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0日清晨,南海仁爱礁再度引发区域关注。根据菲律宾军方披露的消息,多艘中国海警配备武器的高速快艇与冲锋舟在仁爱礁潟湖内部进行了一场高强度战术训练。
![]()
此次训练的规模与指向性,令菲律宾方面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紧张态势。
至少有11艘搭载重机枪及其他火力系统的快艇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快速突击、拦截、多船协作以及登陆模拟等科目。与此同时,一艘中国海警大型巡逻舰则在潟湖内部动用高压水炮,对设定目标与移动目标进行了模拟打击。
![]()
整个过程被搁浅在礁盘上的菲律宾“马德雷山号”运输舰全程记录并拍摄取证,菲律宾海军随后将情况紧急通报驻菲美军,并提出在必要时希望获得空中与海上支援。
然而,美方在第一时间并未给出明确回应。这种沉默,也让外界对美菲同盟关系的稳定性再次提出质疑。
要理解仁爱礁的局势,必须回顾那艘锈迹斑斑的“马德雷山号”。
这艘诞生于二战时期的登陆舰,早在1999年便被菲律宾有意搁浅于仁爱礁。自此以后,少量菲方士兵长期驻扎其中,借此宣示对该礁的“存在”。
![]()
长期以来,中国多次敦促菲方将该舰拖离,避免引发更多摩擦。但菲方不仅拒绝,还不断尝试运送补给甚至进行船体加固。
本次快艇与水炮演习,与以往常规巡逻存在明显差异。
参与演习的快艇火力系统全面升级,除大口径机枪外,还加装榴弹发射器及多种非致命装备,这意味着此次演练更具“实战化”特征,而不仅仅是威慑。
此外,本次海空协同更加突出,菲律宾军方观察到一架无人机、一架美军直升机以及多艘大型渔船同时出现在仁爱礁附近海域,这种“多层次”部署,使得演习不再局限于海警行为,而更接近联合执法或综合性演练。
![]()
此外,水炮的使用也值得关注,水炮在国际海洋执法中被视为“强制但非暴力”的手段,常用于驱散或警告,此次演练可能暗示中国已在为下一步“强制清除”菲方搁浅船只做准备。
演习结束后,菲律宾海军立即联络美军,请求在必要情况下提供支援,马尼拉的担忧不难理解:一旦中国采取强硬措施,“马德雷山号”上的士兵安全将面临风险,而菲律宾单独应对的能力有限。
然而,美方的迟缓反应,再次暴露出一个现实:尽管美菲同盟存在,但华盛顿并不愿轻易为仁爱礁这类敏感争端“冒险介入”。
对比此前美方在黄岩岛、南海巡逻等问题上的表态,可以发现美国的策略通常是“口头支持、行动回避”,这让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依靠”显得并不牢固。
![]()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中国在仁爱礁的动作,传递出两个层面的信号:
战术层面是通过快艇与水炮演习,展示了在仁爱礁实施登礁、阻击乃至驱离行动的能力,如果菲方继续提供补给或修复“马德雷山号”,中方具备迅速采取实际行动的能力。
战略层面则是此次演习不仅针对菲律宾,也向外界传递了中国在南海的坚定立场,特别是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频繁介入的背景下,中国希望通过展示行动能力,重塑在该海域的主导权。
未来数月内,是否会发生“强制清除”行动,将取决于菲方是否继续在仁爱礁制造摩擦,如果马尼拉执意“开辟新战场”,冲突可能迅速升级,届时小马科斯恐怕只能自食其果。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