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邳州市人民公园内,年过花甲的张元平挥动双臂,汗水沿着银发鬓角滑落。在她面前,三十余位夕阳红平安志愿者齐声高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铿锵有力的歌声穿透夏日的热浪,仿佛将时光拉回八十年前的烽火岁月。
这些老年平安志愿者用布满皱纹的手紧握歌谱,反复练习每一个音节。汗水浸透了她们的衣衫,却无人停下休息。七十多岁的王奶奶擦着汗说:“年轻时听父辈唱这首歌,现在要替他们唱给更多人听。”他们的歌声里不仅有着专业合唱团的技巧,更承载着历史的重量。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这段创作于1937年的抗战歌曲,曾鼓舞无数中华儿女奔赴战场。如今,在老人们的演绎中,依然迸发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艺术团团长刘素林表示,老人们在排练中经常自发讨论历史细节,有人甚至拿出祖辈的抗战照片和大家分享。
老年平安志愿者李恒道出排练的深意:“我们不仅要记住胜利的荣光,更要铭记苦难中的坚守。通过歌声,我们要让抗战精神代代相传。”这些老人中,有退休教师、退伍军人、社区工作者,他们在安享晚年的年纪,选择用这种方式守护民族记忆。
老人们牢记
“勿忘国耻,铭记历史”他们说,每次唱到“把他消灭”时,都会想起纪录片中日寇的暴行,这时歌声会格外激昂。艺术团计划在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前后举办公益演出20场,让抗战歌声响彻社区、校园。
银发歌者们用行动证明,民族记忆不会随岁月褪色。当苍老而坚定的歌声响起,不仅是对抗战先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和平年代的珍贵守望。这些汗水浸透的排练,这些颤音里饱含的深情,正是华夏民族精神血脉的当代延续,是一曲跨越时空的爱国主义的壮丽和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