两个任务中,实验者随后分别提问:机器人回来后会先去哪里找球?以及从未见过盒子的机器人会认为里面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即为“假信念问题”,旨在检验儿童是否能理解他人基于过时信息而持有的错误信念。这两个假信念任务的核心作用在于揭示儿童是否能够脱离自身掌握的真实情况,推断他人可能持有与现实不符的心理状态,从而衡量其心智化能力的发展。图源:Zhang Yaoxin, et.al, Theory of Robot Mind: False Belief Attribution to Social Robots in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Autism,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Volume 10, 2019

语言与心智理论并不是孤立发展的,它们之间存在双向支持的关系(de Villiers, 2007)。2010年的一项研究(Paynter & Peterson,2010)则发现语言能力较强的孤独症儿童在假信念任务中的表现也更好,表明语言和心智理论发展彼此促进。

Eigsti(2011)也指出,儿童早期所接触到的心理词汇量、语法复杂度和语言环境中的多样性,均与其后续的心智能力显著相关。一方面,语言是发展心智理论的关键工具,例如心理状态相关的词汇“觉得”、“相信”、“想要”等及“她觉得你不喜欢她”等句子,为理解复杂心理状态提供了表达手段。如果儿童语言发展受限,尤其是若对这些与心理建模相关的结构掌握滞后,就会影响他们对他人内心世界的理解与预测。另一方面,如果儿童自身的心智建模能力较弱,他们对他人的注意力、意图和信念就不那么敏感,也就很难从互动中捕捉到语言输入的潜在结构。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他们较少进行联合注意行为,更难通过他人的指向、注视等社会线索学习词汇,从而影响词义的正确映射和语言结构的内化。

从构建主义的视角来看,孤独症儿童可能因为社交动机低下或对如人脸、语调、指向等社会性刺激关注不足,错过了大量高价值的语言学习机会;他们也可能在整合感知输入时偏好规则性强的非社会性刺激,导致语言符号与社会情境脱节。不过,孤独症儿童并非完全缺乏构建语言结构的能力,他们可能沿着不同的建构路径发展语言。例如他们会偏好精确的语法规则,但忽略语用线索,使得语言形式正确却难以达到社交目的。一部分孤独症儿童可能发展出替代性的心智理解机制,依赖于逻辑推理和结构分析而非典型发展中的情感共感(Kissine, 2021)。

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与心智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不能用单一缺陷解释,而应置于动态构建、社会交互与多模态整合的过程之中理解。这种构建主义视角不仅揭示了孤独症语言障碍的深层机制,也能够启发后续的语言干预策略。

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是盲童该如何学习语言。一些天生失明的孩子虽然没看见过桌子或狗子,却准确理解这些词的意思并使用合适的语法说出完整的句子(Landau & Gleitman, 1985)。他们并不是靠视觉模仿学语言,而是靠触觉、听觉和与人的互动推断出世界的结构和词语的意义。这说明儿童能主动地整合各类信息,建构自己的语言系统。即使缺乏典型的输入通道,儿童仍能掌握复杂且规则化的语言系统。

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听力受损的儿童中。有些聋童从未正式接触过手语教育,但他们仍会自发用手势与家人沟通,比如用一个动作表示“吃”,另一个表示“妈妈”,还会把这些动作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简洁但规律的句子(Goldin-Meadow, 2003)。这些手势系统虽然源自个体创造,却在不同孩子之间展现出惊人的结构一致性,比如动作的顺序通常是“动作+对象”,反映出孩子们对句法的天然敏感。

更令人惊讶的是,无论是口语还是手语,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激活的大脑区域是高度相似的。比如,大脑中的布罗卡区(Broca's area,主管话语产生)和颞上沟(Superior temporal sulcus,与前文提及的心智理论紧密相关),在听人说话或看人打手语时都会被调动起来(MacSweeney et al., 2008)。语言类型学也发现,世界各地独立发展出的手语系统(比如美国手语和以色列手语)都不约而同地包含类似的结构,如代词、省略和词序规则(Sandler & Lillo-Martin, 2006)。


总结

尽管构建主义理论强调语言习得依赖于认知功能和多感官调控,但现实中许多不完全具备这些典型条件的儿童依然能够展现出语言建构能力。这说明语言发展有弹性和多样的路径。就像一些孤独症儿童可能绕过社会性互动这一传统路径,转而依靠规则敏感性和逻辑推理构建语言结构;盲童虽然缺乏视觉输入,依然能够通过触觉、听觉与互动整合世界知识,并准确理解和生成语言;一些未正式接触手语的聋哑儿童也能自发创造结构化的手势系统,用来传达含义。这些“自创语言”不仅展现出系统性和语法敏感,还在不同儿童之间表现出高度一致性,说明语言建构并不依赖某种特定感官通道,而是一种跨感官的认知能力,也是多模态信息整合与个体主动构建的结果。


主要参考:

Constructing language: a framework for explaining acquisition https://www.cell.com/trends/cognitive-sciences/fulltext/S1364-6613(25)00142-1

其他参考:

Does the autistic child have a "theory of mind"?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34210/

Empiricism i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https://www.numberanalytics.com/blog/ultimate-guide-empiricism-philosophy-language

Genie (feral chil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nie_(feral_child)

The Interface of Language and Theory of Mind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2000852/

Intonation words in initial intentional communication of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psychology/articles/10.3389/fpsyg.2024.1366903/full

Sig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universals https://assets.cambridge.org/052148/3956/frontmatter/0521483956_frontmatter.pdf

The signing brain: The neurobiology of sign language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8805728/

Language and experience: Evidence from the blind child https://psycnet.apa.org/record/1985-97756-000

The resilience of language: What gesture creation in deaf children can tell us about how all children learn language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943267

