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俾路支石油博弈:大国角力下的资源争夺与地缘政治

0
分享至

2025年3月,俾路支解放军(BLA)发动的火车劫持事件震惊世界——你能想象吗?一群分裂武装居然敢在巴基斯坦腹地劫持整列油罐车,造成23人死亡、57人受伤的惨剧!这起事件不仅让俾路支省的安全局势瞬间升级,更成了美国南亚政策大转向的导火索。



就在大家以为这只是巴基斯坦内政时,美国国务院突然在8月11日宣布将BLA列为"外国恐怖组织",又是冻结资产又是限制交易,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别急着给美国的"反恐义举"鼓掌,这里面的水可深着呢——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美国为了推进和巴基斯坦的能源合作,扫清障碍罢了!

要说美国对BLA的态度,那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看中了BLA在俾路支省的势力,把它当成刺探塔利班情报、牵制伊朗的"香饽饽"。那时候BLA搞点小动作,美国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暗地里通过第三方给点支持——毕竟能让巴基斯坦和伊朗头疼的,就是美国乐见的。

可2021年美军一从阿富汗撤军,BLA的"利用价值"就直线下降。特别是2025年国际油价冲破120美元/桶,巴基斯坦的经济状况简直是雪上加霜:外汇储备只够买3周的进口货,国内石油产量连需求的10%都满足不了,能源支出占GDP的7.2%。这时候美国突然发现,俾路支省的页岩油资源简直是块肥肉!



7月30日,美巴火速签署《能源安全伙伴关系协议》,雪佛龙、埃克森美孚这些巨头立马冲了进来。有意思的是,协议选址就在瓜达尔港附近——这不就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核心区域吗?明摆着是要抢地盘啊!BLA这下可成了绊脚石,三天两头炸个管道、袭个工地,美国能忍?所以啊,给BLA扣上"恐怖组织"的帽子,不过是迟早的事。

美国这步棋走得可真够精的!表面上是帮巴基斯坦反恐,实际上是把战略优先级从地缘博弈转到了资源控制上。巴基斯坦作为全球第五大石油进口国,2023-2024财年光买油气就花了16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1%。

美国看准了这个机会,拿着页岩油技术当诱饵——什么水平井钻井周期缩短到22天,压裂液回收率超80%,开采成本控制在40-50美元/桶。条件呢?自然是要巴基斯坦把俾路支省的石油开发主导权交出来,顺便把关税从29%降到19%。



美国的小算盘其实很简单1:抢资源把俾路支省页岩油牢牢抓在手里,削弱中国在中巴经济走廊的影响力(中方已经投了600多亿美元呢)。2:敲竹杠对印度加征关税,从25%涨到50%,谁让它非要买俄罗斯石油呢?同时跟巴基斯坦合作搞个"能源价格洼地",让印度眼馋。3:绑军事把反恐和能源合作绑在一起,打着保护美国企业的名义,顺便强化美巴军事同盟——你看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两个月内两度访美,这关系不就上去了?最妙的是,美国7月3日刚制裁完伊朗石油走私网络,转头就跟巴基斯坦签石油协议,这不就是想把伊朗的低价油"洗白"了再卖吗?说白了,什么反恐都是幌子,抢资源、控市场才是真!

要说俾路支省有多少石油?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根据巴基斯坦石油部门2022年报告,全国剩余可开采石油储量才2.49亿桶,俾路支省只占184万桶,还不到全国总量的1%!。按巴基斯坦每天55.6万桶的消费量算,这点油也就够烧115天。



更搞笑的是,2023年巴基斯坦拿出18块油田全球招标,结果15个区块没人要!。为啥?开采成本太高了!页岩油埋在地下3000-5000米,要搞水平井压裂,成本是中东常规原油的3-5倍。巴基斯坦自己之前打了6口探井,结果全废了,技术根本跟不上。说白了,

俾路支省的石油就是个幌子,把"没勘探的地"说成"能开发的矿",不过是想把它当成地缘博弈的筹码。当地质数据和市场现实都说"没价值"时,协议的核心早就从"挖石油"变成了"抢地盘"。

美巴这协议,说白了就是一场交易。美国拿技术、资金和关税减免当诱饵,巴基斯坦就拿资源主权和地理位置来换,谁让它经济危机这么严重呢?

