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高考报考已经落下帷幕,但分数线的出炉依然是高校热度的首要“风向标”,上海外国语大学2025年的投档分数线依然是沪上高校前十,持续为上海这个中国第一大贸易港口持续输送复合型外语人才,也让我们看到了时代变迁下“新”语言类人才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
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当下,有人曾质疑语言类人才是否会被机器取代。但上海外国语大学给出了有力的回应。该校的“杀手锏”——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独具竞争力。事实上,上外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已开始,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如今已形成了一套成熟且完善的经验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的当下,既精通外语又深谙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市场竞相追逐的对象。上外作为顶尖语言类高校,“外语+金融”复合型人才在其中的优势不言而喻。而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具备无可比拟的区域优势。众多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外资银行、顶尖金融机构,都将上外视为人才储备的首选基地,每年定期在校举办实习和招聘活动。
当然,上外自身强大的学科优势是基础。在语言学科方面,上外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列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并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获评最高评级A+(并列全国第一)。学校拥有英语、俄语、阿拉伯语(培育)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开设54种授课语种,构建起极为多元的语言学习环境,为学生掌握多门外语提供了坚实保障。在金融学科领域,国际金融贸易学院作为该模式的主要实施学院,同样成果斐然。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硕士点,下设国际贸易学、金融学和统计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还设有金融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和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其金融专业硕士项目在2018年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中位列全国同批参评的60所高校第一名。学院现有金融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会计学(英语)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自然语言处理与金融大数据)四个本科专业。
从就业数据来看,上外全方位培养成效显著。在2024届毕业生中,国际金融贸易学院的整体就业率高达98.3%,其中金融学专业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就业率更是达到100%,毕业生活跃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各类金融证券机构、大型国际制造业企业等,部分毕业生还进入国家和省市政府机关以及新闻广电、科研教育机构、各国驻华使领馆等单位,真正实现了“就业率高、签约率高、起薪高、就业满意率高”。
![]()
全球化背景下,拥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代就业市场的“硬通货”。上海外国语大学敏锐洞察这一趋势,通过“多语种+”办学战略,将语言能力与多学科知识深度融合,培育出大量能够在跨文化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战略沟通者”。正因如此,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能够一直保持坚挺。也让我们看到语言类学子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