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50升油箱加67.96升汽油”的词条曾冲上热搜,引起网友的广泛讨论和猜测。如今,车主以及大家的疑惑终于可以解开了……
2025 年 8 月 28 日,成都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则通报,为这起"加油悬疑剧" 画上了阶段性句号。
![]()
8 月 9 日上午,杨先生驾驶着他的吉利星瑞来到中石油锦华天山站加油。当油枪跳停时,加油机显示屏上的数字让他难以置信:67.96 升,500.18 元。
这个数字比他平时加满一箱油的费用高出近 200 元,更离谱的是,他的车油箱标称容量只有 50 升,当时油表灯都没亮,意味着油箱里还有剩余燃油。
![]()
"这相当于往 500 毫升的矿泉水瓶里硬灌 680 毫升水,根本违背物理常识。" 杨先生当场提出质疑。但加油站工作人员始终坚称 "设备定期检定,数据绝对可靠",暗示加油站不可能有问题,反而可能是车主对自己的车辆不了解。
从上午 10 点僵持到下午三四点,杨先生最终只能无奈付款离场,但他保存了所有拍照及发票证据,决心讨个说法。
更让杨先生不满的是,当他报警求助时,得到的答复是 "经济纠纷不属管辖范围",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后也迟迟没有回音。
![]()
直到 8 月 12 日,一位加油站负责人以个人名义退还 200 元,却始终没给出一个合理的,正式的解释,更没有企业层面的道歉。这种 "私下了结" 的态度,反而加重了公众疑虑。
事件在媒体关注下发酵,监管部门迅速介入。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邀请了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围绕 "机、人、车、费" 四个维度展开全面调查。
![]()
经过近20天的辛苦调查,成都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今日发布《情况通报》。通报明确认定:中石油高新天山加油站因设备数据传输故障,导致重复计费,车主杨先生被多收的 200 元属实。
调查团队首先排除了车辆问题。在公证人员见证下,他们对涉事吉利星瑞进行三次 "清空再加满" 实验,结果显示油箱实际容量与 50 升标称基本一致。按照行业规范,汽车油箱的安全余量通常为标称容量的 5%-10%,最多能容纳约 55 升燃油,绝不可能装下 67 升。
![]()
同时,针对加油机也进行了详细检测。专业人员检查发现,涉事加油机的计控主板、编码器、流量计等关键部件铅封完好,处于 2025 年 6 月 5 日检定后的有效期内,未发现人为篡改痕迹。
并且,通过进一步调取数据,涉事06 加油枪自2025年6月5日检定以来,加油记录共2863笔,仅有涉事交易这一笔数据传输出现异常。
![]()
最终真相水落石出:加油机软硬件及信息交互故障,导致上一笔交易的 27.18 升(200 元)被错误叠加到杨先生的加油量中,实际加油量应为 40.78 升。
嗯,这场 "数字魔术" 的背后,是技术故障而非人为作弊。
![]()
事件虽由技术故障引发,却暴露出多重问题。加油站初期 "只认数据不认常识" 的僵硬态度,将 "机器权威" 凌驾于消费者合理质疑之上,加剧了信任危机。
直到 8 月 28 日,中石油四川分公司才发布致歉声明,承诺全面排查设备、优化服务响应机制。
![]()
这起事件也为整个行业敲响警钟。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2023 年以来全国查处加油机计量作弊案件超 1200 件,涉案金额达 20 多亿元。
虽然本次事件排除人为作弊,但企业仍需建立更完善的争议处理机制,而不是凭一句“我们的设备定期检查”,就把消费者所有的怀疑都拒之门外,甚至倒扣到消费者自己头上,让消费者找自己的原因。
![]()
杨先生那句 "不是钱的问题,是道理的问题" 是消费者的最朴素诉求。我该交的钱,一分钱都不会少,但不该我交的钱,你多要一分也不行。在数字化时代,加油机上跳动的不仅是数字,更是消费信任的脉搏。
其实这件事和前几天某团查退款订单的事儿差不多,平台糊里糊涂地黑掉消费者的钱,这本身就是一种偷窃。问题可以有,但出了问题还店大欺客、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那就是态度问题了。
![]()
2863分之1,这个概率确实不大,杨先生赶巧了。现在调查结果出来了,您还满意吗?
敬请点赞、转发、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