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卖货姑娘李福贵最近火了,这次她带46位老人坐大巴去了郑州。她不是网红,是太行山下开货车卖货的“福贵妮儿”。平时她的车厢里装着豆腐、桃酥、草帽,还有给独居老人捎的药。
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她每回卖货都多聊两句。“奶奶,这桃酥新到的,您尝尝?”“爷爷,降压药给您放筐里了。
”这些话,她从27岁说到现在,说了整整五年。
最近她突然有个念头:带老人们去郑州看看。
“很多人活了80年,最远只去过十几公里外的集贸市场。”她挨家挨户问:“带您去郑州玩一天,管接管送,不掏钱中不中?
”原以为天热老人怕麻烦,没想到60多人抢着报名。王大爷眼睛看不见,拉着她手说:“我虽看不见,能听见热闹声。
”崔奶奶的闺女在电话里犹豫:“妈年纪大,您受累多看着点。”李福贵翻出笔记本,记满了老人的血压、晕车史、腿脚情况。
腿疼的标红,耳背的画星,连爱吃甜口都写得清楚。出发前三天,她没睡踏实,救心丸、晕车药装了半箱子。
原定7点集合,50多位老人6点半就到了村口。
张爷爷穿了压箱底的蓝布衫,王奶奶戴了孙女生日送的银镯子。“比当年嫁闺女还齐整。
”李福贵看着直抹眼泪。两辆大巴车,4名导游,2万多块钱,她咬咬牙全垫上了。俩半小时车程,车窗边全是探着的脑袋。
“山咋越来越小了?”“那高楼比村头老槐树高十倍吧?”到了郑州,老人们比年轻人还精神。
传统戏、现代剧,五场戏看下来,崔大哥的嘴就没合拢过。王大爷听不清台词,跟着鼓点直拍腿,比谁都乐呵。
临走前,李福贵找了摄影师,给每人拍了张单人照。
“这是张奶奶头回拍照,镜头前直搓手。”“咱回山了,可他们的眼亮了。”李福贵摸着相机里的照片说。
有人问她图啥,她翻出小时候的日记:“我像野狗躲麦垛时,是村头奶奶给送的热粥。”现在的她,货车装着货,更装着村里的“老宝贝”。可还有多少像这样的老人?
守着山,守着院,守着没响过的电话。物质不缺了,可谁来填满他们心里的空?
李福贵的货车还在跑,下回她想带老人们去看黄河。“他们的世界不该只有谷子地和老土墙。
”关注她的账号,能看见更多大山里的温暖故事。文中部分细节经当事人回忆整理,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