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刚结束访美行程回国后,俄军就搞出了大动作,沉寂26年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核动力巡洋舰突然重出江湖!这艘2.8万吨的钢铁巨兽完成现代化改造后首次出海试航,让整个西方世界都倒吸一口凉气。
![]()
(俄军“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完成现代化升级并开始海试)
1、普京回国后大展身手,复活冷战“核杀器”
这可不是普通的军舰回归,作为冷战时期苏联对抗美国航母的"终极杀器",基洛夫级巡洋舰的设计理念简单粗暴:用核动力驱动,用导弹说话。
当年北约给它起了个外号叫"战列巡洋舰",就是因为这家伙的块头比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足足大出一倍,活脱脱一个海上移动军火库。但苏联解体后,这些吞金巨兽成了俄罗斯海军的"甜蜜负担"。
"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1997年就因动力故障趴窝,在北德文斯克的码头一躺就是四分之一个世纪。期间俄罗斯几次想把它送进拆船厂,但最终还是咬牙决定升级改造——这个决定现在看来简直太正确了。
![]()
("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故障频频,常年呆在船港维修)
改造过程堪称一部"拖延症晚期"的教科书:原计划2018年完工,结果拖到2026年;预算从1000亿卢布飙到2000亿;光是拆旧设备就花了两年。但慢工出细活,如今的"纳希莫夫"已经脱胎换骨,特别是它肚子里装的80枚新型导弹,随便拎出来一枚都够美国航母编队喝一壶的。
2、80枚高超弹齐出,可消灭一个航母战斗群
要说这艘钢铁巨兽最让人胆寒的,莫过于它那堪称"毁天灭地"的武器库了。俄罗斯工程师们把老旧的"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架全拆了,换上了10套3S14通用垂发系统。
现在这艘战舰能携带的导弹清单简直就像"末日武器展销会":射程2500公里的"口径"巡航导弹,600公里的"缟玛瑙"超音速导弹,最要命的是那个号称"航母杀手"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这玩意儿速度能达到8-9马赫,什么概念?从莫斯科到巴黎只要7分钟!美国现有的防空系统在它面前就跟用苍蝇拍拦截子弹一样可笑。
![]()
(10套垂发系统上舰,可携带80枚各种远程导弹)
更绝的是俄罗斯人的"叠buff"战术:80枚导弹可以同时发射,理论上能在几分钟内让一个航母战斗群从雷达屏幕上消失。
防空系统也来了个全面升级,从200公里外的S-300,到中近程的"鲁道特",再到最后的"铠甲-M"近防系统,活脱脱给战舰套上了三层金钟罩。不过要说遗憾也有,它的雷达系统还是上个世纪的产物,跟中美最新驱逐舰的"四面阵"相比,就像拿着大哥大跟最新款智能手机比划——气势是有了,但真打起来可能会吃点亏。
3、俄军处境尴尬,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艘钢铁巨兽的复出,与其说是军事需要,不如说是俄罗斯人精心设计的一场"心理战"。想想看,在普京刚结束访美的敏感时刻,让这艘沉睡26年的"海上巨无霸"重出江湖。
![]()
(受制于财政紧张和工业能力下降,该舰的威慑力有待验证)
但现实往往比理想骨感。这艘战舰的现代化改造活脱脱就是一部"俄罗斯式拖延症"的教科书:原计划2018年服役,结果拖到2026年;预算从1000亿卢布一路飙升到2000亿卢布。不过话说回来,看看美军"肯尼迪"号航母下水6年还在磨洋工,俄罗斯人这次倒也不算太丢脸。
更扎心的是,在俄乌冲突持续消耗的背景下,俄罗斯财政就像个漏水的木桶。养这么一艘"吞金兽"到底能撑多久?要知道它一年的维护费都够造好几艘新护卫舰了,而且俄罗斯造船业现在面临人才断层、零部件短缺的困境。
最讽刺的是,这艘战舰服役时苏联还没解体,如今它重出江湖,俄罗斯的经济体量却只有当年的三分之一。这种反差让人不禁想起那句老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问题是,这匹"骆驼"到底还能撑多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