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末,少林寺门口突然排起了长龙。
停车场挂出“车位已满”的牌子,游客挤得水泄不通,山门前香火缭绕,却没有再见到“扫码捐功德”的身影。
这才是佛门该有的样子。
要知道,前任方丈释永信因问题被查,外界一度以为少林寺会陷入混乱。
没想到,仅仅三天,新任方丈释印乐就走马上任,还带来了久违的清净气息。
寺庙变化之快,连常年香客都直呼意外。
01
释印乐的经历,让人看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向。1982年剃度出家,4年后考入中国佛学院,并拿到硕士学位。
此后,他还远赴斯里兰卡求学深造,眼界和学养都不一般。
2003年,他被委任主持洛阳白马寺,两年后正式升任方丈,结束了那座古刹长达八年的“空缺期”。
在近20年的治理里,白马寺呈现出了一个清修道场该有的模样。
他要求僧众必须参与耕种,亲自下地种菜,寺里粮食蔬菜大多自给自足。
劳动,在他看来,就是修行的一部分。
正因如此,白马寺的僧人过得很朴素,生活不奢靡,更像真正的苦行僧。
02
释印乐的态度也鲜明:坚决反对过度商业化。
他明确表示过,白马寺从未申请任何商标,以后也没有打算。
寺院内没有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店,更看不到高价香火。
有的只是简单的素饼、必需的香烛,而且价格公道,香客也买得安心。
相比之下,释永信的理念就完全不同了。
他曾经提出“商业是术,禅修是道”,认为借助商业手段能放大佛法的影响力。
于是,少林寺注册了多达795个商标,开出18家关联公司,形成“门票+演出+文创”的庞大商业版图,年营收超过10亿。
寺内功德箱随处可见,甚至二维码扫到手软。
高至1988元的VIP香火套餐,也让无数信众无奈摇头。
03
这一次换人,差距立刻显现。
释印乐上任后,寺庙里动辄上千元的香火项目全部撤掉,取而代之的是免费的自助取香处。
游客们排起长队,不用掏高价钱,就能诚心点香。
在过去,不少香客曾抱怨,寺院门口和大殿前都有武僧举着二维码,说是“随喜”,但最低也得100元。
要是想少捐,还会被暗讽“心不诚”。
如今,这些乱象一扫而空,寺庙恢复了该有的清净。
就连方丈室也被铁皮围挡严实封住,牌匾拆除,彻底和过去的形象告别。
铜臭味淡了,青烟升腾的香火,反倒显得更真切。
香客少掏钱,佛门更安稳,香火更旺盛。
04
释印乐的个人形象,也给人留下不同印象。
记者偶然在寺院遇见他时,他身着简朴黄袍,面容清瘦,眼神平和。
没有架子,见到香客就笑着点头致意,整个人透着一股淡然。
他并不刻意出现在公众面前,却通过行动让大家看到“新气象”。
停车场依旧爆满,但寺内只有经声和木鱼声回荡。
当方丈不再是景点,信仰才能回到信仰本身。
这种低调,不是退缩,而是智慧。
过去“豪车袈裟”的对比太过刺眼,如今“黄袍布鞋”的形象,让人觉得少林寺终于找回了根。
短短两天,少林寺就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没有二维码的功德箱,只有免费的香火;没有商贩的喧嚣,只有青烟与诵经声。
释印乐住持并没有喊口号,而是用最简单的方式,重建了大家对少林寺的信任。
外界如何评价并不重要,真正的寺庙,终归要回到清净和修行。
信仰不是“套餐”,香火不该有价。
当铜臭味褪去,留下的才是佛门真正的庄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