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四会市体育中心体育馆看到,年轻的柔道选手反复练习投技,汗水浸透了他们的白色柔道服。这座即将迎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柔道比赛的城市,早已将柔道精神融入血脉。
“柔道不仅代表着积极向上的精神,还包含尊重对手、尊重规则的内涵,这种体育品格在肇庆得到了充分体现。”两届奥运会柔道冠军、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党委书记冼东妹说。作为从四会走出的奥运冠军,她见证了这座城市与柔道运动共同成长的历程。
今年,十五运会竞技组柔道项目比赛和残特奥会盲人柔道项目比赛都将在四会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这座以柔道为荣的城市,正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四方来客。
薪火相传
科学培育后备人才
肇庆与柔道的缘分源远流长。肇庆民间自古就有尚武崇德的传统,其勇往直前、自立自强的地域特质,与柔道运动所倡导的“精力善用,自他共荣”的理念不谋而合。到了现代,肇庆更涌现了冼东妹等一批优秀柔道运动员,为中国柔道培育后备人才。
从奥运冠军的诞生到后备人才的持续涌现,肇庆在柔道项目上的成功,源自科学完善的发展体系。肇庆以四会市为核心,在60多所中小学全面推广柔道操;14所柔道特色学校建立专业训练室,并配备LED屏幕、标准柔道垫等设施;部分学校专门开设柔道课,并组建柔道队,开展针对性训练。
如今,肇庆柔道的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完善。仅今年,四会市就组织300多名体育老师参加柔道教练员培训,并让14名专业运动员出身的教师走进校园,国家一级运动员叶玉媚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看到孩子们对柔道的热爱,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肇庆籍柔道运动员登上国内外赛场。十四运会上,来自怀集的卢童娟获得柔道女子57公斤级金牌。如今,她致力于推广柔道运动,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来自广宁的青年选手刘思敏被选入广东省柔道队,并多次在全国和省级比赛中摘下奖牌。一代代肇庆柔道选手薪火相传,展现了肇庆“柔道之城”的底蕴。
赛事赋能
让柔道文化滋养城市精神
近年来,肇庆承办了2019年全国柔道锦标赛、2019年全国柔道大师赛、2024年全国柔道积分赛、“奔跑吧·少年”广东省青少年柔道锦标赛等一系列高规格的柔道赛事。
这些赛事不仅让市民近距离感受柔道运动的魅力,更让柔道文化超越竞技本身,成为滋养城市精神的养分。从专业选手赛前的鞠躬礼仪,到校园里“没有第二就没有第一”的互助训练,柔道运动所蕴含的尊重、友谊、热爱等精神,为肇庆的精神文明建设增添活力。
柔道业余爱好者丘鹏常带着女儿去社区里的柔道馆训练。他告诉记者:“肇庆人对柔道的热情是刻在骨子里的,从奥运冠军到普通市民,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这项运动。”
柔道为媒
擦亮“大湾区运动之城”名片
借助十五运会东风,肇庆正加速“柔道之城”建设步伐。四会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完成了无障碍设施、信息化系统等改造,达到国际赛事标准;肇庆还启动“选星计划”,通过微信小程序接受社会推荐与自荐,打通基层人才输送渠道。
肇庆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柔道为特色,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举办为契机,全面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让肇庆真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之城’。”
从奥运冠军冼东妹的辉煌成就,到校园里孩子们的柔道操;从专业选手的赛场拼搏,到普通市民的日常训练,柔道已经成为肇庆最鲜明的体育印记。在这里,柔道不仅是竞技体育,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城市精神。肇庆,这座“柔道之城”,正以柔道为媒,向全国展示着“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之城”的独特魅力。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刘浩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