Language and ToM development in autism versus Asperger syndrome: Contrasting influences of syntactic versus lexical/semantic maturity https://doi.org/10.1016/j.rasd.2009.10.005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 developmental review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750946710001327

Phonetic Inflexibility in Autistic Adults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ur.2477









关于追问nextquestion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旗下科学媒体,旨在以科学追问为纽带,深入探究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相互融合与促进,不断探索科学的边界。欢迎评论区留言,或后台留言“社群”即可加入社群与我们互动。您也可以在后台提问,我们将基于追问知识库为你做出智能回复哦~

关于天桥脑科学研究院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是由陈天桥、雒芊芊夫妇出资10亿美元创建的世界最大私人脑科学研究机构之一,围绕全球化、跨学科和青年科学家三大重点,支持脑科学研究,造福人类。

Chen Institute与华山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设立了应用神经技术前沿实验室、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前沿实验室;与加州理工学院合作成立了加州理工天桥神经科学研究院。

Chen Institute建成了支持脑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生态系统,项目遍布欧美、亚洲和大洋洲,包括、、、科研型临床医生奖励计划、、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马斯克透露:特斯拉不玩特权这套,职场无阶级,吃饭停车完全平等!网友:这样老板赚得更多

马斯克透露:特斯拉不玩特权这套,职场无阶级,吃饭停车完全平等!网友:这样老板赚得更多

大白聊IT
2025-11-18 17:17:40
向华为全额支付115亿,买下10%股份!2600亿的老牌车企,正式狂飙

向华为全额支付115亿,买下10%股份!2600亿的老牌车企,正式狂飙

毒sir财经
2025-11-18 23:26:58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影孖看世界
2025-11-16 20:05:08
捅完琉球窝!中国再掀北海道老底,日本80年前埋的雷,炸了

捅完琉球窝!中国再掀北海道老底,日本80年前埋的雷,炸了

策略述
2025-11-18 13:14:08
女生体毛旺盛的真实感受,网友反应超乎想象!

女生体毛旺盛的真实感受,网友反应超乎想象!

特约前排观众
2025-11-19 00:15:03
特朗普再提更换世界杯举办城市

特朗普再提更换世界杯举办城市

财联社
2025-11-18 14:28:03
曝卡塞米罗拒绝降薪续约曼联原因!经纪人预测其离队,有别于马奎

曝卡塞米罗拒绝降薪续约曼联原因!经纪人预测其离队,有别于马奎

罗米的曼联博客
2025-11-19 11:53:40
莫言:人老了,再憋的慌也不要去这几个地方:1.原来的单位;2...

莫言:人老了,再憋的慌也不要去这几个地方:1.原来的单位;2...

诗词中国
2025-10-21 19:37:32
日本麻烦大了!外交部作出罕见表态:不见!

日本麻烦大了!外交部作出罕见表态:不见!

华人星光
2025-11-18 11:26:20
暂未下映的《鬼灭之刃》,再创历史

暂未下映的《鬼灭之刃》,再创历史

导筒directube
2025-11-19 00:10:05
全世界在等的Gemini 3终于来了!强到断崖领先,连马斯克OpenAI都夸好

全世界在等的Gemini 3终于来了!强到断崖领先,连马斯克OpenAI都夸好

智东西
2025-11-19 03:25:59
翁帆已把杨振宁居住的别墅归还!门口外布满落叶,略显冷清

翁帆已把杨振宁居住的别墅归还!门口外布满落叶,略显冷清

金牌娱乐
2025-11-19 10:46:58
养老金大调整!2026年1月起,养老金差别将如何体现?官方回应!

养老金大调整!2026年1月起,养老金差别将如何体现?官方回应!

李博世财经
2025-11-18 14:14:24
关于供应链转移这事,有业内网友说出了这些细节

关于供应链转移这事,有业内网友说出了这些细节

清晖有墨
2025-11-18 13:29:54
场均33分!太阳8换1交易赚了!他还说詹姆斯不重要

场均33分!太阳8换1交易赚了!他还说詹姆斯不重要

德译洋洋
2025-11-19 13:16:56
普京:中国公民很快将可以免签访问俄罗斯

普京:中国公民很快将可以免签访问俄罗斯

桂系007
2025-11-19 00:01:36
奥沙利文:我宁愿拿到167分的100万奖金 而不是拿冠军

奥沙利文:我宁愿拿到167分的100万奖金 而不是拿冠军

罗克
2025-11-19 10:35:20
乾隆传初进宫的常在侍寝,察觉她不是完璧,盛怒:你跟谁山盟海誓

乾隆传初进宫的常在侍寝,察觉她不是完璧,盛怒:你跟谁山盟海誓

墨说古今
2025-11-16 23:28:42
日本通告全球,中国不认栽,就驱逐外交官,话音刚落空军王炸来了

日本通告全球,中国不认栽,就驱逐外交官,话音刚落空军王炸来了

漫步独行侠
2025-11-18 11:23:06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扬平说史
2025-11-06 20:22:42
2025-11-19 13:36:49
追问Nextquestion incentive-icons
追问Nextquestion
科研就是不断探索问题的边界
617文章数 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全景解读!五部门联合发力: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二十条”

头条要闻

小伙花20万娶到"下嫁"新娘 发现"厅官"岳父是短剧演员

头条要闻

小伙花20万娶到"下嫁"新娘 发现"厅官"岳父是短剧演员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又反转!曝喻恩泰出轨美女律师

财经要闻

黄金税改两周,水贝低价神话终结?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脱胎换骨的优秀底盘Get 新款享界S9动态驾驶体验

态度原创

时尚
房产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拍照不用露脸也很美!4个心机pose学起来,朋友圈狂收赞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