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央视曝光:千亿黑产!人肉杠杆!“职业背债” 产业链掏空银行

0
分享至

有人拿命换钱,有人拿征信换“活路”——这就是正在中国蔓延的“人肉杠杆”游戏。



7月20日,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一个震惊全国的金融黑幕:职业背债人产业链。

据调查,在这条疯狂的链条上,失信被执行人已经突破849万。他们把自己的征信当商品出售,主动变成了老赖。

那么,为啥会有这么多人当老赖?他们没疯,只是发现了一个残酷,但很快的“暴富”之路......



用征信赚钱?

在征信黑产里,有个特别残忍的说法叫“人肉杠杆”:

一些黑中介专门找那些征信干净的穷人,用他们的身份和信用做“支点”,去撬动银行里的大额贷款,从头到尾形成一套完整的骗贷黑产链。



而一旦骗贷成功,黑中介便拿着钱跑路,留下“背债人”,一辈子被债务压得抬不起头。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人肉杠杆”还有一套精密的操作流程。



首先,黑中介要做的就是“收白户”。

“白户”就是靠种地、打零工过日子,一辈子没接触过金融贷款,对征信、合同这些东西一窍不通的人。

由于没碰过银行借贷,所以这部分人对于银行来说,是优质客户资源,能更容易申请到贷款。



所以,黑中介往往会前往更容易上当的农村,或者小县城“收白户”。

找到他们的时候,中介会说 “不用你干活,就用用你的名字,就能拿好几万”。

很多人因为缺钱,又不懂这里面的坑,就稀里糊涂答应了。

收好“白户”后,就进入第二步“包装身份”,这一步简直是 “造假一条龙”。



在这一流程中,黑中介有专门的团队,能把低收入者硬生生包装成银行眼里的“优质客户”。

你是种地的,他们就给你伪造一份 “大型农业公司技术总监” 的劳动合同。你是打零工的,他们就弄个 “连锁酒店区域经理” 的身份。



不光身份造假,就连合同、公司公章都能仿造得跟真的一样,甚至银行流水都能做:

他们会往“背债人”的银行卡里短期存一笔钱,再快速转走,制造出“每月有高额稳定收入” 的假象,让银行一看就觉得 “这人还款能力强”。



有了假身份还不够,第三步 “打通银行关系” 才是关键,这就需要“银行内应”帮忙。

这些信贷员要么是被中介用好处收买,要么是自己想走捷径赚快钱,他们在审核时会故意“放水”。



也就是说,他们明明看到材料有漏洞,也假装没看见,甚至还会主动给中介提建议,告诉他 “怎么改材料能更容易通过”,帮着把假贷款做成“真业务”。

这一系列流程下来,银行的一笔巨额贷款就到手了。那么接下来,咱们就看看这笔“黑心钱” 是怎么分的。



拿一笔500万的贷款来说,“背债人”往往能拿到的钱最少,一般就100万。

而且这 100 万还可能被中介以 “手续费”“打点费” 的名义扣掉一部分,实际到手更少。

更惨的是,“背债人”最后还要承担所有债务,弄不好还会被起诉、上失信名单。



作为“中间人”,中介能拿到150万。这部分钱包括了造假成本,以及他们的利润。

银行里的“内鬼”,因为帮着打通了最关键的审核环节,能分到125万左右。

而剩下的125万,全归整个黑产链的 “组织者”—— 就是背后统筹一切的人,他们不用亲自跑前跑后,只负责指挥和分钱,拿的是“大头”。



看到这,大家是不是觉得,这分配太不合理:

风险最大、最后要背锅的背债人,拿的钱最少;而风险小、躲在背后的组织者和内鬼,却赚得盆满钵满。

其实,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如今,这些组织已经看不上这些小额贷款,他们的骗贷模式还在一直升级。



