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南华寺旁边长大的。
父亲的一位同学是寺里的园丁,会带着我从侧门(即staff优才通道)钻进寺庙——这种门票自由,我用佛缘去定义它是否会更好?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南华寺,因六祖而灵。
六祖慧能,少不识字,因为在大街上听到人念《金刚经》而皈依佛门,因为长得太像吗喽而被五祖弘忍称为“獦獠”(笑死)。然后惠能对曰:
“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是的,大家都是知识分子,我普通话说得不好,但有何差别?
当五祖要传衣钵时,惠能对出了世界名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后来的就是那种经典剧情,五祖说,汝须速去,恐人害汝!六祖赶紧着草,躲着大师兄神秀的追杀,一路南下。彼时,比他年幼40岁的张九龄,我的另一位老乡,写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张曲江,尚未开凿梅关古道,六祖也管不了这么多,终究到了曹溪,南宗一派,自此开枝散叶。
倒后镜地看,南宗讲顿悟,这当然比北宗的渐悟吃香。这就跟后世的王阳明一样(最新一集《忽左忽右》讲王阳明称为小知识分子的普世性,真的太好了),这从本质上极大地拉低了修行的门槛,本身六祖就是樵夫、吗喽出身,众生即平等,你干嘛跟我讲辈分、先来后到呢。所以后来六祖又有“不是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的金句。以前我总把王阳明的心学跟六祖混淆,但你说王阳明没在《六祖坛经》里面得到灵感,我跟你姓。
六祖圆寂后,真身不灭,弟子们以木乃伊的技术把它封存,并在外面加了很多油漆涂料,然后就这么经历了1500年。我对此半信半疑,尤其是父亲从小就跟我描述过,十年特殊时期,年轻人们逼着南华寺和尚还俗(是的,全国各地,跟最近你在少林寺故事里听到的一样),然后把六祖真身拿出来蹂躏,说里头的是猪骨头而非人骨头,全部毁之一炬。我跟他说,后来还有一位佛源老和尚偷偷冒死藏起来了,并有时任广东最高长官督促修复等,他也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不管真身真假如何,就像华沙之心——肖邦的心脏,这是我心尚未崩坏的地方。
南华寺除了真身,也有很多不起眼的宝藏。比如在大雄宝殿后面,在塔的边上,还有一个万历年间的捐田买财碑,记录了明代万历年间,信众出资众筹的善举。碑文至今清晰可见,但基本上没有游客会驻足。游客更喜欢的,是在后山的九龙泉。张颂文也介绍过,游客会用硬币扔九龙泉眼,中了就发大财之类的。记忆里,那是一片竹林,还有不少素质低劣的游客在上面刻了很多字,还有人在上面量身高刻字(……这竹子不会长吗?),但如今已全部砍倒,变成了更平整的广场。
当然也有不变的地方,比如南华寺的免费斋饭。自记事以来,在中午,都能吃到寺里的免费罗汉斋,有时候是炒面,有时候是豆腐,各种我不爱吃的蔬菜。过往,每年的大年初一,我都会和全家人去南华寺祈福,中午必定要吃一碗斋饭。这一天,也带樱嫂和女儿吃了这里的斋饭,倒也没有任何特别的意思。禅宗圣地,不过是我的童年游乐场,各种乡野传说,终究是这样,声光电影,一丝不挂。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