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换胃口,秋冬少难受”,老辈人常说的这句话藏着养生门道。刚出伏,天气从闷热转凉燥,身体就像 “换季的机器”,得靠对的食材慢慢调理。很多人知道出伏要贴秋膘,却忽略了老祖宗传下来的 “传统 3 宝”—— 香辣蟹、莲藕排骨汤、苋菜猪肉饺子。它们应季又滋补,辣的开胃、润的去燥、鲜的补能,老人吃了防秋燥,年轻人吃了抗疲劳,全家吃着都舒坦。今天就把这 3 道菜的家常做法分享给你,新手跟着做也能成功。
![]()
第一宝:香辣蟹 —— 鲜辣开胃,解乏又暖身
出伏后早晚凉,但中午还带点热,这时候吃点带辣的菜能开胃,却又不像盛夏吃辣容易上火。螃蟹是秋天的 “鲜味担当”,做成香辣口,鲜中带辣,一口下去浑身通透,年轻人加班累了吃点,解乏又提精神,连壳都想嗦干净。
![]()
![]()
食材准备:梭子蟹 2 只(约 500 克)、生姜 5 片、大蒜 5 瓣、干辣椒 3 个、花椒 1 小把、生抽 2 勺、料酒 1 勺、白糖半勺、食用油 3 勺、葱花少许。
详细做法:
1.处理螃蟹是关键,我试过直接洗螃蟹总被夹,后来发现先把螃蟹放进冰箱冷藏 10 分钟,让它活动变缓,再拿出来就好处理了。用牙刷仔细刷净螃蟹的肚脐、腿缝和背壳,尤其是肚脐里的泥沙要刷干净,然后把螃蟹翻过来,掰掉肚脐,掀开背壳,去掉两侧的 “蟹腮” 和中间的 “蟹心”(三角形的白色部分),这些都是腥味来源。
2.把处理好的螃蟹切成 4 块,每块蟹肉上都带点壳,切口处蘸点干淀粉(这样炒的时候蟹肉不容易散),放在盘子里备用。生姜切片,大蒜切末,干辣椒剪成段。
4.锅里放 3 勺油,油热后转小火,把花椒和干辣椒放进去炸出香味(别炸糊,糊了会发苦),接着加姜片和蒜末炒出香味,这时候香味能飘满厨房。
5.转中火把蟹块倒进去,快速翻炒 1 分钟,让每块蟹肉都裹上油脂,然后加 1 勺料酒去腥,2 勺生抽调味,半勺白糖提鲜(白糖别多,只是增鲜不甜口)。
6.沿着锅边淋小半碗清水,盖上锅盖焖 2 分钟,让螃蟹熟透。开盖后转大火收一下汤汁,看到汤汁浓稠地裹在蟹块上,撒上葱花就能出锅了。
这样做的香辣蟹,蟹肉鲜嫩,壳脆入味,辣度刚好不烧心。年轻人爱吃辣的可以多放两个干辣椒,老人吃的话少放花椒,只留香辣味,配着米饭吃能多扒两碗,出伏后没胃口的毛病一下就好了。
![]()
第二宝:莲藕排骨汤 —— 润燥滋补,全家喝着舒坦
出伏后空气越来越干,早上起来总觉得嗓子干、嘴唇裂,这时候最该喝碗润燥的汤。莲藕配排骨炖的汤,莲藕粉糯、排骨酥烂,汤喝着鲜甜不腻,老人喝了润喉,孩子喝了补钙,女人喝着汤里的莲藕,秋天皮肤也不容易干痒,是我家出伏后每周必炖的汤。
![]()
![]()
食材准备:猪排骨 500 克、粉莲藕 1 节(约 300 克)、生姜 3 片、大葱 1 段、料酒 1 勺、盐少许、白胡椒粉少许。
详细做法:
1.选莲藕有诀窍,我买了几次发现,要选那种表皮发黄、摸起来硬实的,藕节短且均匀的更粉糯,切开后如果孔里有泥沙,不用急,泡在清水里用筷子轻轻捅一捅,泥沙就出来了。把莲藕洗净切成滚刀块,泡在清水里(加几滴醋,防止氧化变黑)。
2.排骨剁成块,我试过直接焯水浮沫多,后来发现先把排骨用温水洗两遍,再冷水下锅,加 1 勺料酒、2 片姜、1 段葱,大火煮开后撇掉表面的浮沫(浮沫一定要撇干净,汤才清亮),继续煮 2 分钟,捞出排骨用温水冲净表面的浮沫。
