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初,一勺言曾经对租赁赛道做了一个专题报告:。
一万多字的报告做的很真实,不过今天来看,当日关注的重心有点偏差。当时把主角聚焦于集中式的长租,也指出并放大了监管层对分散式租赁的「不爽」,但三年后,行业下行速率与调整幅度严重超过了当时预期,集中式长租公寓的玩家普遍选择了收缩,投资热情也下降很大,相比之下,分散式重新回到了话题的C位。
其实从体量规模看,分散式租赁一直就是C位,但是,在话题端,它从来占不到太多注意力的便宜。
一方面它不像泊寓、冠寓那么有卖相,也不如它们有一个更有新闻性的富爸爸,另一方面,分散式租赁赛道的众多商业模式,天然有原罪,一度制造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众多新闻,从N+1,吃差价,资金池,到特定的租赁网红公司暴雷跑路等。
这些坏消息都是分散式租赁的原罪,我清晰地记得,当年的监管层在看待它时,确实也带上了有色眼镜。
泛地产大行业,受舆情影响的政策意志是天花板,它不拉高,所有玩家都会感到痛苦。
因此可以说,分散式租赁在等待一个真正能一己之力逆天改命的大玩家出现。
这个玩家需要在商业模式、规模体量、底层价值观等方面,给出另一个新形象,才能被大家接受。
那个报告发完七个月后,我们注意到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商业配方。当时,它已经暗自在北京和成都跑了七八个月的时间,交出了一份相当不错的答案。
曾经很多人以为那个大玩家会是自如。但是,作为分散式租赁的网红公司,自如并没有在预期的时间表里完成上市,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释,但是,时机与商业模式一定是最重要的那个。
再过二十多天,9月15日,租赁行业的第一份全国性立法「住房租赁条例」将正式实施。这是一份没有一个从业者会忽略的文件,它定下来的法律基调与各地城市的细则,会重塑租赁行业未来的图景。
昨天参与了一场很有料的沟通会, 贝壳找房高级副总裁、贝壳惠居CEO王拥群博士对租赁行业的未来输出了很多高亮观点,令人印象深刻。
一个没有讨论欲的行业是乏味的行业。我摘录王博士的一些观点,也顺便谈谈自己的看法。
1,9月15日实施的「住房租赁条例」给了住房租赁企业正式颁发了一张身份证,把它同经纪机构、二房东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也 明确了它的权责义务。条例共七章、50条。其中第十四条明确写到, 国家完善政策措施,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住房租赁企业。
2,租客保护,是这个条例的核心精神。我接触到的朋友都倾向于认为,这种保护本身,会导致房东心态上倾向于把房屋托管给专业机构,从而扩大市场供给量,租赁市场的机构化率会逐渐提升。这种逻辑推演在美国、英国、德国都真实发生过,中国不会例外。
当然,过去几年,交易流动性下降,房价下跌导致租金收益率显得更合理,这些因素都进一步助攻了租赁市场蛋糕的扩大,对机构化率形成大利好,而机构化率又是住房租赁企业做大做强的基本面。
这个判断与王博士的观点相符,他判断会有千万套租赁房源进入这个市场,「住房租赁条例」的实施,是中国进入大租赁时代的重要时刻。
3,大租赁时代的到来,因为下面三个变化,而正在变得异常真实。
首先,监测数据显示,租赁年龄与家庭租房需求都在同步上升。当我们还在关注00后如何整顿职场和租赁时,其他细分的租赁人口也发出了自己的尖叫。
其次,分散式住宅占比近八成,不满意+不将就,是当前租赁人口的最真实需求。
最后,房东心态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68%的房东对资管托管服务投出了信任票,认为这个服务提升了自己的出租意愿。
4,站在贝壳的立场,杀入这个赛道有多种好处:全生命周期用户服务,通过租赁业务熨平业绩曲线,为经纪人提供多样化的收入等等。事实上,成立四年的贝壳惠居不会找到比现在更绝佳的发展时机。贝壳惠居创立时曾有一个初心:让租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现在,天时地利人和,可能是兑现这个初心最有成功概率的时刻。
