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环聚合(ROP)是合成结构多样、功能各异的聚合物的重要方法,其核心在于环状单体的设计,尤其是通过提高环应变来降低开环能垒。传统方法依赖于小环或角度扭曲等固有结构特征,但这限制了单体的多样性和聚合条件。化学可回收聚合物虽已取得进展,但开发能动态调节环应变、实现高效聚合与解聚回收的单体体系,仍是一个重要挑战。
近日,佐治亚理工学院Will R. Gutekunst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新策略:将刚性二苯乙烯类分子(stiff-stilbene)光开关单元引入环状内酯单体,通过可逆的 Z/E 光异构化动态调控环应变,从而实现光触发的开环聚合与解聚。研究人员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连接链长度的 stiff-stilbene 内酯,系统研究了其聚合行为。所得聚合物具有可调的热学与光学性质,部分显示液晶行为,并可在光照下解聚回收单体。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揭示了 Z/E 异构化在调控聚合与解聚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相关论文以“Photo-Triggerable Polymerization and Depolymerization of Stiff-Stilbene Lactones”为题,发表在
JACS上,论文第一作者为Su Yongliang。
![]()
研究人员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以 stiff-stilbene 为核心、具有不同长度连接链的环状内酯单体(M1⁴–M6¹¹),并通过麦克默里反应实现环化。单晶X射线衍射确认了 M3⁸ 和 M6¹¹ 的分子结构。紫外-可见光谱和核磁共振研究表明,只有连接链较长的 M6¹¹ 可实现可观察的 Z/E 光异构化,其异构比例可通过光照波长调节。
![]()
图1. 光开关开环聚合的概念示意图。(a)环状骨架中E构型的高反应性;(b)stiff-stilbene 的 Z/E 光异构化;(c)通过非共价作用自组装的 stiff-stilbene 超分子聚合物;(d)Cui 报道的 stiff-stilbene 环烯烃的ROMP反应;(e)光异构化实现主链含 stiff-stilbene 的聚合物合成。
![]()
图2.光开关单体的设计、合成与表征。(a)用于环化的麦克默里反应;(b)不同连接链长度的单体结构,Mij(i:单体编号;j:连接链长度);(c)单体的紫外-可见光谱;(d)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的 M3⁸ 和 M6¹¹ 的分子结构;(e)单体在不同波长光照下的 Z/E 光异构化及其光稳态比例。
聚合实验表明,不同单体在光照下表现出显著差异的反应活性。M1⁴ 和 M2⁵ 几乎不聚合,而 M3⁸ 和 M4⁸ 在优化条件下可实现中等到较高的转化率,生成分子量可达 7.4 kDa 的聚合物。M6¹¹ 则能获得更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最高 12.5 kDa)。MALDI-TOF 质谱证实聚合物主链结构以线性为主,但也存在少量环状副产物。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显示聚合物具有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P4为44°C,P6为63°C),偏光显微镜下 P4 在68°C时表现出液晶织构,表明其具有一定有序性。
![]()
图3. 光开关单体的光触发开环聚合(PT-ROP)与聚合物表征。(a)P3 至 P6 的尺寸排阻色谱(SEC)曲线;(b)P6 的 MALDI-TOF 质谱图(对应表1 entry 13);(c)P4 的偏光显微镜图像(表1 entry 7),交叉偏振器,68°C。
为进一步拓展材料性能,研究人员还将光开关单体 M4⁸ 与己内酯(CL)进行共聚。通过调节投料比,成功控制共聚物组成,实现从8.2 kDa到27.1 kDa的分子量调控。随着CL含量增加,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熔融温度升高,热稳定性也显著提升。DOSY NMR 证实共聚物具有均一的微观结构。
![]()
图4. 光开关单体 M4⁸ 与己内酯(CL)的共聚。(a)不同投料比下共聚物的SEC曲线;(b)共聚物的DSC曲线;(c)共聚物(表2 entry 3)的DOSY NMR谱图。
为深入理解光异构化对环应变和聚合行为的影响,团队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计算。几何优化显示,随着环尺寸增大,E构型的二面角逐渐接近平面,环应变降低。势能面扫描表明,M3⁸ 在 S₀ 和 S₁ 态存在圆锥交叉点,支持其光异构化能力;而 M1⁴ 由于环应变过大,无法实现 Z/E 异构。自由能计算进一步揭示,E-M3⁸ 的聚合驱动力显著高于Z型,证实光异构对聚合的关键作用。
![]()
图5. Z/E 构型的几何优化与势能面扫描:(a)非环 stiff-stilbene;(b)M1⁴;(c)M3⁸;(d)M6¹¹;(e)M1⁴ 的 S₀ 和 S₁ 态PES扫描;(f)M3⁸ 的 S₀ 和 S₁ 态PES扫描。
![]()
图6. M3⁸ 和 M6¹¹ 的 Z/E 异构化自由能谱。
![]()
图7.Z/E-M3⁸ 开环聚合引发步骤的自由能谱。
在化学回收性验证中,研究团队发现聚合物在365 nm光照下可发生解聚,成功回收到46%的原始单体 M4⁸,而在黑暗或390 nm光照下解聚效率显著降低。UV-Vis 光谱和 NMR 监测表明,解聚过程依赖于末端单元Z构型的形成,从而促进环化反应的发生。
![]()
图8. P4 的光异构化驱动结构调控与解聚。(a)E-ROEM48 与 Z-ROEM48 之间的光异构化;(b)P4 的解聚反应;(c)E-ROEM48、Z-ROEM48 和 P4 的紫外-可见光谱;(d)¹H NMR 谱图叠加。
该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 stiff-stilbene 光开关环状单体的新型光控聚合体系,实现了通过光照波长调节聚合与解聚过程。该策略不仅为设计可持续、可回收聚合物材料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开发具有刺激响应性的先进功能材料开辟了新途径。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