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古代中国关于的饥荒记载这么多,而西方历史的记载却很少?

0
分享至

西汉永始二年,青州刺史朱博的案头堆满灾报竹简,其中一卷墨迹未干:“大旱三月,民多饿死,易子而食者三户。”

这样的场景在中国史书中比比皆是。从西汉到清朝的两千多年间,中国各地记载的饥荒超过4000次,平均每年爆发2次大规模饥荒。明末一场持续四年的大旱,直接导致上千万人丧生,灾民啃食树皮草根,甚至有人将石磨成粉充饥,最终腹胀肠裂而亡。



这些触目惊心的记载背后,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历史记录机制。自商周时代起,中国就建立起严密的户籍与灾情上报制度。县吏每三天必须核查户籍变动,死亡人口需详细记录去向。

明朝苏州知府况钟面对水灾时曾怒斥提议瞒报的幕僚:“鱼鳞册上少一户,巡抚的鞭子就会抽到我背上!”

这种层层追责的体系,迫使地方官吏不敢隐瞒灾情。



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儒家“天人感应”思想赋予的政治压力。汉武帝晚年关东大旱,流民百万,他亲自颁布《轮台诏》向天下认错:“朕之过也。”

唐太宗面对蝗灾时更当众生吞蝗虫:“要吃就吃朕,别害百姓。”天灾被视为帝王失德的警示,这种政治哲学将饥荒记录提升到政权合法性的高度,使得史官必须秉笔直书。

西方为何“消失”的饥荒?

当中国刺史在竹简上记录饿殍人数时,西方世界的历史书写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公元1347年,法国某庄园账簿仅用一句话记载灾难:“半数农奴消失。”至于这些人去了哪里、是否饿死,无人关心。



公元前400年小亚细亚饥荒,灾民跪求波斯国王大流士开仓放粮,得到的回应被刻在石碑上:“神让你们受苦,与我何干?”

这种差异首先源于社会治理结构的本质不同。中世纪欧洲实行封建采邑制,领主只关注佃户能否交租。农奴的生死不影响土地所有权,死了再招新的即可。

而中国自周代就确立“以农立国”的治理逻辑,《周礼》明确规定:天子国库旁必建“委积”粮仓,汉朝更形成太仓-常平仓-义仓三级救灾体系。东汉安定太守皇甫规未等朝廷批复就开仓放粮,非但未被问罪,反获汉安帝赏赐二十匹绸缎。



更关键的是历史记载体系的缺失。中国自夏朝设史官,商代存甲骨档案,形成全球独有的连续性历史记录。而西方长期缺乏系统纪年法,古希腊希罗多德的《历史》中甚至找不到确切年份标记。

中世纪欧洲更因教权垄断文化,导致西罗马灭亡后近千年的历史记载几近空白。当中国明朝的《灾异志》连冰雹砸死几头牛都详细记录时,欧洲领主账簿上的一个“叉”便宣告了一个农奴的终结。

灾害带上的国度

当黄河水患冲毁万亩良田时,欧洲农民正享受着大西洋暖流的庇护。中国的地理位置像一把悬顶之剑,北纬35度灾害带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在此交汇,旱灾、洪涝、蝗灾、地震轮番登场。



秦淮线(800毫米等降雨线)像一道无形的墙:北方十年九旱,一场春旱能让麦苗枯死;南方暴雨成常态,长江决堤就能淹没数省。更棘手的是三级阶梯地形:青藏高原的冷空气一旦异常,中原立刻赤地千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又让下游河床淤积成“地上悬河”。

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理链条,让局部灾害极易扩散成区域危机。



反观欧洲,上帝似乎格外偏心:温带海洋性气候让冬夏温差极小,巴黎与挪威卑尔根相隔千里,一月气温却只差3℃。支离破碎的海岸线和阿尔卑斯山脉,意外形成了天然灾害隔离带,意大利洪水不会波及法国,希腊干旱影响不了英国。

农业技术的枷锁更放大了灾害威力。直到清代,中国农民还在用汉代样式的铁犁,面对蝗灾只能敲锣驱赶。作物单一更是致命伤:北方靠小麦,南方赖水稻,这两种“娇气”作物既怕旱又怕涝。



明末陕西连续四年大旱,小麦绝收,灾民只能吃观音土充饥,最终腹胀而亡,若有耐旱作物本可避免这般惨剧。

历史书写的“滤镜”

翻开《明史·灾异志》,连冰雹砸死几头牛都记录在案。而1347年法国庄园账簿上,农奴死亡只画一个“×”,不是西方没饥荒,而是他们选择沉默

中国史官的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从司马迁开始,“实录灾异”就是史家铁律。汉武帝因关东饥荒下《轮台诏》罪己;唐太宗生吞蝗虫谢罪,在“天人感应”理论下,天灾=帝王失德,谁敢隐瞒就是欺君之罪。



更关键的是户籍制度的鞭策:秦汉的“编户齐民”,明清的“鱼鳞册”,人口数字直通中央。地方官瞒报饿死人?等着御史的弹劾奏章吧!