升级的骗贷模式

那些黑中介最开始的时候,只着的信用卡和消费贷。如今,他们摸清了银行的套路,他开始瞄准车贷。

一辆车少说十几万、几十万,所以,他们骗到手的钱比之前翻了好几倍。

可这还不够,他们又把目标锁定在了房贷上——一套房子动辄上百万,甚至几百万。

一旦骗贷成功,到手的资金直接实现 “量级飞跃”,从之前的几十万块一下子涨到几百万,利润空间大得吓人。



而且,随着模式升级,他们还琢磨出了更 “高级” 的玩法。

第一步就是“垫资买房”,中介会先找一笔钱,帮那些没能力买房的“背债人”垫付首付,先把房子名义上买到“背债人”名下。



接着是“虚高评估”:

他们会找关系过硬的评估公司,把房子的实际价值往高了估,比如一套实际值 100 万的房子,能硬生生评到 150 万甚至 200 万。



然后是 “多银行循环抵押”。

黑中介会拿着虚高后的房产证明,先去第一家银行申请抵押贷款,拿到钱后,再找第二家、第三家银行,用同样的房子重复抵押,每次都能套出一笔钱。



等钱到手,就进入“超额套现”环节:

把从多家银行贷出来的钱汇总,扣除之前垫付的资金和各种手续费,剩下的就是他们赚的 “黑心钱”。



最后一步,“资金洗白” 也很关键。

黑中介会把这些钱转到不同的账户,或者通过做生意、投资的名义,把钱的来路包装成 “合法收入”,让人查不到源头。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高阶骗贷玩法可不是纸上谈兵,全国已经曝出了不少真实案例。



在上海,就有一个34人的犯罪团伙,专门盯着房贷下手。

他们通过垫资、虚高评估、循环抵押那套流程,在多家银行骗贷,前后一共套走了6000万的房贷资金,最后东窗事发,整个团伙都被抓了。

在山东日照,有一伙人把目标放在了豪车身上,他们用类似的手法,先垫资买豪车,再虚高车辆价值去银行贷款,一共骗了3600万。



更可怕的是,这些被曝光的案例只是黑产的“九牛一毛”。

根据业内人士的估算,现在征信黑产的规模已经蔓延到了全国,“背债人”也在逐渐增多,且涉案金额达到了千亿级别,简直是要“掏空”银行。

那么,为啥有那么多人跳进“背债人”的坑?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高风险骗局吗?



为啥有那么多“背债人”

其实,很多人知道高风险,但还是会自愿选择入行。

因为,对一个月薪 5000 块的普通人来说,一年不吃不喝也才攒 6 万。可只要当一次 “背债人”,至少能拿到 20 万,这相当于 3 年多的工资总和。

一下子能拿到这么大一笔钱,换谁能不心动?



虽然有巨额收入,但这些人却根本没看清这 20 万背后的代价:

拿到手的钱没焐热,就可能背上几百万的债务,这笔钱一辈子都未必能还完。

一旦还不上,征信就会彻底变黑,到时候想扫码付款、用手机打车都不行,坐火车、飞机更是会被拒之门外,连孩子上学、找工作都可能受影响。



这 “背债人” 的身份,看似是 “快速赚钱的机会”,实则是把自己拖进深渊的陷阱。

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别被眼前的小利迷惑,守住自己的征信,才是守住未来的生活。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800亿灰飞烟灭,"中药茅"神话破灭,谁还在买760元一粒的片仔癀

1800亿灰飞烟灭,"中药茅"神话破灭,谁还在买760元一粒的片仔癀

法老不说教
2025-11-12 19:22:24
神秘培训机构内男女学员赤裸上身集体狂舞,隐私成洗脑工具

神秘培训机构内男女学员赤裸上身集体狂舞,隐私成洗脑工具

诗意世界
2025-11-14 21:15:23
爆冷7胜1负,坦克大队崛起成西部黑马!一笔交易诞生了三个赢家

爆冷7胜1负,坦克大队崛起成西部黑马!一笔交易诞生了三个赢家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15 00:04:53
庆祝动作被质疑不尊重人!媒体人:相煎何太急!央视特写该镜头

庆祝动作被质疑不尊重人!媒体人:相煎何太急!央视特写该镜头

八斗小先生
2025-11-14 13:37:02
保密期限终到期,中央首长透露:毛岸英真相,可以向外界公开!

