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2025年合成生物产业创新科技交流活动 —— 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简称“中欧医药中心”)专场成功举办。合成生物领域企业代表、行业机构嘉宾齐聚中欧医药中心,以“参观+座谈” 模式,共探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路径,为产业融合注入新活力。
实验室参观 “解码” 产业
活动伊始,嘉宾们走进中欧医药中心实验室。在这里,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前沿布局直观呈现,从精密仪器运作,到科研成果展示,每一处都藏着产业创新的“密码”。通过讲解,大家也深入了解了中心在合成生物研究上的发展历程与亮眼成果。
作为罗湖区落实深圳市“20+8”大健康产业集群的重要一环,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在合成生物领域,汇聚了一批“宝藏”科研人才和团队!不管是基因编辑、细胞合成,还是生物制造,这些“最强大脑”都有着深厚学术功底和实战经验。中心配备的国际一流研发平台和实验室设备,为科研 “神助攻”,让想法能高效转化成成果。
这场实验室参观,不仅是看“热闹”,更是探“门道”,为后续交流座谈、产业合作,埋下了创新的种子。期待接下来的环节,能碰撞出更多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新火花,一起见证行业新可能!
多元力量共探创新路径
中欧医药中心汇报合成生物学领域研究概况,从技术攻关到产业应用,梳理发展脉络。交流互动环节,企业代表、行业嘉宾围绕技术转化、协同创新等议题畅所欲言,分享实践经验、碰撞思维火花,为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凝聚智慧力量。
交流互动高潮迭起。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代表率先分享基因治疗、干细胞研发等方向的最新进展。南方科技大学细胞与基因治疗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稳态医学研究院干细胞研发中心的研究团队,围绕“基础研究与临床需求精准对接”提出前瞻性观点,瞬间引发全场共鸣。企业代表万益蓝、时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深圳)有限公司等大健康领域的优质企业紧随其后,结合自身实践,探讨“合成生物技术赋能药物研发与再生医学”的实施路径,并就技术转化中“成本控制与效果优化的平衡”“跨领域协同的难点”等现实问题抛出思考,迅速点燃了全场讨论热情。
市科技交流服务中心、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的负责人从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构建角度积极回应,为企业解疑释惑,共同探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中存在的堵点与破解思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代表及深圳市高层次人才联合促进会协会机构代表也从深港融合与人才集聚的角度贡献智慧,提出多项推动区域协同与创新的可行性建议。现场思维火花四溅,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从资源整合到生态共建,嘉宾们结合实践畅谈经验、交锋观点,深港资源融合路径、创新合成生物产业模式等新思路不断涌现,真正为合成生物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广泛智慧与合力。
思维碰撞终章 合成生物探索再启新程
座谈会上,中欧医药中心先汇报合成生物学领域研究概况,梳理产业发展脉络,帮助嘉宾把握趋势。交流互动环节,高校科研代表、企业从业者、行业机构人员围绕技术突破、临床转化、政策支持、产业生态构建等议题,多元发声、深度探讨。从基础研究落地到技术转化难点,再到产业协同路径,思维碰撞不断,创新思路频出。
作为罗湖区产业集群核心载体,中欧医药中心持续搭建产业交流平台。此次活动汇聚多方资源,促进合成生物领域“产学研用”对接,助力技术落地与产业升级。未来,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将依托优势,深化与高校、院所、企业合作,联动多方力量,完善产业生态。持续推动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为大健康产业注入更强动能,在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进程中,书写更多精彩,助力产业迈向新高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