3.把排骨、剩下的姜片放进砂锅,加足量开水(没过食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盖子炖 40 分钟。这时候再把莲藕块捞出来沥干,放进砂锅里,继续炖 30 分钟(莲藕别太早放,不然容易炖烂成泥)。
4.炖到排骨能用筷子轻松戳透,莲藕用勺子一抿就软,加少许盐和白胡椒粉调味,再炖 5 分钟让味道融进去,关火前撒点葱花即可。
这锅汤喝着温润,排骨的肉香混着莲藕的清甜,老人牙口不好,排骨炖得脱骨,轻轻一抿肉就下来;孩子不爱吃蔬菜?喝汤的时候连莲藕一起吃,粉糯带甜,不知不觉就吃下去了。出伏后喝这汤,比喝凉茶更养人。
![]()
第三宝:苋菜猪肉饺子 —— 鲜软入味,藏着秋补巧思
出伏后要 “少辛多甘”,但也不能少了蔬菜的营养。苋菜是秋天的应季菜,含钙量高,做成饺子馅,软嫩不塞牙,老人孩子都爱吃。猪肉的香混着苋菜的鲜,咬一口汁水直流,家庭主妇包一次能吃两顿,早上煮几个当早饭,方便又营养。
![]()
食材准备:苋菜 300 克、猪肉馅 200 克、饺子皮 500 克、生姜 1 小块、大蒜 1 瓣、生抽 1 勺、香油 1 勺、盐少许、食用油 2 勺。
详细做法:
1.苋菜处理有讲究,我试过直接切碎包饺子发苦,后来知道苋菜要先焯水:锅里烧开水,滴几滴油,把苋菜放进去焯 1 分钟(加食用油能保持苋菜的绿色),捞出过凉水挤干水分,切碎后别挤太干(留三成水分,馅料更嫩,挤太干吃着发柴)。
2.生姜大蒜切末,放进猪肉馅里,加 1 勺生抽、少许盐、1 勺香油,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搅拌 3 分钟,让肉馅上劲。然后把切碎的苋菜放进去,加 2 勺食用油拌匀(食用油能锁住苋菜水分,防止出水),馅料就调好了。
3.包饺子时,取一张饺子皮,中间放半勺馅料,用手指蘸点清水抹在饺子皮边缘,对折捏出褶皱(新手捏不好可以只捏中间,不漏馅就行)。我发现饺子皮边缘抹清水后,煮的时候不容易开口,这个小技巧很实用。
4.锅里烧开水,放少许盐(防止饺子粘锅底),把饺子一个个放进锅里,用勺子轻轻推一下,防止沉底粘锅。水开后加半碗凉水,重复两次(点三次水),看到饺子都浮起来,鼓鼓的就熟了。
这样包的苋菜猪肉饺子,咬开一口能看到绿色的苋菜碎,鲜中带香,老人吃着不费牙,孩子一口一个,不知不觉就吃了一大盘。出伏后孩子上学用脑多,吃这饺子既能补蛋白质,又能补蔬菜营养,比吃外卖健康多了。
![]()
出伏后的养生,不用追求贵价食材,老祖宗传下来的 “传统 3 宝” 就藏着智慧。香辣蟹鲜辣开胃,给身体添活力;莲藕排骨汤润燥滋补,秋冬少口干;苋菜猪肉饺子软嫩营养,全家都爱吃。这 3 道菜做法简单,菜市场随手能买到食材,新手跟着步骤做,成功率很高。
专家建议,出伏后饮食要 “温养润燥、荤素搭配”,这 3 道菜刚好贴合这个原则。不管是给老人做来防秋燥,给孩子做来补营养,还是给自己做来解秋乏,都合适。
秋天是养身体的好时候,别错过这波调理机会。试着把这 3 道传统菜端上餐桌,让全家吃得舒服又健康。觉得有用的话,别忘了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一起用家常味迎秋纳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