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守护可可西里|“泡不开”的泡面,这么香!

0
分享至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翻滚的开水,在海拔4600多米的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畔,似乎也患上了高原反应,失去了应有的威力。蒸汽带着一丝迟滞的慵懒,总是达不到平原上那种气势汹汹的滚烫。

  撕开泡面的包装,小心翼翼地把面饼放入碗中,热水浇下,面条只是懒洋洋地舒展开些许边角,中心依然固执地保持着硬挺。82摄氏度沸点下的热情,还不足以让面饼服服贴贴地舒展开来。

  每天,这碗注定“泡不开”的泡面,在弥漫的浓烈调料味中,以工业文明的烟火气息,生硬地揭开了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清晨序幕。


  在可可西里,吃饭从来不是享受,而只是对抗严酷自然的头等大事。

  进入可可西里前,我们的采购清单上,写满了最朴素的生存需求:压缩饼干、矿泉水、泡面、榨菜……所有的一切,只为填饱肚子,为身体提供对抗严寒与缺氧的最基本能量。至于味道,在无人区,那是一种没人敢想的奢望。

  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保护站,是一个季节性保护站,每年只有5到8月份藏羚羊产仔的时候,才会有巡山队员不定期地驻守。他们所带的食物、生活用水、取暖做饭的燃料、发电的柴油,都是按人头准备,只够一个巡山周期的用量。

  我们的突然加入,让保护站的吃饭节奏突然被打乱。经过“讨论协商”,参加本次巡山的可可西里管理处执法监督科科长秋培扎西宣布,巡山队和采访队,每天各出一人,轮流“上锅”;饭菜的主食以自带的大饼面包为主,菜以水煮胡萝卜、圆白菜为主;每天只提供中午和晚上两餐,早上只提供开水,可以各自泡面吃。

  好在,吃饭不易,胃也高度配合。在这里,身体仿佛进入了低功耗模式,饥饿感常常缺席,胃也不抗议,所以经常错过饭点也不知道。即使勉强吃下东西,胃里也像是被塞进了一团混沌的棉絮,“吃没吃饱不知道”是常态。


  记者在可可西里采访秋培扎西(右一)。 新华社记者 邓寒思 摄

  这样不知饥饿的状态,还有理论支持,更让“不吃饭”少了心理负担:临行前医生强调,少走路、少说话、少吃饭。有经验的巡山队员也低声告诫:别贪嘴,别吃撑!因为吃饱了的胃肠要抢走本就稀缺的氧气,会极大加重高原反应的症状。

  吃完“泡不开”的泡面,新的一天就正式开始了。有的趁着阳光正好,抓紧赶拍藏羚羊;有的蹲守卓乃湖畔,抓拍落日黄昏的壮美镜头;还有的守望在山岗上,记录荒原的星河灿烂。所以,吃午饭和晚饭的人,其实没有几个。大都是揣两个大饼、几袋榨菜,拎一瓶矿泉水,就是一天的伙食。

  所以,开水泡面、白水煮菜的日子里,一勺辣酱、几块肉干,常常会让大家胃口大开。

  那些“珍藏”着牦牛肉的巡山队员,经常会削下几片带着厚厚凝脂的肉块,郑重地放进记者的面碗里,“喏,加点肉,扛饿。”这个时候,瞬间升级的“顶配”牦牛肉面,会让人有一种近乎奢侈的满足感。


  巡山队员在可可西里卓乃湖附近巡护。新华社记者 杜笑微 摄

  面对清汤寡水的白水煮菜,也有人会变戏法似的掏出一罐辣酱,高喊一声:“我带了辣酱,谁要?”这时,大家的筷子,就像战场上的枪矛,瞬间,齐刷刷地指向辣酱罐口。这罐辣酱,成为荒原上对味蕾的最好馈赠。

  胖敦敦的秋培扎西,从事可可西里守护工作已经20多年了。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好像对这位土生土长的可可西里守护者的食欲,没有什么影响,他依旧是大碗吃饭、大块吃肉。

  但秋培扎西吃饭很有特点:每次碗里的内容见了底,最后的一点汤底,他总要兑点热水,再全部喝下去,把个碗涮得干干净净。看大家有点奇怪,他忙说:“别瞧这碗菜汤简单,搁十年前,巡山时能吃上口热的就谢天谢地了。现在不一样喽,顿顿都是热乎的。”

  在可可西里,生存本身就是一场艰苦卓绝的跋涉。一碗泡不开的泡面,是这场跋涉中的一个生动而难忘的注脚……

策划:钱彤

统筹:常爱玲、陈凯、令伟家

制作:于卫亚、史卫燕、焦旭锋

记者:卜寄傲、李占轶

视频:刘思录、郭依格、邓寒思、杜笑微、张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联储宣布降息!中国资产大涨

美联储宣布降息!中国资产大涨

新民晚报
2025-09-18 08:15:42
拒绝国乒安排,退役4年,丁宁如今的级别和年薪如何?