美国的条件可一点不含糊:

说要转让30%开采技术,培养5000个本土工程师,还让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给15亿美元低息贷款(利率2.5%);把巴基斯坦商品关税从29%降到19%,比印度的25%还低;项目地点选在瓜达尔港附近,离中巴共建港口才200公里,还要求用美国开采技术标准,摆明了是想把中国企业挤出去。



巴基斯坦也是没办法。2025年外汇储备只够付3个月进口,能源支出占GDP的7.2%,85%的石油都靠进口。协议签之前一周,巴基斯坦还特意让美国海军来北印度洋搞联合军演,甚至派出中国2009年给的F-22P护卫舰充场面,这不就是想在中美之间找平衡吗?

美国真正想要的,其实是瓜达尔港的控制权、南亚能源格局的主导权,还有印太战略在中亚-南亚的支点地位。这点石油?不过是块敲门砖罢了!

你可能会问,俾路支省没石油,美国图啥?秘密就在于它挨着伊朗——全球第四大石油储备国啊!而且伊朗因为美国制裁,原油价格比国际油价低30%,这就催生了一个年规模超10亿美元的走私市场。每天差不多有600万升伊朗原油从俾路支省"洗白"后卖掉,形成了一条从走私到洗钱再到分销的完整"黑金网络。

BLA早就盯上了这块肥肉!通过家族关系垄断走私渠道,甚至跟地方海关、警察、议员勾结,成了"打不死的小强"。巴基斯坦政府2024年报告说,虽然走私量比以前少了,但43%的地区还在分裂武装手里。



美巴合作的真实目的,就是打着"反恐"旗号抢这条走私通道!美国把BLA列为恐怖组织,再搞个美巴联合石油公司,不就名正言顺地切断分裂武装的财路了吗?然后呢?当然是自己来做这个"洗白"生意!伊朗低价油(才国际油价的70%)经瓜达尔港一转手,就能卖给印度、欧洲,甚至计划通过中国在建的瓜达尔-喀什管道卖到中亚。

这生意有多赚钱?美国第五舰队控制着波斯湾,打算把伊朗油价压到市价的40%,再一转手就能翻倍!跟沙特转卖俄罗斯石油的套路一模一样——利用制裁搞低价油,包装一下再高价卖出去,这利润想想都流口水。

为了控制这个网络,美国也是下了血本。2025年6月,财政部制裁了35个伊朗"影子银行",打击走私资金流动;还让FINCEN发指引,专门识别伊朗非法石油贸易的"红色信号"。军事上呢?搞美巴联合安全机制,帮巴基斯坦升级雷达监控,还要联合海上巡逻——说白了,就是给"洗白通道"当保镖!



印度这次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来想通过支持BLA牵制巴基斯坦,结果美国一翻脸,自己倒成了冤大头。现在的印度,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既丢了代理人,又被经济制裁打得满地找牙。

印度情报机构"研究与分析翼"(RAW)这些年没少给BLA砸钱,每月差不多120万美元,还用加密货币转账,甚至给袭击者家属发"抚恤金"。本以为能靠BLA搅乱巴基斯坦,结果美国一句话,BLA成了"恐怖组织",印度瞬间没了抓手。

特朗普政府放话了:再敢支持BLA,就把印度列入"支恐国家"黑名单,还要制裁买伊朗原油的印企。印度能怎么办?只能认怂!巴基斯坦军方趁机在俾路支省突袭BLA据点,不光缴获了印度资助的放射性钞票,还抓到了12名RAW特工。这下好了,印度想抵赖都不行!

美国这招可真够狠的!8月对印度商品分两轮加征关税,直接干到50%,覆盖了制药、电子、纺织品这些印度的命根子产业,涉及870亿美元市场。印度前贸易官员都说了,出口量可能暴跌50%,工厂倒闭潮已经从孟买蔓延到班加罗尔。更惨的是,2024年印度对美贸易逆差就有458亿美元,这下更是雪上加霜。



能源方面,印度74%的原油靠进口,其中俄罗斯石油占了35%(2025年前6个月数据)。本来想走陆路从巴基斯坦运俄油,结果美巴协议里有"排他条款",禁止巴基斯坦把美国原油卖给第三方,这条路彻底堵死了。瓜达尔港成了能源枢纽后,印度80%靠霍尔木兹海峡运的原油都被盯着,海军不得不增兵阿拉伯海,防务开支又多了一大笔。

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爆棚,社交媒体上"肢解巴基斯坦"的话题阅读量破10亿,莫迪政府偷偷拨了2.3亿美元想继续支持BLA。结果美国放狠话:再敢搞事就列"支恐国家"!印度只能乖乖收手。

外交上,印度外交部指责美国"双重标准":你看欧盟2024年跟俄罗斯贸易额675亿欧元,买了1650万吨液化天然气;美国自己也买俄核原料六氟化铀和钯。还翻出1971年美国支持巴基斯坦的老报纸截图,说美国健忘。可这些有什么用呢?



