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夏天,魏玲珑看着脖子上那道醒目的手术疤痕,手里攥着甲状腺癌诊断书,终于决定把15年前的事说出来。
这个来自中国的前留学生,要告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SU),索赔1亿美元。理由很痛心:2008到2011年,她在该校读园艺硕士时,被当成“人形喷雾器”,在试验田里背着药桶喷了7000多小时农药,校方没给过任何防护装备和培训。如今,甲状腺被切掉,余生要靠激素药活着,连生育都可能受影响。
一、7000小时的“无防护”噩梦
2008年,魏玲珑带着留学梦来到密歇根州立大学,读农业与自然资源学院的园艺硕士。作为研究助理,她的日常是在试验田里喷药——草甘膦、敌草快、氧氟草……都是被标注“有毒”的化学品。
“每天最长喷8小时,风一吹,药雾直接糊脸上。”她后来在诉状里写道。可从头到尾,学校没给过口罩、手套、防护服,甚至连基本的安全培训都没有。
2010年的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喷药时突然呼吸困难,但校医的诊断结果居然是“焦虑症”,没有做任何进一步检查。她跟导师说自己很害怕,得到的回复是:“这些化学品很安全。”
那时她是国际学生,签证捆绑着学业,不敢和学校硬刚。“只能忍着,想着熬到毕业就好了。”谁也没想到,这个“忍”字埋下的雷,15年后炸了。
二、从舞台到病床:被癌症改写的人生
毕业后,魏玲珑去康奈尔大学深造,后来转行做了演员和模特。镜头前的她自信亮眼,直到2024年6月——甲状腺活检发现癌细胞,7月确诊为乳头状甲状腺癌。
“医生说必须全切甲状腺,以后每天都得吃激素药。”手术在脖子上留下一道永久疤痕,“穿低领衣服都得遮,试镜时导演盯着疤痕看,我知道机会没了。”
更糟的是后遗症:极度疲劳、激素失衡、抑郁,连高强度工作都扛不住。她错过了无数试镜,没法出差,甚至很难回国看家人。“医生说,未来生育可能受影响。”
站在镜子前,看着疤痕和药瓶,魏玲珑突然想明白了:“这不是意外,是学校的疏忽害了我。”
三、1亿美元索赔,只换来校方的一句“很安全”
今年8月18日,魏玲珑正式起诉密歇根州立大学,索赔1亿美元。诉状里的核心指控很明确:学校严重疏忽——让学生接触危险化学品,却不提供防护和培训,甚至误诊延误风险。
她的律师玛雅·T·格林为此感到气愤:“如果这是美国学生,学校敢这么做吗?国际学生的安全,就可以被轻视?”
但校方发言人安珀·麦肯回应得斩钉截铁:“学校把健康和安全放首位,会按政策和法律提供培训与防护装备。”
这话在魏玲珑看来像讽刺。“如果真重视,我脖子上就不会有这道疤,也不用每天吃药了。”
四、国际学生的“集体沉默”
魏玲珑的遭遇,戳中了很多国际学生的痛处。
在国外读书时,签证、学业、奖学金往往绑在一起,面对校方或导师的不合理要求,很多人会像她当年一样选择“忍”——怕得罪人影响毕业,怕身份出问题。
“我那时候想,只要拿到学位,苦点算什么。”可她没料到,“苦”会变成一辈子的病。如今她站出来起诉,不止为自己要说法,“更想让学校重视起来,别再让其他学生遭这份罪。”
笔者结语
1亿美元的索赔金额,听起来很高。但对魏玲珑来说,这早已不是钱的事——而是被毁掉的健康、中断的事业、失去生育的可能,还有15年的隐忍和痛苦。
密歇根州立大学到底有没有疏忽?法庭上自然会有答案。但这件事早已超出个案:当国际学生的安全被“轻视”,当高校的“安全承诺”成了空话,所谓的“学术殿堂”,还配得上信任吗?
魏玲珑脖子上的疤痕,或许正是给所有国外学子的一记警钟。
据红星新闻、Michigan Advance、The Independent、CBS News等综合整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