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商们为什么还不抄小米的作业?su7上市也一年多了,仍旧欠一屁股车,yu7上市也非常火爆,为什么友商没有抄作业,最直观的就是用更贵的漆,更好的外观设计,那为什么现在鲜有听闻。两三年前手机行业都在越做越大,小米从12开始,到小米13,小米14,小米15做了三到四代标准版小直屏后,友商才开始纷纷跟进尝试做小直屏。在同质化如此严重的行业为什么还要两到三年才能跟进出一个竞品。我只是好奇为什么没有友商跟进,好像小米汽车的赛道就他自己一家,和特斯拉、智界、极氪/领克这种好像又不完全是竞品,为什么友商看到这么大的一个市场不跟进参与竞争。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当然希望竞品多一点有更多的选择,也能让企业更多让利消费者。
不是不抄,是没有办法抄!因为本质上来说小米做的是流量生意,用的是爆款思维!小米累积有资本,本身小米在人(手机电脑平板)和家(米家)已经完成了布局。接着又通过小米汽车完成了人车家的生态!
小米的营销能力很强,整合资源的创新能力很强,于是我们看到了小米汽车有了兼容苹果生态和为鬼火少年、年轻用户打造的防晒、颜值、收纳、支架等方面进一步通过营销宣传出去!
其实有一些车企在创新方面、在颜值方面、在收纳方面、在座椅按摩方面宣传的力度不够明显,没有像小米提出就形成了热点!这让我想起了苹果。现如今的车圈小米就相当于做到了当年苹果一样,但凡有点创新就会轰动,但并不代表其他厂商没有做,没有率先做,后来做不到!
也许只有绑定一个体系,也许只有合作才能火热,例如塞力斯、奇瑞、北汽、江淮和上汽和华为合作,形成了鸿蒙智行的优势,也能因此火热!甚至还没有上市的尚界还有一个陆地小坦克的美名都出来了!而阿维塔、猛士甚至奥迪和华为乾崑汽车等车企解决方案合作,也赢得了自己的优势和流量!也能有很好的销量!
一些车企也在积极的营造流量。只是作为题主本人,可能比较关注小米,经常搜索小米,已经在网络端形成了信息茧房,其他的车企动向很难看到,好评也很难看到!所以就没有发现市场其实竞争很残酷了,例如已经有一些车主等不及,拿着预定订单去其他车企拿优惠,因为等不及,因为开不上车,就换其他的车的车主也出现了!
因为如果等到2026年交付汽车,可能车税就来了!
总结来说,友商难以快速复制小米汽车的策略,核心在于小米构建的并非单一产品,而是以流量驱动、生态整合为核心的爆款模式。小米依托手机、家电积累的庞大用户群,将汽车无缝融入"人车家"闭环,并通过高调营销放大设计、收纳等细节创新,形成舆论热点。
相比之下,其他车企虽在技术创新(如华为合作的鸿蒙智行)或实用性上有所突破,却因体系分散、宣传不足而缺乏同等声量。用户的信息茧房可能遮蔽了市场真实竞争——车主转投其他品牌寻求优惠便是明证。长远看,2026年税改等变量将加剧压力,但唯有车企跳出模仿逻辑,探索协同生态或差异化路径,才能真正激发良性竞争,让消费者受益于更多选择与让利。毕竟,最终赢家应是用户。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