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3日,上海滩的形势已紧张到极点,一颗火星就能引爆战争的那种,在这敏感的节骨眼上,日本人突然向上海市长俞鸿钧提出抗议,说中国保安队抓扣了两名日本军人,而且还给揍得面目全非,这是拿豆包不当干粮喔?俞市长急忙打电话一问,还真有这么个事!
![]()
(上海保安总团)
捉鬼的单位,是上海保安总团第二团第2大队的重机枪中队,这样的编制,一看就不是普通的保安队吧?营级单位配备重机枪连,标准的野战部队水平!该中队驻于闸北的中兴路某地,是区防御要点。
前一天的晚上,哨兵发现两个鬼鬼祟祟的家伙,在中队部门口晃悠,一边假得不能再假的闲逛,一边拿着小本本记着什么,甚是可疑,于是哨兵报告了中队长杨俊,得到的命令是将它们当场拿下。
逮到房间里一搜身,确认是日本探子无疑,一个是少尉一个是军曹,本子上记着保安总团各部的人员装备和门牌号,杨队长下令把它们关进小黑屋,然后打电话请示上级去了,就这工夫出了麻烦。
保安队员们听说抓了日本间谍,纷纷进屋看热闹,顺便轮流问候,你一拳我一脚地,可不就打成了猪头嘛,后来总团部说放人,以免生出事端,可这俩货回到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时,已然惨不忍睹了。
派出的间谍被对方当场抓获,证据也非常确凿,够丢脸的了,可日本人硬是这么不要脸,还是向上海市府和保安总团,提出了“强烈抗议”,保安总团长吉章简闻讯,立即给全体军官下达了四条紧急命令:
![]()
(正规军)
一、最特殊的保安部队
民国时期的保安队和保安团,属于地方保安和军事机构,根据1928年出台的《保安队组织暂行条例》规定,各省的保安处和保安团“归军事委员会统辖,受各省政府之节制”,而上海保安总团的组建,情况却最是特殊!
上海的警备和防务,一直由“淞沪警备司令部”负责,原本是辖有正规军的,比如淞沪抗战爆发前,驻防上海的即是第十九路军的一个师,1932年初打起来后,第十九路军和增援的第5军官兵,揍得日军三易主帅。
可惜南京当局的抗日决心并不坚定,淞沪抗战打了个虎头蛇尾,最终在西方列强的调停下,达成了一个屈辱的《淞沪停战协定》,其中有两个关键条目:上海必须划为“非军事区”、不得驻扎正规军,主打一个窝囊。
![]()
(粤军戴戟曾兼淞沪警备司令)
然而光靠警察的力量,难以维持大上海的治安以及监视驻沪日军,因此在1932年5月初,酝酿成立了“上海保安处”以及下辖的保安队,并且临时调来了北平警保大队,作为上海保安队的最初班底。
日军撤兵以后,上海保安队逐步接收了闸北、江湾、吴淞等地区,颇感兵力不足,可又不能调用正规军,时任上海市长吴铁城于是建议,将宪兵第六团改头换面,纳入上海保安队的序列,并得到批准。
当时的宪兵部队,官兵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素质和战力丝毫不弱于野战精锐,宪兵六团和北平警保队完成合编后,组建了上海保安队的第一团和第二团,虽然穿着保安队的服装,这支武装的老底子,却是一点不弱!
![]()
(日本海军陆战队)
为区别于正规军,两个保安团不设营、连、排等建制,而是每团下辖三个大队、每大队下辖三个中队,每中队辖三个分队;各团部还直辖特务中队、机关炮中队和迫击炮中队,换汤不换药,完全是野战部队的配置。
1936年形势趋紧,上海保安队改称“上海保安总团”,开始向战时编制调整,时任总团长为黄埔二期的吉章简(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交警总局长),期间不断增加人员和装备,规模和战力已然超过了两个精锐步兵团!
史料记载至1936年底,上海保安总团部及所属的两个团,总兵力已达5058人,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时,总兵力更是增加到5916人,在张治中第九集团军正式进军上海之前,成为监视和钳制驻沪日军的主要力量!
