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医学新媒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医患沟通模式,成为连接医疗资源与患者需求的关键纽带。为把握这一时代机遇,川北医学院附属成都新华医院开展“医学新媒体的破圈之道”沙龙,借“消化内镜专家日”汇聚“@成都下水道”(微博)、“@消化科倔老头”(微博)、“扫地僧一听”(微信公众号)三大医疗 IP,共探互联网时代医疗服务新路径。
![]()
深耕专业领域,打造精品医疗品牌
8月,备受瞩目的第三期“消化内镜专家日活动”如期而至。本次活动特邀“消化科倔老头”刘强教授以及创建“扫地僧一听”公众号的刘国伟教授。
在诊疗过程中,两位专家始终秉持“无痛精准诊疗”的核心理念,借助先进的高清电子染色内镜系统,不仅实现了对早癌病灶的精细化筛查,更在现场为患者详细解读检查报告,量身定制个性化防治方案。
![]()
刘强教授凭借敏锐的洞察力,精准捕捉微小病灶;刘国伟教授则依托科学的早癌筛查体系,确保诊断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借势聚能,共话新媒体发展新篇章
随后我院紧抓“专家日活动”这一宝贵契机,精心策划并举办了“医学新媒体的破圈之道”主题沙龙。特邀医疗界IP标杆“成都下水道”任黎明教授、“消化科倔老头”刘强教授、“扫地僧一听”刘国伟教授、我院张炳印教授齐聚一堂,共同展开深度对话与经验分享。
![]()
任黎明教授凭借幽默风趣、率直洒脱的个人风格,连续十年荣膺微博十大影响力健康医疗大V称号,其微博账号汇聚了260万+忠实粉丝。沙龙活动上,他结合自身成功案例,强调个人品牌的塑造需立足医学专业性,以真实临床故事为基底,结合通俗化、趣味化的叙事方式,构建差异化内容矩阵。
而刘强教授作为微博医疗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分享了将晦涩医学知识转化为大众易懂内容的实践经验,主张通过问答形式增强患者参与感,实现“寓教于乐”的健康教育模式。其“消化科倔老头”账号正是通过接地气的语言风格与高频互动,积累了近百万的粉丝群体。
刘国伟教授曾创建公众号“扫地僧一听”在业内关注度颇高,他则更聚焦患者需求,现场解析如何将专业诊疗场景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同时,他强调科普创作应紧扣患者痛点,以场景化叙事替代单向灌输,真正实现“从诊室到屏幕”的知识迁移。
明确目标,赋能医院新媒体建设
在自由讨论环节,我院各科室主任踊跃发言,与多位专家展开了深度对话,学习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精准化账号运营、打造高质量健康科普矩阵、创新医患互动模式。
![]()
沙龙活动尾声,张炳印教授作为我院代表发表总结讲话,他强调:医学科普需借力网络与短视频平台,以通俗语言和直观形式普及专业知识,既能提升大众健康意识,也能助力医生树立个人品牌、增进医患信任,进而带动线下诊疗;医疗质量是根本,须严谨细致杜绝漏诊,耐心阐释病情及注意事项,以亲民姿态消除医患隔阂;优质服务是关键,应精准响应患者需求,全面提升科室及个人品牌形象。
展望未来,持续引领医疗新媒体潮流
从技术突破到品牌破圈,从单点实践到全院联动,我院正以开放姿态拥抱医疗新媒体时代。这场沙龙不仅是一次经验的碰撞,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启程——我们坚信,当专业医疗遇上互联网思维,必将为患者服务与品牌发展注入新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