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升讲,战略就是坚定选择,然后聚焦,调动一切资源围绕战略实施,剩下的交给时间。他用更精练的语言定义了战略。他说,战略就是目标纯正,心无旁骛,做正确的事,时间就是答案。这句话我非常认同。“目标纯正、心无旁骛”是啥意思?就是定好了目标,就不要有杂念了,不要东张西望,想好了这事,就聚焦在这事上。陈东升在这本书里反复提,战略就是聚焦。所有领域都要围绕战略,所有资源都要服从战略。
当然也有人说,有一个战略叫多元化战略,那它是不是跟战略聚焦矛盾?我的理解是,多元化战略不能说是绝对错,做多元化的企业也不是绝对没有成功的。但是从概率上来说,聚焦专业化,成功的概率比较大。多元不等于不成功,但是多元你又想成功,你应该具备的资源要更不同,对战略实施、组织的要求更复杂。
而且,我们也说,多元不等于一切。有一种叫同心多元化,也就是业务之间有某种关联。比如,做房地产,也做一点跟房地产相关的物业管理,做开发,也做点租赁,这都没有问题。再比如小米一开始做手机,现在做汽车,因为现在的汽车是一个移动终端,从这点说跟手机有关联性。所以同心多元化、相关多元化是可行的,业务之间还能互补。但就怕这个多元化是离散多元化,多元等于跨行业,转行,变成了一个跟原来核心竞争力没有什么关系的分散选择。比如又做房地产,又做汽车,又去卖水果,还要做保险公司,业务之间相差太遥远了,成功的概率就很低。
什么叫做“正确的事情”?或者说,你怎么知道你坚持的事就是正确的?这就是特别考验企业家的地方,我们叫企业家的前瞻性、远见、洞察力。我认为企业家的核心能力,就是看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才有可能获得别人认为的前瞻性、远见、洞察力。比如说,当100个人说得都一样,你能说出不一样的观点,那么你有可能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叫洞察力。但如果你跟这100个人说得都一样,那就不叫有洞察力,就很难做出有前瞻性的、正确的决策。
而且,每个企业家看到的正确的事,真的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同样做汽车,理想汽车就是做一两款爆品,还用增程模式做;华为是不造整车,它是给整车提供电控、辅助驾驶这些“软”的东西,还有车企选择做重汽,比如重卡、载重汽车;也有的车企把重点放在换电模式上。这些选择都没有对错。就像运动员跑步,每个人训练的方法大同小异,但总有点不一样。有的人钻研起跑技术,有的人钻研冲刺技术,还有的人注重中间的节奏控制,总有点细微差别。关键是,企业家要考虑清楚,你的资源、能力能不能匹配你的选择,你能不能扛到底?这依赖企业家对市场,对竞争,对未来客户需求的准确判断。
所以,做企业家非常难的地方就是,你要在一生当中,不断地看到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你才能持续地做正确的事。那么,什么叫“时间就是答案”?就是战略定下来了,就得坚持,而且力排众议。一个战略推行下去,可能十年才能有结果,在没见到收益、只是赔钱的时候,非议会很多。这个时候,企业家必须坚定信念,相信时间的力量。
一个人如果很容易妥协,他做不了企业家,企业家必须坚定。当然前提是,你要算,算手中的资源够不够用?资金能不能转起来?如果转不起来,那就成了空想。另外亏损也不怕,关键是亏的阶段,要看到能力增长。钱亏了,但能力增长了,那么钱慢慢就会赚回来。如果又亏,能力又没增长,只是填坑,那这条路就有可能是错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