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缘教育:大面定调-亮部、暗部与投影的基础划分法则
绘画中体积感的塑造始于大面的划分,许多人急于刻画细节,却忽视了 “先分亮部、暗部、投影三大块” 的基础步骤,导致画面明暗混乱、体积扁平。分大面是将复杂形体简化为基本明暗关系的过程,如同给画面 “定调子”,只有先明确这三大区域的边界与层次,后续细节才有立足之地,画面才能呈现出扎实的立体效果。
![]()
大面划分的核心逻辑:光影的 “三分法”。光线照射物体时,自然形成 “受光面、背光面、投影” 三大区域,这是分大面的物理依据。亮部是物体直接受光的区域,占据画面的受光侧,需保持整体明亮统一,避免过早加入细碎暗斑破坏整体感;暗部是背光区域,位于光源的对侧,明度需整体低于亮部,可预留反光位置但不急于刻画;投影是物体遮挡光线后在支撑面上形成的暗区,需与暗部区分开,边缘随距离物体的远近从清晰到模糊变化。分大面阶段需 “眯眼观察”,忽略物体表面的纹理细节,只关注这三大块的形状与比例,如同用黑白滤镜看世界,让明暗关系一目了然。
操作步骤:从整体到局部的划分流程。分大面需按 “整体观察→概括形状→明确边界” 的步骤进行。首先确定光源方向,以此为依据判断物体的受光侧与背光侧,用直线快速标记亮部与暗部的交界线;接着用大块色块填充暗部,颜色选择稍深的固有色,避免直接加黑导致闷堵;然后刻画投影,投影的明度需比暗部稍暗,形状跟随物体底部轮廓与光源方向变化,如圆形物体的投影呈扇形,方形物体的投影边缘更规整。数字绘画可创建三个图层分别对应亮部、暗部、投影,便于后续调整;传统绘画则用稀释颜料薄涂,保持大面的通透感,为叠加细节留有余地。
![]()
层次把控:三大块的明度节奏。分大面的关键是建立明确的明度层级,避免 “亮部不亮、暗部不暗” 或 “投影与暗部同色” 的问题。正常光线下,亮部明度应保持在 70%-90%,暗部明度控制在 30%-50%,投影明度略低于暗部,保持在 20%-40%,形成 “亮部>暗部>投影” 的基本节奏。不同光源强度下,明度差需调整:强光环境明暗对比强烈,亮部更亮、暗部更暗;弱光环境对比柔和,亮部与暗部明度差缩小,但三大块的层级关系不变。金属、玻璃等反光强的物体,暗部可保留高光但整体明度仍需低于亮部,确保大面关系不被局部反光破坏。
常见误区:避免大面划分的细节干扰。分大面阶段最忌过早关注细节,如在暗部中刻画过多反光,或在亮部添加细碎阴影,这些都会模糊三大块的边界。需牢记 “先整体后局部”,暗部内的反光、亮部内的灰调都属于第二阶段的细化内容,初期只需保证暗部整体统一、亮部整体明亮。另一误区是投影形状随意,投影需与物体形态和光源方向严格对应,人物站立的投影需跟随腿部动态,静物的投影需呼应物体轮廓,避免 “漂浮” 或 “形状错乱” 的投影破坏空间感。
![]()
大面划分是画面体积感的 “第一块基石”,亮部、暗部、投影的明确划分能让复杂形体变得简单可控。通过遵循光影逻辑、按步骤划分区域、把控明度节奏,画面的基础明暗关系会清晰稳固,后续细节刻画也能在这个框架内有序展开。记住,分大面不是简单的涂色,而是对光影规律的理解与运用,当三大块的关系准确到位,画面便会初步呈现出 “立起来” 的立体效果,为最终的完整作品打下坚实基础。
成都深缘教育聚焦游戏动漫、影视漫画等数字绘画设计领域,推出在线学习课程。无论是零基础学员,还是刚入门的新手,都能在此获得系统的学习方案。
团队秉持 “育人为本、服务至上” 理念,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创新教学体系,打磨优质课程。教学上以学员为中心,采用陪伴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员的创造力与艺术表达能力,摒弃填鸭式、速成的教学方式,助力学员挖掘个人潜力,系统培养数字绘画兴趣爱好,开启艺术学习新征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