西方却戴着另一副“滤镜”。中世纪欧洲的书写权掌握在教会手中,他们更愿记录“神迹”而非饥荒。1315年北欧大饥荒出现人吃人,但教会年表只轻描淡写:“上帝降罚于罪人”。



1840年代爱尔兰马铃薯饥荒饿死百万人,英国议会报告却归咎“爱尔兰人懒惰”;1943年孟加拉饥荒中丘吉尔甚至冷笑:“印度人像兔子繁殖,饿死活该”,这些事件在西方正史中,不过殖民史的缩影。

最深的误会在于“苦难叠加效应”。中国史书“某州饥”的记载看似连年不断,实则是不同地区的轮番受灾。就像汉朝三十六年记载了三十六次饥荒,分摊到每个郡县,可能百年才遇一次。



反观欧洲,当1348年黑死病夺走1/3人口时,随之而来的饥荒却被瘟疫的阴影掩盖,不是没发生,而是被更大的灾难“吃掉”了

饥荒记忆背后的文明密码

红薯藤漂洋过海的故事,或许是最好的隐喻。当陈振龙将薯藤藏进缆绳带回福建时,他不仅带来一种作物,更带来对饥饿的敬畏与突围



而这份敬畏,早已刻进文明基因:从《周礼》的“荒政十二策”,到今天的国家粮储体系,中国人用两千年证明,记录苦难,是为了永远终结苦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霍启仁大婚!霍震霆、朱玲玲出席两人关系融洽,新娘子父母气质好

霍启仁大婚!霍震霆、朱玲玲出席两人关系融洽,新娘子父母气质好

娱乐团长
2025-11-17 16:07:52
工龄42.15年,个账13.75万元,2025年11月退休养老金有多少

工龄42.15年,个账13.75万元,2025年11月退休养老金有多少

匹夫来搞笑
2025-11-18 09:27:44
什么是性成瘾?患者自述:比烟瘾、酒瘾厉害多了,比戒毒还难

什么是性成瘾?患者自述:比烟瘾、酒瘾厉害多了,比戒毒还难

泠泠说史
2025-10-30 15:20:45
邓亚萍祝贺王曼昱被饭圈冲击:你不应该感恩我莎么,要不谁认识你

邓亚萍祝贺王曼昱被饭圈冲击:你不应该感恩我莎么,要不谁认识你

一只番茄鱼
2025-11-17 21:37:05
赵鸿刚宣布恢复训练,一掌把李景亮震麻,对手却称通背拳发力很差

赵鸿刚宣布恢复训练,一掌把李景亮震麻,对手却称通背拳发力很差

杨华评论
2025-11-17 17:53:24
一位7年护工自白:只要老人进了养老院,九成以上就再也回不了家

一位7年护工自白:只要老人进了养老院,九成以上就再也回不了家

小怪吃美食
2025-11-14 08:01:04
华为又一汽车品牌来了!

华为又一汽车品牌来了!

电动知家
2025-11-17 10:41:19
因慎战言论引争议,国防大学马骏回应:军人的使命是和平不是战争

因慎战言论引争议,国防大学马骏回应:军人的使命是和平不是战争

麦大人
2025-08-22 14:33:36
全运田径冠军亲吻亚军!甜蜜恋情让人羡慕,女孩是短跑头号美女

全运田径冠军亲吻亚军!甜蜜恋情让人羡慕,女孩是短跑头号美女

科学发掘
2025-11-18 07:39:39
美媒曝光中国轰炸计划:如果日本敢走错半步,或遭毁灭性打击

美媒曝光中国轰炸计划:如果日本敢走错半步,或遭毁灭性打击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16 14:54:03
正当防卫案反转,14人涉及谁担责,一起来关注听听看

正当防卫案反转,14人涉及谁担责,一起来关注听听看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18 06:51:42
因为父母的职业吃到的红利!网友:从小就知道护肤穿搭做发型!

因为父母的职业吃到的红利!网友:从小就知道护肤穿搭做发型!

夜深爱杂谈
2025-11-17 21:27:59
横店20万群演现状:美女泛滥成灾,光棍懒汉遍地,他们该何去何从

横店20万群演现状:美女泛滥成灾,光棍懒汉遍地,他们该何去何从

甜柠聊史
2025-08-18 08:00:54
一女子将另一女子砍杀30多刀致死,两人性关系内幕曝光

一女子将另一女子砍杀30多刀致死,两人性关系内幕曝光

娱乐的硬糖吖
2025-11-17 01:56:34
44岁中国女法官当选联合国上诉法庭法官,任期7年!她是唯一来自亚太地区的候选人

44岁中国女法官当选联合国上诉法庭法官,任期7年!她是唯一来自亚太地区的候选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10:00:08
5300亿巨头跌落神坛,海天酱油被消费者打回原形,还救得回来吗?

5300亿巨头跌落神坛,海天酱油被消费者打回原形,还救得回来吗?

法老不说教
2025-11-05 17:07:23
葡萄牙穷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个月,有些尴尬的现实得说出来

葡萄牙穷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个月,有些尴尬的现实得说出来

诗意世界
2025-11-06 10:27:22
再次推演台海冲突,20轮兵推后,美智库发现:有一点非常不可思议

再次推演台海冲突,20轮兵推后,美智库发现:有一点非常不可思议

boss外传
2025-11-13 18:55:03
沈伯洋逃出台湾,国民党拒绝救人,郑丽文已通告全岛,蒋万安笑了

沈伯洋逃出台湾,国民党拒绝救人,郑丽文已通告全岛,蒋万安笑了

墨兰史书
2025-11-17 05:10:03
俄25%的电力被打瘫痪,不良自媒体开始炮制红军村“大鱼场”

俄25%的电力被打瘫痪,不良自媒体开始炮制红军村“大鱼场”

史政先锋
2025-11-16 19:31:46
2025-11-18 11:15:00
芳芳历史烩 incentive-icons
芳芳历史烩
人人心藏历史敬畏, 感激岁月馈赠
6000文章数 16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德媒:德副总理是"在艰难时期"访问中国 暗示不寻常

头条要闻

德媒:德副总理是"在艰难时期"访问中国 暗示不寻常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房产
时尚
家居
手机
本地

房产要闻

大胆预测:三亚湾终极版低密度豪宅可能要来了!

听说冷帽是“美女检验神器”?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手机要闻

苹果令人羡慕,小米、vivo大差不差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