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丁香学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利用干细胞技术实现牙槽骨再生的突破性案例,引发了医学界广泛关注:59 岁王女士通过注射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制剂,半年内实现 2 毫米牙槽骨再生,并成功保住松动牙齿。标志着牙齿再生从基础研究迈向临床应用的关键转折,干细胞技术正在重塑口腔医学的治疗范式。
首都医科大学王松灵院士团队历年来多项研究成果表明,通过调控干细胞微环境与分子信号通路,实现组织再生已从理论构想变为临床现实。随着仿生支架材料、基因编辑技术和 AI 诊断系统的协同发展,人类有望在 2030 年前彻底告别「缺牙时代」,开启牙齿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新纪元。
近日,王松灵院士及其合作者刘怡主任医师、吴祖泽院士和王霄主任医师等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题了为
「Impact of allogeneic dental pulp stem cell injection on tissue regeneration in periodontitis: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临床研究性论文,此研究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方式,创新性地评估同种异体牙髓干细胞注射在促进牙周炎组织再生方面的实际效果与潜在价值。
![]()
图 1: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牙周炎作为全球第六大流行疾病,其核心病理特征是牙槽骨吸收与牙周附着丧失。传统治疗手段(如引导组织再生术)虽能部分恢复牙周结构,但存在三大局限:
1)手术创伤大,患者依从性低;
2)再生效果依赖骨移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3)对复杂骨缺损(如Ⅲ度骨下袋)的修复效果不理想。据 WHO 统计,全球超 7 亿牙周炎患者中,仅 12% 能接受规范治疗,而其中真正实现牙周组织完全再生的不足 5%。
在此背景下,王松灵院士团队等人自 2010 年起聚焦牙髓间充质干细胞(DPSCs)的再生潜能研究。相较于骨髓干细胞(BMSC)或脂肪干细胞(ADSC),DPSC 具有三大独特优势:
1)免疫原性极低(HLA-DR 阴性率>99%),可实现异体移植;
2)成骨分化效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是 BMSC 的 1.8 倍);
3)抗炎症微环境能力强(通过 PGE2-T 细胞无能机制抑制局部免疫反应)。这些特性使其成为牙周再生治疗的理想「种子细胞」。
传统干细胞治疗需结合骨移植手术,而本研究开发了「牙周膜内精准注射技术」。通过定制化钝头针与锥形束 CT(CBCT)引导,将 DPSC 悬液(1×10⁷ 细胞/0.6 mL)直接注入骨缺损区牙周膜间隙,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创伤与并发症。临床数据显示,注射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手术组,且无 1 例发生感染或组织坏死。
此外,本研究建立了全球首个符合 GMP 标准的 DPSC 药物生产线,采用「无血清培养+微载体扩增」技术,实现单次智齿牙髓采集制备足量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系统覆盖细胞分离至制剂灌装的 12 个关键环节,确保临床应用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
![]()
图 2: DPSC 临床注射标准操作程序
该研究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n = 132),发现:
单次注射 1×10⁷ 细胞对Ⅲ期牙周炎((附着丧失)AL≥5 mm)的疗效显著优于盐水组(AL 改善 26.81% vs 17.43%,P = 0.0338);
单根牙的疗效显著高于多根牙,尤其对无根分叉病变的多根牙效果更佳;
双次注射组(间隔 30 天)的骨增量与单次组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单次高剂量注射即可达到最佳疗效。
![]()
图 3: 与生理盐水注射相比,牙髓干细胞注射在骨缺损再生方面展现出更显著的疗效
该研究最令人振奋的发现,是 DPSC 注射不仅实现了牙槽骨的定量再生((骨缺损深度)BDD 改善 0.30±0.484 mm vs 盐水组 0.04±0.315 mm,P = 0.0083),更显著提升了牙周组织的生物学功能:
在Ⅲ期牙周炎(AL≥5 mm)患者中,DPSC 组 AL 改善达 26.81%(1.67±1.51 mm),显著高于盐水组(17.43%,1.03±1.31 mm)(P = 0.0338);
牙齿松动度(TM)在 DPSC 组改善更明显,可能与牙槽骨支持增加相关;
通过微生物培养或分子生物学方法表明 DPSC 注射后牙周袋内产黑色素普氏菌(P. gingivalis)相对丰度降低,而有益菌(如罗氏菌属)丰度增加,改善了菌群平衡。
总之,这项研究首次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异体牙髓干细胞注射疗法可安全、有效地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标志着牙周治疗从「破坏-修复」向「再生-重建」的范式革命。
参考文献:Liu Y, et al. Impact of allogeneic dental pulp stem cell injection on tissue regeneration in periodontitis: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5 Jul 31;10(1):23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