经济上,印度根本离不开俄油的低价优势——俄油到岸价比国际均价低12-15美元/桶。国有炼油企业和俄罗斯控股的纳亚拉能源还在签长期合同买俄油。战略上,印度想找沙特、阿联酋买油,把战略储备从30天增至90天,还向WTO提交7.23亿美元报复性关税预案。可这些能抵消美巴合作的影响吗?恐怕很难。、

印度现在的处境就是个死循环。想靠支持分裂势力、能源投机和大国平衡维持影响力,结果被美国摆了一道。既不敢放弃俄油怕经济崩溃,又拦不住美巴军事-能源合作,最后落得个"代理人没了、经济亏了、地缘孤立了"的下场。

说到底,这就是印度的"中等国家悖论":没足够的经济韧性和战略自主性,却总想投机取巧平衡大国关系,最后在大国博弈中被当成牺牲品。莫迪政府想恢复中国公民旅游签证、让塔塔集团跟比亚迪合作来对冲风险,可又继续掺和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这种"墙头草"行为谁会信呢?



BLA为什么能在巴基斯坦政府的清剿下活这么久?秘密就在于它有两条"命根子":

一是控制伊朗石油走私网络赚钱,二是拿印度的钱和军火。这种"双轨生存模式"让它成了打不死的小强,而美国把它列为恐怖组织,说白了就是想抢它的走私生意。

伊朗因为美国制裁,原油价格一直比国际油价低30%,这就给走私创造了好机会。俾路支省挨着伊朗,当地俾路支人和伊朗境内的俾路支人是亲戚,走私网络早就形成了。每天差不多有600万升伊朗原油从这里走私出去,年交易额超10亿美元,BLA60%的钱都来自这里。

当地220万人靠走私吃饭,从用毛驴运油到炼油加工,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更夸张的是,连巡逻队都能靠扣押走私卡车赚三个月工资的"奖金"。你说巴基斯坦政府怎么剿得完?

俾路支石油走私网络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没老大。不是BLA一家说了算,而是部落首领、地方官员、海关人员甚至省议员一起分赃。部落控制通道,官员提供保护,炼油商买油,大家都有钱赚。俾路支民族党领袖Sardar Akhtar Mengal都说了,BLA在23个地区有影响力,政府根本管不了。



美国把BLA列为恐怖组织,其实是想自己掌控走私网络。BLA挡了美国的财路,当然要被收拾。美国财政部2025年报告专门说要打击伊朗"影子银行网络",跟"反恐"一唱一和,目的就是把这块肥肉抢过来。

瓜达尔港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可不是普通的港口那么简单。它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南海岸,离霍尔木兹海峡不到400公里,紧挨着阿拉伯海关键航道,距离美印航母对峙海域才100海里。这个位置简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中东的石油从这里运到中国,比走马六甲海峡近4000公里,能避开多少风险?

中国港控公司接手后,瓜达尔港早就今非昔比了:3个多用途泊位,能停两艘5万吨级货轮,东湾快速路2022年就通车了,新国际机场2025年投入运营,跑道长3658米,形成了"港-路-空"立体交通网。自由区南北分区明确,南区搞商品展销,北区搞产业合作,沙特阿美还投了100亿美元建炼油厂,每天能处理30万桶原油,年产800万吨柴油和600万吨欧5标准汽油。现在每年能输气120亿立方米,直接帮巴基斯坦提升了清洁能源占比,中巴经济走廊贡献了巴GDP增长的37%。



中国和美国的玩法完全不一样。中国搞"建设-运营-移交"模式,43年使用权,30%运营收益反哺当地,搞"光明计划"让10万村民用上太阳能和净水,3万青年找到工作。美国呢?就想着"产量分成+技术垄断",短期捞一把就走,不管当地人的死活。