拒绝国乒安排,退役4年,丁宁如今的级别和年薪如何?

乐聊球
2025-09-18 10:36:33
小米新机突然上架:9月17日,正式开售

小米新机突然上架:9月17日,正式开售

科技堡垒
2025-09-18 12:23:17
父亲是前外交部部长,妻子是阎维文女儿,他却拒绝父辈光环靠自己

父亲是前外交部部长,妻子是阎维文女儿,他却拒绝父辈光环靠自己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5 12:03:42
17岁小伙深圳街头捡到近200万巨型金条,秒交交警!回应:没多想

17岁小伙深圳街头捡到近200万巨型金条,秒交交警!回应:没多想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9-17 21:37:59
不狠不行的中越边境:数百公里的铁丝网,这下越南人看了都老实了

不狠不行的中越边境:数百公里的铁丝网,这下越南人看了都老实了

沧海旅行家
2025-09-15 23:09:24
中国崩塌最彻底的专业,从年薪20万到月薪3千,大批毕业生转行

中国崩塌最彻底的专业,从年薪20万到月薪3千,大批毕业生转行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9-11 21:25:25
站西贝的人越来越多,到底是谁错了

站西贝的人越来越多,到底是谁错了

大张的自留地
2025-09-15 09:26:38
永久停业!天津这家会员制商超也干黄了?

永久停业!天津这家会员制商超也干黄了?

天津族
2025-09-18 07:33:50
原来她早已去世,抢救11天难敌病魔,91岁老母亲坐轮椅为其送终

原来她早已去世,抢救11天难敌病魔,91岁老母亲坐轮椅为其送终

章眽八卦
2025-09-12 10:18:55
收评|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A股惊魂一跳!发生什么了?

收评|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A股惊魂一跳!发生什么了?

龙行天下虎
2025-09-18 15:12:05
跌超70%!温州阿尔勒从1.3万到3千,一套房蒸发近百万谁扛得住?

跌超70%!温州阿尔勒从1.3万到3千,一套房蒸发近百万谁扛得住?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09-18 12:06:56
特朗普亲自当说客 能否"挽救"被孤立的以色列?

特朗普亲自当说客 能否"挽救"被孤立的以色列?

看看新闻Knews
2025-09-17 23:28:02
比亚迪回怼汽车大佬

比亚迪回怼汽车大佬

后视镜里de未来
2025-09-17 16:55:19
全新问界M7陆续到店 预售价28.8万起/将于9月23日上市

全新问界M7陆续到店 预售价28.8万起/将于9月23日上市

太平洋汽车
2025-09-18 15:12:32
突然怂了?意义仍然非凡!罗永浩:决定放弃!但若失踪,或被跨省

突然怂了?意义仍然非凡!罗永浩:决定放弃!但若失踪,或被跨省

瑜说还休
2025-09-16 07:36:57
董小姐事件之后,“协和4+4”发起者王辰院士被一撸到底

董小姐事件之后,“协和4+4”发起者王辰院士被一撸到底

吭哧有力
2025-09-17 19:09:27
前掘金冠军主帅马龙加入ESPN成分析师 被解雇至今无球队邀请执教

前掘金冠军主帅马龙加入ESPN成分析师 被解雇至今无球队邀请执教

醉卧浮生
2025-09-18 08:51:30
山口百惠现身富士山脚下,低调生活惹人泪目!

山口百惠现身富士山脚下,低调生活惹人泪目!

世界探索者探索
2025-09-17 23:19:12
非常罕见:特朗普发文,用4个字来形容中国,他终于敢面对现实了

非常罕见:特朗普发文,用4个字来形容中国,他终于敢面对现实了

朝子亥
2025-09-18 15:15:03
2025-09-18 16:44:49
新华社 incentive-icons
新华社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609856文章数 24211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22岁患绝症女孩宴请全村看电影:拒捐款 拜托关照父母

头条要闻

22岁患绝症女孩宴请全村看电影:拒捐款 拜托关照父母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财经要闻

中企停止购买英伟达相关芯片?外交部回应

科技要闻

DeepSeek称R1训练费200万,不依赖蒸馏对手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手机
房产
旅游
教育
数码

手机要闻

手机影像大战升级!OPPO的“真2亿”像素到底“真”在哪里?

房产要闻

好猛!海南楼市,一批王炸楼盘杀出!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下图是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正方形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多少

数码要闻

上半年全球开放式耳机占比突破10% 同比大涨61.1%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