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从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工艺研究所了解到,洼20-117井首次应用“气/剂稠油复合增能降黏”技术后已平稳运行45天。这标志着此项创新技术在稠油冷采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
据了解,洼20-117井于今年3月6日完成二氧化碳注入作业,累计注入量479.94吨。放喷后,由于原油黏度过高无法正常生产。
面对这一技术难题,该厂工艺技术人员大胆创新,于6月下旬首次实施稠油复合增能降黏新技术。
与以往单纯注入降黏剂的传统工艺不同,此次新技术采用了“氮气+发泡剂+表活剂+稀油”的复合注入方式。同时,优化注入工艺,将氮气分别与不同药剂配合进行多轮次注入,通过氮气膨胀提供地层能量,发泡剂封堵高渗层,同步补充热能、势能、化学能的同时兼具调剖效果,表活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热稀油起到引导油流效果同时具有一定降黏能力。
经过10天的科学焖井后,于6月30日正式挂抽生产,最高日产油量达10.4吨。
生产数据显示,该井目前运行状况良好,已累计产油217.99吨。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该井不仅液量保持稳定,含水率持续下降,原油产量更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这项技术的创新点在于改变了以往单一降黏的思路,通过多种介质的协同作用,实现了1+1>2的效果。”该厂相关技术专家介绍。
所长吴超表示,洼20-117井的成功实践,为该厂稠油开采开辟了新途径,对恢复二氧化碳受效井产油能力进行新的尝试。
(徐静 陶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