现在中国又追加16.2亿美元建海水淡化厂、液化天然气终端,港口容量翻倍,还开通了阿富汗转口贸易和数字化预约系统。这种"造血式"开发,不光让瓜达尔港成了中国在印度洋的战略支点,还把俾路支省从博弈焦点变成了经济增长极,这才是中巴经济走廊的真正价值。

美国盯上瓜达尔港,说白了就是想撬中国的墙角。它想把瓜达尔港变成石油出口枢纽,在港口周边200公里内搞页岩油田,跟中巴的喀什-瓜达尔石油管线抢生意。还要求用美国技术标准,想把中国企业挤出去。这哪是来合作的,分明是来抢地盘的!

军事上,美国打着"反恐合作"和"安全庇护"的旗号,想在瓜达尔港周边驻军。离霍尔木兹海峡才400公里,能实时监控印度等国的原油进口航线,这对控制全球能源命脉太重要了。特朗普政府把60%海军力量部署到亚太,不就是想通过巴基斯坦构建"低成本防务网络"吗?



美国的如意算盘打得噼啪响:用能源合作切断BLA走私财路,用"反恐"名义拉拢巴基斯坦制衡中国,再对印度加征关税逼它选边站,最后搞个"美-巴-印"能源三角,掌控南亚能源命脉。

可美国的计划能得逞吗?恐怕没那么容易!瓜达尔港的页岩油开发成本高得吓人,美国企业真能坚持下去?巴基斯坦敢彻底得罪中国吗?这些都是未知数。

美国介入俾路支省,短期内可能让安全局势更糟。一方面,BLA为了夺回走私财路,可能会升级对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袭击。另一方面,巴基斯坦军方清剿BLA可能激化民众不满,当地老百姓已经够苦了——药店里的进口药价比三年前涨了470%。民生问题搞不好,只会让局势更不稳定。

巴基斯坦现在想在中美之间找平衡,搞"常规能源靠中国,非常规油气靠美国"。中巴合作根基深——塔尔煤田、卡西姆港煤电占巴基斯坦能源供应的35%,2024年贸易额突破300亿美元。美国呢?就想靠页岩油技术分一杯羹,可历史教训摆在那儿——埃克森美孚以前在巴基斯坦的项目就因为没价值黄了。



但这种平衡很难维持。美国可能会逼巴基斯坦选边站,要求能源合作排他,冲击中巴关系。中国在巴能源市场份额可能从45%降到30%,人民币结算占比(现在25%)也可能被美元挤压。所以中国也在想办法——扩大军工贸易(2023年出口额15亿美元),推进FC-31战机、054AP护卫舰技术转让,还帮巴基斯坦建了1.2万个5G基站。

如果美国真能控制伊朗石油转口,俄罗斯对印度的能源影响力就会下降。美国还想搞"美-巴-印"能源三角,挑战中东供油主导权。要是巴基斯坦靠美国技术成了石油出口国,整个地区格局都可能变。

不过,中巴经济走廊的开放性也在显现。俄罗斯通过瓜达尔港向伊朗、阿富汗转运小麦和化肥,推动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一带一路"。中国或许可以探索"中美巴三方合作",在页岩油设备供应、炼化技术升级上跟美国企业竞合,同时深化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的能源通道共享。



说到底,大国博弈的核心是利益分配,不是意识形态对抗。巴基斯坦的选择很关键——既要保住中巴经济走廊(贡献GDP增长37%),又想从美国那里拿技术和资金。未来的关键,是能不能搞出一个包容中美俄等多方利益的能源治理框架,而不是搞零和博弈。

油路控制权的争夺已经成了重塑南亚、中东地缘格局的关键。美国想复制高加索模式扩大军事存在,中国想巩固产业命脉,俄罗斯想借瓜达尔港拓展战略纵深。多方力量碰撞,既带来不确定性,也可能孕育更紧密的合作机遇。这场博弈的结局会怎样?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最新进展:杨景媛没去香港,她目前处境曝光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最新进展:杨景媛没去香港,她目前处境曝光