5,贝壳惠居拿出的核心产品武器是省心租。省心租聚焦于分散式房源的委托管理,走轻资产模式,过去四年,进入13个城市,截至上半年末在管房源接近60万套,仅北京就超过了14万套。 更重要的是,围绕用户需求不断做出产品迭代,坚持不吃差价,而是专注于透过资管和服务获得收入——这是租赁赛道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会刷新大家对租赁盈利模式的想象空间,同时把一众二房东、变相吃差价的同行玩家彻底扫入历史。
6,省心租商业模式的核心,并不在于它拒绝了什么,而是来自于它能够提供什么。
不夸张地说,贝壳省心租的崛起是同行「让出来」的结果。它之所以能够在四年内规模扩大到60万套,背后是同行为自己过度泛滥的模式创新在偿债。省心租主打一个省心,主攻新一代租赁人口的痛点,它做到的那些事情,其实都会出现在同行的PPT上,但是却是它赢得了更多C端客群的心智。
7,但是,没有任何理由轻视它背后的能力建设。
相比于交易,租赁是一个客单价很低的业务,所以需要规模的加持,去平摊掉庞大的中后台管理成本,但是规模本身会放大风险,所以贝壳惠居做出了两条战略选择:其一,轻资产路线,确保自身财务安全;其二,规模的背后是效率,效率管理则来自于一套运行有效的人店网络、数据基建和服务管理。
8,从这些细节看,贝壳其实是一个路径依赖的公司。不管它做哪个赛道的业务,你很快就能发现,它的商业模式是底层互通且高度一致的:服务者职业化,品质正循环,ACN角色分边,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这些贝壳的投资人相当熟悉的词汇,都是最好的体现。
在省心租业务上,这套玩法就被完全复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
一个是首创「六芒星职业分工网络」, 这其实是租赁版的ACN。 通过六大角色(云管家、资管经理、租务管家、供应链服务者、客户经理、服务管家),将传统租赁一人包办的粗放模式,升级为 「专业人做专业事」。
这几个角色加起来,全国人数已经接近15000人。
第二个便是推出HQI房源品质分,从五个维度把房源分成三个等级,在流量分发上品质优先,实现服务效率--平台品质--用户口碑的正循环。
目前省心租和贝壳普租都会遵循同一个好房源逻辑,虽然它们是不同的用户画像,但是作为分散式的租赁产品,二者是是合作共生的。
在我看来,房源品质分,会是下一个贝壳输出的行业公共品。不亚于交易端的著名IP真房源,它就是租房赛道的好房源IP。
9,省心租目前是贝壳惠居的战略性产品,它对轻资产模式的执着,来自于它对市场风险的敬畏;它对分散式租赁的情有独钟,来自于它的市场判断,这是一个客户池子最大、也最有改造可能的市场。对分散式租赁的选择,就像贝壳下场干家装一样,非常符合它想把地产行业重做一遍的愿景。
分散式租赁,曾经一度被认为是租赁行业的黑洞,丑闻最多,政府最头疼,但是时过境迁,四年前省心租的试点,在四年后听到了回声,一个租赁大玩家带着它自己的解决方案出现在赛道上。
10,但是,贝壳惠居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平台属性。
在回答提问时,王博士说,现在北上之外,家庭平均租金不到两千块钱,能收的服务费非常有限。 今天,大家都想做大,但做大的难题是效率管理。
「省心租是我们的自营产品,但未来在供应链上,通过贝壳惠居的模式,与中小机构有很多合作可能,比如,你可以成为房源、客源甚至服务的一部分,通过大的机构带动小机构打造一个生态。租赁的服务链条很长,周期也很长,上面的分工协作是必然的,更细分更专业的机构才有可能参与到游戏中来,如果一些机构想完全来自己做,正在变得越来越难。」
文末提示:
九月下旬,JUMP大会将在苏州举办首届机会资产大会,这也是我们举办的第一个以交易为导向的主题大会,届时,我们将把一群有趣的灵魂带给您,匠朴资本也会带着自己的案例亮相。如果你对不良资产、困境资产、债务重组有兴趣,欢迎添加下方图片里的二维码验证入群。闭门大会,规模100人左右,观众报名仅限50人,其余定向邀请,感谢您的关注。
前文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