保密期限终到期,中央首长透露:毛岸英真相,可以向外界公开!

明月清风阁
2025-11-14 15:20:03
终于有个日本将军,把窗户纸给捅破了:再打仗,日本可能就没了

终于有个日本将军,把窗户纸给捅破了:再打仗,日本可能就没了

李子橱
2025-11-06 21:30:03
放弃库里,安德玛断臂求生

放弃库里,安德玛断臂求生

体育产业生态圈
2025-11-14 19:16:44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9 10:44:07
摩根声援C罗:反抗别人拉他却染红 晒梅西5秒3次肘击视频质疑双标

摩根声援C罗:反抗别人拉他却染红 晒梅西5秒3次肘击视频质疑双标

我爱英超
2025-11-14 22:37:50
1-0!1亿人口国家狂欢:第91分钟绝杀!送8次晋级世界杯常客出局

1-0!1亿人口国家狂欢:第91分钟绝杀!送8次晋级世界杯常客出局

球场没跑道
2025-11-14 10:28:28
曾主任的运动照被扒出!笑容灿烂很有韵味,网友:挺阳光的人

曾主任的运动照被扒出!笑容灿烂很有韵味,网友:挺阳光的人

鋭娱之乐
2025-11-13 00:45:03
外交部昭告全球,军号日文警告,俄朝跟进!日本欠的债迟早要还

外交部昭告全球,军号日文警告,俄朝跟进!日本欠的债迟早要还

兵器海陆空视频
2025-11-14 17:30:50
早就想打!日媒首次爆料:中国双航母出动时日军战机已做战斗准备

早就想打!日媒首次爆料:中国双航母出动时日军战机已做战斗准备

诗意世界
2025-08-21 13:13:50
国际奥委会急了?中国“不伺候了”,自家全运会办成奥运天花板!

国际奥委会急了?中国“不伺候了”,自家全运会办成奥运天花板!

古史青云啊
2025-11-13 14:13:56
真惨!上市7天股价几乎腰斩,进场的股民全部被“活埋”!

真惨!上市7天股价几乎腰斩,进场的股民全部被“活埋”!

财经智多星
2025-11-14 12:57:21
歌手“阿珍”胸腔意外受电动座椅架挤压,抢救10余小时不幸去世,所在乐队来自大连

歌手“阿珍”胸腔意外受电动座椅架挤压,抢救10余小时不幸去世,所在乐队来自大连

极目新闻
2025-11-13 19:27:21
上映首日破1.1亿,豆瓣祭出8.7分,日本电影让国产片“彻底清醒”

上映首日破1.1亿,豆瓣祭出8.7分,日本电影让国产片“彻底清醒”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14 16:30:07
社评:对高市早苗错误言行的关注不应失焦

社评:对高市早苗错误言行的关注不应失焦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4 00:21:19
喀麦隆补时被绝杀,姆伯莫和奥纳纳无缘明年世界杯

喀麦隆补时被绝杀,姆伯莫和奥纳纳无缘明年世界杯

体坛周报
2025-11-14 09:58:01
中国首次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中国首次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潮鹿逐梦
2025-11-14 09:37:23
2025-11-15 01:44:49
访史
访史
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演变,把握现在,预测未来。
4717文章数 4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头条要闻

怀疑19.9元"原切牛肉卷"是合成肉消费者送检 多方回应

头条要闻

怀疑19.9元"原切牛肉卷"是合成肉消费者送检 多方回应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教育
手机
时尚
数码
公开课

教育要闻

独家!小初高贯通部正式成立!朝阳家长的福气还在后头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 Pro Max突然曝光:定制20GB大内存,双长焦也来了!

“羽绒服+半身裙”,混搭风太好看了!保暖又气质!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