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广东激流回旋赛场浪花飞溅、激情涌动——广东省皮划艇激流回旋邀请赛暨第十五届全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测试赛在这里火热开赛。来自全国25支队伍的近百名顶尖运动员,在湍急的流溪河水域展开了一场巅峰对决,用速度与技巧演绎着“浪尖上的舞蹈”。
高手云集
浪尖上演速度与激情
作为对标全运会标准的重要测试赛,本次赛事共设6个项目,涵盖男子单人皮艇、女子单人皮艇、男子单人划艇、女子单人划艇以及备受瞩目的男子极限皮艇、女子极限皮艇。其中,极限皮艇项目凭借高对抗性与超强观赏性,成为全场焦点。
8月23日,4个单人项目率先开战。运动员们在225米长的赛道上,需精准穿越18个随机设置的水门,在高速过弯与逆流回旋中争分夺秒。桨叶翻飞间,水花四溅,每一次转向、每一次划水都考验着选手的体力、技巧与临场应变,赛场氛围紧张到让人屏息。
![]()
8月24日上午,极限皮艇项目的比拼更是将热度推向高潮。不同于传统竞速,这项赛事采用4人同场对抗模式,选手们在短道激流中灵活变向、激烈超越,胜负往往只在毫厘之间。独特的赛制不仅点燃了赛场激情,更展现了更高水平的竞技对抗。
赛道升级
巧思暗藏显匠心
承办此次赛事的广东激流回旋赛场,始建于2001年,曾见证过九运会、亚运会等重大赛事的精彩瞬间。借着十五运会的东风,赛场迎来全面改造升级,在功能提升与自然共生中尽显巧思。
![]()
改造亮点抢先看
• 主比赛道全长225米,平均宽度10.6米,设置4个回旋放大区域,还贴心划分出热身区、赛事区、放松区及回收区,形成完整训练闭环,满足运动员全流程需求。
• 依托流溪河南侧上下游4米的天然落差构建水流动力系统,既避免水资源浪费,又实现了赛道动力的可持续供给,尽显环保智慧。
• 新增顶管蓄水装置,可提前储备水源,轻松应对枯水期水位低、引水不足的问题,确保全年90%以上天数都能满足稳定竞赛条件。
• 创新引入智能传送系统,终点传送带能快速转运运动员,单次可节省5-8分钟;同时科学分隔观众区与运动员动线,既保障安全,又避免人流交叉干扰,观赛体验更流畅。
运动员心声
“以赛练兵,剑指全运”
对于运动员来说,这场测试赛既是检验训练成果的“模拟考”,更是熟悉全运会场地与流程的绝佳机会。
![]()
深圳市激流回旋队女子单人划艇运动员张紫玲感慨道:“赛道升级后,对竞技水平的要求更高了。能和全国优秀选手同场竞技,学到了很多,回去会针对性加强训练,争取在十五运会正赛中交出满意答卷。”
广州市激流回旋队男子单人划艇运动员王皓则提到:“测试赛的心态和平时训练完全不同。虽然对赛道很熟悉,但水门位置每天都在动态调整,必须把技术打磨到极致,才能在比赛中稳定发挥。”
目前,场馆已焕新颜,运动健儿们用拼搏与汗水备战十五运会。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在此上演顶尖对决!
来源:广州白云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