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全球航空安全的长期趋势依然向好,但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最新发布的报告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报告显示,尽管2024年全球航空运输量创下历史新高,但事故与死亡人数却不幸地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逆势上扬。
数据的反常波动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2025年版全球航空安全状况报告》的记录,2024年全球范围内的定期商业航班共发生了95起事故,远高于2023年的66起。其中,10起为致命事故,共导致296人遇难——这个数字是前一年 72 名遇难者的四倍还多。
在全球航班起降架次超过3700万的背景下,全球事故率也从2023年的每百万次起降1.87起攀升至2.56起。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胡安·卡洛斯·萨拉萨尔强调,航空业依然是最安全的交通方式,但这组数据凸显了持续改进的紧迫性。理事会主席萨尔瓦托雷·夏基塔诺则称,2024年的数据是“一个惨痛而及时的提醒”,警示业界必须团结一致,朝着零死亡的目标不懈努力。
风险的聚焦点
深入分析发现,四类高风险事故类型是导致伤亡的主要原因,它们分别是:可控飞行撞地(CFIT)、空中失控(LOC-I)、空中相撞(MAC) 以及跑道侵入(RI)。这四类事故虽然仅占致命事故总数的 40%,但却造成了 25% 的遇难者。
此外,报告还特别指出了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飞行颠簸。数据显示,2024年近四分之三的严重伤害事件由飞行颠簸造成。国际民航组织认为,这一趋势与日益频发的气象灾害直接相关,气候变化正在对飞行安全构成新的挑战。
全球应对策略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国际民航组织正在积极采取行动。该机构正大力推进全球跑道安全行动计划,开发更先进的实时颠簸监测系统,并发布了最新的指导方针,以帮助飞行员减轻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所面临的信号欺骗和干扰风险。同时,该组织也在扩展数据驱动的方法,用于事故、事件及鸟击报告的分析,并致力于加强军民合作,以减少冲突地区上空的飞行风险。
区域差异与未来展望
从区域来看,亚太地区与欧洲/北大西洋地区在2024年各有3起致命事故,而南美洲则记录了1 起,但该事故造成了62人死亡。从遇难总人数来看,亚太地区最高,其次是南美洲和欧洲/北大西洋地区。
展望未来,航空业正迎来变革。国际民航组织正在为无人机系统(UAS)和先进空中交通(AAM)等新型航空器融入传统空域制定安全框架,以确保未来的天空同样安全有序。这份在国际民航组织成立80周年之际发布的报告,也再次彰显了其作为全球193个成员国技术标准与安全战略协调者的核心领导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