平老师666
2025-09-18 12:48:37
马克龙夫人向法院提交证据证明自己是女性

马克龙夫人向法院提交证据证明自己是女性

极目新闻
2025-09-19 17:00:38
拉夫罗夫:俄愿意有条件妥协

拉夫罗夫:俄愿意有条件妥协

参考消息
2025-09-19 17:40:05
“打榜大哥”性侵户外女主播,事后为防止报警还扣留其身份证、销毁贴身衣物!4年前就因强奸罪入狱

“打榜大哥”性侵户外女主播,事后为防止报警还扣留其身份证、销毁贴身衣物!4年前就因强奸罪入狱

极目新闻
2025-09-19 17:46:39
电影《731》中所有日本角色均由日籍演员饰演,导演:我不愿让中国人扮演日本人

电影《731》中所有日本角色均由日籍演员饰演,导演:我不愿让中国人扮演日本人

观威海
2025-09-19 09:25:05
莫斯科时报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因制裁决定离开俄罗斯。

莫斯科时报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因制裁决定离开俄罗斯。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9-19 20:05:00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突发心梗去世,年仅40岁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突发心梗去世,年仅40岁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9-19 12:35:44
温州一学校被曝家委收取每人1000元班费,教育局:若属实会叫停

温州一学校被曝家委收取每人1000元班费,教育局:若属实会叫停

现代快报
2025-09-19 19:05:19
翟欣欣一审获刑12年:4段婚姻敛财3000万,再也不能用美貌骗婚了

翟欣欣一审获刑12年:4段婚姻敛财3000万,再也不能用美貌骗婚了

汉史趣闻
2025-09-19 14:32:28
是个人选择还是另有隐情?35岁男子回乡“崖下洞居”惹争议!|封面深镜

是个人选择还是另有隐情?35岁男子回乡“崖下洞居”惹争议!|封面深镜

封面新闻
2025-09-19 00:16:16
最新出庭!刺杀医保巨头CEO枪手再出神图,网友:理解了古希腊的高颜值无罪…

最新出庭!刺杀医保巨头CEO枪手再出神图,网友:理解了古希腊的高颜值无罪…

脊梁in上海
2025-09-18 19:07:50
男子25万盖的新房“成全村笑话”,混凝土竟能徒手掰碎!施工方:没问题!

男子25万盖的新房“成全村笑话”,混凝土竟能徒手掰碎!施工方:没问题!

极目新闻
2025-09-19 21:07:01
媒体报道了就业数据后,网友们通过分析得出了三个结论

媒体报道了就业数据后,网友们通过分析得出了三个结论

清晖有墨
2025-09-19 09:38:19
如何判断一个人真有钱还是装的?网友:广东人很难看出来吧

如何判断一个人真有钱还是装的?网友:广东人很难看出来吧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8-22 00:10:05
乌军内外联动打出组合拳,拉夫罗夫称俄方愿就解决冲突做出妥协

乌军内外联动打出组合拳,拉夫罗夫称俄方愿就解决冲突做出妥协

史政先锋
2025-09-19 18:38:50
发朋友圈评局长免职被行拘4天,男子提起行政复议请求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律师:不构成诽谤

发朋友圈评局长免职被行拘4天,男子提起行政复议请求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律师:不构成诽谤

极目新闻
2025-09-19 18:24:12
iPhone 18 Pro Max突然曝光,比 iPhone 17 更重磅!

iPhone 18 Pro Max突然曝光,比 iPhone 17 更重磅!

科技堡垒
2025-09-19 11:12:47
台湾省被日本殖民有多深?民进党高官卓荣泰仍佩戴“日据时期”徽章

台湾省被日本殖民有多深?民进党高官卓荣泰仍佩戴“日据时期”徽章

不掉线电波
2025-09-19 19:40:49
“最美警花”张津瑜后续:贤妻人母已生娃,郎才女貌过日子

“最美警花”张津瑜后续:贤妻人母已生娃,郎才女貌过日子

洞见青年
2025-09-19 18:36:52
雷军突然发文!网友爆了

雷军突然发文!网友爆了

极目新闻
2025-09-19 14:00:05
2025-09-19 22:43:00
大国观察眼
大国观察眼
清晰角度看明白国家之间的纷争
4917文章数 1407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头条要闻

女教师在闺蜜群聊"八卦"被认定诽谤遭行拘 当事人发声

头条要闻

女教师在闺蜜群聊"八卦"被认定诽谤遭行拘 当事人发声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本地
亲子
房产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教辅之困——一个教书人的自语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亲子要闻

怀孕还不到100斤!方媛的惊人孕期状态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