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局刚放出来的7月房价数据,估计让不少北京房东心里咯噔一下 ——二手房价格环比又跌了1.1%,四个一线城市跌的最狠。
实际上,这已经是3月小阳春之后,连着第四个月往下掉了。没有什么刺激性的大招出来,恐怕很难扭转局势。
说下看法:
一、北京楼市“跌跌不休”,买房需要被按下暂停键
这段时间北京楼市的大环境确实是不太乐观,很多人也在犹豫犹豫不敢买房。
在市场不太乐观的当下,这样的情况确实挺常见的,毕竟谁也不想辛苦半辈子挣的钱,最后折在房子上。
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市场房子成交量少了,并不是买房的需求减少了,只是市场在大周期波动中,买房的需求被暂时抑制了,就像弹簧被按住了,但是弹性还在。
直观一点,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北京有2200万常驻人口,其中1427万是北京户籍,800多万的是外来人口。
京户具备先天优势,但也不是每个北京人都有房子。
从官方给到的数据来看:北京住房拥有率是70%;算下来就是428万的北京人依然在京没有房子;
800多万的外来人口更是无房的主力军;
所以保守来看,常驻北京的人口,大概一半都是无房一族,按每户3人计算,大概就是330万个购房家庭。
再看大中介的挂牌房源数据,前台+后台,累计16万套;
虽然创了历史新高,但是在庞大的购房需求面前,真的都不是事。
而实际上,只要我们没有走到人人住别墅的时代,需求本质上都是存在的。
60后70后父母买的那套房子,00后和10后真的不一定还看得上,而且房子会老会旧会破败,住的也不舒服。
二、刚需买房还值不值得上车?
现在的大环境,北京市场回调确实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至少在政策不放大招的情况下,现在市场的状态可能要持续到明年下半年;
因为按照现在二手房平均每月1.3万套的成交,现在16万套的挂牌房源,去化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这还没算每个月还有新增房源入市。
但就是房地产现在的状态,对刚需来讲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在过去两年政策的轮番刺激下,对于真心想要买房的客户来讲,无论是购房门槛,还是贷款利率,都给予到了史无前例的宽松,虽然未来可能还会进一步放开,但是对于减轻购房成本,不会再有什么很明显的效果了。
所以与其苦等政策放宽,不如现在好好琢磨下如何买到性价比最高的房子。
尤其是7月份的数据可以看到,现在北京楼市,已经进入到了量价齐跌阶段,意味着现在市场剩下来的那部分房源,都是卖家不愿割肉,不好杀价的房源了。这种局面越是僵持,对购房者越是没什么好处。
所以,刚需上车,现在确实没必要犹豫,总是等等看看,反而错过好时机。
最好也不要有抄底的想法,谁要是说能精准踩中最低点,那不是神仙就是骗子。咱们普通人,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挑个性价比高的,就是赢了。
三、卖房者,死扛还是降价跑路?
现在市场上最着急的就是卖房客户,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堵在心里。
知道大部分人都不想割肉,但前提是一定要先看清手里房子的价值。
老破小,尤其是那种不带电梯又没有学区属性的老破小,现在不卖,以后价格只会更低。
北京楼市现在两极分化得厉害,就算政策来了,价格优先回调、回调最多的也一定是核地段的次新房;
老破小房源多、竞争大,房龄、户型、物业啥都不行,想翻身?太难了!就算赌一把回调5%,300万变成315万,有啥意义?
还有那些新房扎堆区域的次新房,以前可能还是区域标杆,环境品质都不错。
但架不住现在新房扎堆内卷啊,人家房龄更新、品质得房率更高,价格还没贵多少。
新房为了去库存有可能还会再降价,这么一挤,这些区域的二手房只能一降再降,早出手早解脱,越拖越耗不起。
接下来市场会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准。
但北京楼市真正能穿越周期,保值增值的房子,一定是有学区+有产业+核心地段+供应稀缺的次新房或者新房。
不具备保值属性的劣质资产,真的没必要拿着,自己住的无所谓,闲置的赶紧处理掉,这波楼市,能活下来的都是清醒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