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再度创下新高,上证指数收在3771点,距离4000点关口只差 6%。这个数字一出现,就带着几分戏谑意味:有人觉得未来空间不大了,能涨到4000就算极限;也有人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起点。这样的分歧,本身就说明了行情的复杂性与迷人之处。
不少博主都在讨论这波行情的“成色”。争论的焦点,大致分成两派:
一部分人认为,这就是典型的“快钱游戏”,靠流动性堆起来,没有业绩支撑,迟早会散。
另一部分人则坚信,这是“长牛开端”,即使短期震荡,也会延续下去,毕竟估值水平和股债性价比摆在那。
这种分歧,其实在历史上并不新鲜。2007年那轮牛市,很多人直到大盘突破5000点才敢承认这是牛市,可那一刻已接近顶点。2014-2015年的行情,则是资金推动特征极强的“快牛”,最终演变成了大起大落。而美股在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更是以资金推估值的典型范例。回头看,每一轮行情都有资金面的推力,只是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则演化为长期趋势。
这让我想到《资本论》里的一个区分:工业资本的逐利与金融资本的逐利。
工业资本的利润,来自效率提升和产出扩张,它偏向“价值创造”;金融资本的利润,则往往源于对估值的放大与流动性的推动,它未必立刻带来实物生产,却能重塑价格体系。
今天的 A 股,很典型地带有金融资本的影子——业绩未必已经兑现,但资金的涌入,正在提前改写估值逻辑。
很多人担心这样的行情不牢靠。但如果把眼光放长,美股几十年的长牛,不也正是金融资本不断推动出来的吗?道琼斯指数从几百点涨到几万点,真正被高估值宠爱的,是少数头部企业,绝大多数公司早已边缘化。只要美元体系能持续吸引资金,美股的“长牛”逻辑就很难被打破。
以1980年代为例。里根政府推行减税、放松管制,同时美联储在高通胀被压制后逐步降息,美股在十余年间开启了“超级牛市”。这一轮上涨,并不是因为美国企业的盈利水平瞬间暴涨,而是金融资本的重新定价,让资本市场愿意给出更高的估值。工业资本的效率改善固然存在,但若没有金融资本的推力,这样的长周期上行难以发生。
再看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十余年,美股的上涨几乎就是流动性推动的教科书。美联储四轮量化宽松(QE),不断压低利率、推升资产价格。标普500在2009年危机低点666点附近见底,此后一路攀升,到2020年疫情前最高达到3386点,被称为史上最长牛市。
很多人一度怀疑这不是虚假繁荣吗?但事实是,流动性推高估值,企业借此融资扩张,再加上科技创新周期叠加,工业资本的盈利逐渐跟上了金融资本的定价。最终,这段行情被称为“史上最长牛市”。
对比之下,A 股的周期往往更短暂。背后的原因,一是国内资金面波动更大,政策与流动性的约束更强;二是投资者结构里,短期交易者比例偏高,难以形成长期的“慢牛”。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今天的 A 股并不是完全缺乏工业资本的支撑。无论是新能源、算力、半导体,还是央企红利改革,本质上都是工业资本效率提升的体现。只是目前市场的表现,更像是金融资本在先行“加速”,把未来收益折现到当下。
因此,对这波行情的理解,不必过度纠结“是不是水牛市”。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向来是“资金先行,业绩跟上”。当流动性把价格推到更高位置,才会倒逼企业改善治理、优化产能、提升效率,最终让工业资本的增长与金融资本的估值匹配起来。
历史上真正的“长牛”,往往是在这两种力量的互动中完成的:金融资本打开空间,工业资本填充基本面。美股如此,A 股也可能如此。今天资金的躁动,也许并不是虚火,而是长期周期的一次启动。
有人说,现在距4000点只有6%,顶多再涨一涨就到头了。其实我一直想不通这种「关口点位」。关口不是天花板,而是心理博弈的节点。2007年的3000点,2015年的4000点,都是在突破时被视为“极限”,可市场总是能走出超出预期的空间。关键是,当时的3000点,市值,成分股,早就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为什么总拿着过去来限制自己呢。
尤其是一些研究分析,分析西方都是看未来看预期,降息利好,盈利增长利好,所以年年新高。但是分析A股就是看过去,「达到历史水平,压力位来了」、「融资余额到达10年前高位,风险来了」。就是我之前一直说的,屁股歪了,真是知识越多越反动。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分工,正是现代资本市场运转的底层逻辑。工业资本负责创造价值,金融资本则通过价格与流动性,把价值的未来兑现到当下。二者相互作用,一方代表现实,一方代表预期。A 股今天的表现,本质上就是金融资本先行,把信心和流动性提前兑现。
收在新高的意义,不只是数字突破,更是一种集体信心的再确认。行情的核心,并不是今天赚了多少,而是能不能在资金与信心共同驱动的过程中,稳稳拿住属于自己的那份收益。
- End -
作者:坦桑尼亚老云
编辑:栗加
每个视角都是拼凑世界真相的碎片,听真诚的行业观察者讲述独特的故事。
我们有深耕行业的资深顾问,连续跨界探索的未来创业者,专注细节的产品匠人,和许多志同道合的你们,如果你有想要分享的故事或者感想,可以留言或者邮件联系(但邮箱还没想好)。
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期待共同在这个行业的宏大叙事中,留下一句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