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一口棺材值两个亿吗?不是镶金嵌玉的那种,就是纯木头做的。南宋右丞相史嵩之躺的那口1500斤金丝楠木棺材,专家按现代金丝楠木价格估算能值2亿。
这木头凭啥这么奢侈?更奇怪的是,既然值钱程度比肩黄金,咋没见人排着队种它发财呢?
把金丝楠木剖开,阳光一照,木头里真能透出一道道流动的金丝,像把夕阳封存在了木头里。古人叫它“移步换影”,你换个角度看,金光也跟着流动变幻,美得让人挪不动道。但这漂亮只是它最不起眼的优点。
皇家认准它,是因为它结实得离谱,有人甚至形容它埋地里能扛千年不腐,虫子见了躲着走,因为它自带一股清雅的楠木香,虫子闻了都绕道。还有人说冬天摸它不冰手,夏天碰它不发烫,做家具还不容易变形开裂。
皇宫大殿、皇帝宝座、甚至藏经书的柜子,非它不可。从明清两朝起,它才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帝木”,老百姓敢随便用?那是要掉脑袋的大罪!
这么牛的木头,咋就混成了“稀罕物”?
一个字:慢!金丝楠木的长个儿速度,能急死人。一棵小苗苗,吭哧吭哧长上五六十年,树干还赶不上老水桶粗。
想让它长出值钱的金丝芯材?您得耐着性子再等至少50年。等它真正成材,够格去做栋梁、打家具?不好意思,没个一百年往上,门儿都没有。
古代采办金丝楠木的官吏深入四川、贵州、湖北的深山老林,专找那些长了三五百年的老树。砍一棵,就少一棵。到了明朝中期,好料子基本被皇家搜刮光了,金丝楠木变得比黄金还稀罕。
史料记载,清朝时十两黄金才换得了一两金丝楠木。如今更是金贵,贵州曾发现一棵千年“楠木王”,专家瞅一眼,保守估价2.5个亿!
后来这树遭了雷劈起火,烧剩下的11米树干被人花近1800万买走了。市面上传金丝楠木罗汉床标价上亿,说它是“木中黄金”。
既然天价摆在那儿,咋没人撸起袖子大面积种它发家致富?这事儿,想得美,做起来全是雷!第一道坎儿就是祖宗种树,重孙子都未必能用上。想象一下你今天兴冲冲种下一棵小金丝楠木苗,满怀期待。
过了五十年,你颤巍巍拄着拐棍去瞅它,嚯,才比老水桶粗点儿!最有价值的芯材,刚有点影子。真正成材?那得等你重孙子那辈人了。这哪是种树,简直是给家族立了个跨世纪工程!
投入的钱和时间像丢进了无底洞,几十年光景看不见一点回头钱,商业种植?纯粹是跟自己较劲。
第二道坎儿是这树太难伺候!金丝楠木可不是给块地就能活的糙汉子。它娇气得很,就认准了四川、贵州、云南、湖北那一小块地方,还得是海拔1000到1500米高的深山沟里。喜欢阴湿,最爱待在山谷、河边。
土壤也挑,得是土层厚实、排水顺溜的中性或微酸性地。阳光、温度、湿度稍微不对付,它就蔫给你看。想大规模人工种?技术难度大得像登天,投入的钱更是海了去了,普通种植户根本玩不转。
第三道坎儿是金丝长啥样,全看老天爷心情, 你以为种出大树就能见着金丝?那可不一定。木头里的“金丝”其实是树油结的晶,阳光一照才反金光。
这金丝长得好不好看,是龙鳞纹还是山水纹,全凭运气。有时候几十棵老树里才挑出一块好料,剩下的只能当柴火价卖。赌性这么大,谁敢押上一辈子?
第四道坎儿就是法律红线碰不得!金丝楠木早就被国家盯上了,戴上“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帽子。这意味着啥?就算这棵树是你爷爷的爷爷亲手种在你家院子里的,你想砍?想卖?得打报告!必须得层层上报,拿到林业部门盖了红章的批文才行,手续繁杂得像通关打怪。
四川就有网友吐槽,就算是自家种的楠木好不容易长大点,林业部门也可能直接挂个牌:保护树木,禁止乱砍! 你辛辛苦苦守候几十年,最后可能连片木头都动不了,谁还敢冒险?
顺带提一嘴史丞相那“金头”八卦,村里老辈人说史嵩之被人砍了头,下葬时安了个金脑袋。结果2011年考古队开棺一看,它的头骨完好无损躺在金丝楠木棺材里,眼框上的肉都没烂透,压根没金头啥事。
传说终究是传说,但棺材倒是真货,埋地下800年没烂没裂,金丝楠木的能耐,不服不行。
别看金丝楠木贵得能换楼换车,背后是几百年的生长等待、苛刻的生存条件、赌命般的品相,外加严格的法律紧箍咒。古人砍得太狠,让它成了濒危的“活化石”。
这些知道为啥没什么人种植金丝楠木发财致富了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