“七七事变”爆发以后,华北已然大大,上海滩形势风雨飘摇,吉章简倾奉南京命令,开始调整部署和修筑工事,日本人的鼻子挺尖,很快就嗅出了特别的气味,侦骑四出,这才有了开篇的事件。
![]()
(保安总团长吉章简)
二、坚守吴淞死战不退
吉总团长清楚,上海之战已不可避免,中兴路事件发生后下达命令:第1、所有军官家眷即刻离沪,返回原籍;第2、所有保安团官兵,一律不得擅离驻地;第3、各部抓紧进行实弹训练,尤其是加强巷战训练。
第4条就比较悲壮了,要求所有军官写好遗嘱,做随时开战随时牺牲之准备,总之就是枕戈待旦!两天以后,为加强上海保安总团的实力,张治中特别命令装备精良的独立第20旅,身穿保安队服装,秘密进抵虹桥机场布防。
鬼子又嗅出不对了,8月9日这天傍晚,日军一名中尉一名士兵,驾着摩托车企图强闯机场进行侦察,然而独20旅可没有保安队的好脾气,喝令无效后,当场开枪射杀了两个鬼子,这就是著名的“大山事件”,淞沪会战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
1937年8月11日,张治中司令部进抵苏州,淞沪大战一触即发,为实现统一指挥,淞沪警备司令部和上海保安总团,奉命纳入第九集团军作战序列,其中保安总团的的两个团,分别划归第87师、第88师指挥。
次日天明时分,上海居民一觉醒来,发现街面上布满全副武装的德械师官兵,当真是又惊又喜,而配合正规军作战的保安总团和警察总队,也是情绪高昂,其中第二团沿宝山至江湾一线布防,配合88师确保上海北站。
第一团在大场和庙行一带展开,配合87师巩固杨树浦阵地,同时以一个大队进驻吴淞炮台,以阻遏日寇的援兵登陆,1937年8月13日下午3时许,第88师先头营与日军猝然遭遇,打响了淞沪会战的第一枪!
![]()
攻击日本海军陆战队的作战,张治中主要使用了正规军,而保安总团经受的真正考验,始自8月22日上午,日本陆军第3师团终于到达上海,随即在火力支援下强行登陆,吴淞炮台自然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战斗是异常残酷的,吴淞炮台遭到日军舰炮、飞机和陆军重炮的轮番轰炸,保安总团第一团驻吴淞的官兵,虽然是第一次跟日军精锐对阵,但表现得非常顽强,硬是顶住了鬼子第3师团几次大队级的进攻,歼寇如麻。
第3师团长藤田进中将,眼看炮台前面趴满死鬼,吴淞阵地却岿然不动,于是大骂负责主攻的第6联队长仓永辰治大佐,什么八嘎死啦死啦的,总之意思就是你丫太废物,一个野战联队进攻一群保安团,还拿不下来?
仓永辰治大佐被骂的灰头土脸,大约切腹的心都有了,于是决定亲自上阵,挥舞着战刀冲出联队指挥所,率领日军再次发起疯狂的冲锋!
![]()
(装备水平一般)
三、首开毙杀日军大佐之纪录
日军的昭五式军服,将佐的颜色和标识挺显眼的,保安第一团驻吴淞的大队,当然也编有重机枪中队,有个射手眼尖,发现在进攻的日军当中,有个级别不低的老鬼子,举着战刀舞舞扎扎的,肯定是个大官。
锁定、瞄准、射击,一梭子7.92毫米子弹就飞了过去,仓永辰治身中数弹当场毙命,成为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第一个在战场上被毙杀的日军大佐,也是上海保安总团在淞沪会战中,击毙的军阶最高的鬼子。
日本人登时就疯了,又调来第43联队投入攻击,驻守吴淞的保安团伤亡越来越大,几乎要顶不住了,幸亏第61师和独立第20旅先后赶到,这才稳住了阵脚,然而随着日军增援部队不断抵沪,吴淞形势愈发危急!
![]()
战至9月3日上午11时,吴淞阵地已遭敌三面包围,守军不得不突围后撤,保安总团第一团损失特别惨重,其中驻守吴淞炮台的部队,只突出来“本部辎重分队50余人、担架队40余人、手枪分队数十人而已”。
保安总团其后继续在江湾、杨浦等地抗敌,激战旬月有余,而日寇第十军在金山卫登陆以后,淞沪会战失败已成定局,11月8日深夜,保安总团又接到了新的命令:在真如地区就地展开阻击,作为殿后部队,掩护主力撤出上海。
保安总团又付出了300多人的伤亡,总算完成了掩护大军撤退的任务,随后沿真如、青浦一路向西撤退,11月13日撤至苏州、11月15日撤至无锡,那么在整场淞沪会战中,上海保安总团总共伤亡了多少人呢?
![]()
(日军攻占吴淞)
吉总团长后来在战斗详报中说明:“本总团自作战以来,经一次性拨兵500名补充外,又在各地招募2000名,陆续补充,但退却至此时,仅存半数,而枪械损失殊少,因士兵伤亡后枪械一律收回”。
前文有过详细数字,战前总人数为5916名,会战期间补充了2500余人,如此累计参战人数已达8400余人,既然最后仅存半数,说明伤亡了4000人以上,堪称牺牲重大,而从保存的力量来看,上海保安总团的战斗力,完全不输正规军!
可惜上海已经沦陷,保安总团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必要,为补充伤亡惨重的正规军,根据命令,上海保安总团余部4000余人,在无锡就地拨归胡宗南第一军,至此,上海保安总团的番号,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