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曾经流行的“按辈分取名”,为什么现在却不流行了呢?过时了吗

0
分享至

小区楼下的幼儿园一放学,总能听见老师扯着嗓子喊“子涵妈妈”“梓轩爸爸”,一群家长笑着应和,仔细一问,这些孩子压根没半点血缘关系。

可要是搁在几十年前的村里,谁家孩子名字里带“德”字,谁家带“明”字,往祠堂的族谱上一查,三服五服的亲戚关系立马清清楚楚。

这种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取名规矩,怎么就突然淡出了生活?是老祖宗的智慧跟不上时代,还是我们真的不需要这份“牵绊”了?



传统命名

要弄明白这事儿,得先看看辈分取名到底是个啥来头。

在过去,这可不是简单起个带字的名字,而是整个宗族的“秩序密码”。

南方的村子里,祠堂最显眼的地方总会挂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就是给后代定好的辈分字。



谁家添了男丁,族长拿着族谱一算,这一辈该用“礼”字,那孩子的名字就得是“张礼X”“李礼X”,少一个字都入不了族谱。

姑娘家虽然不用严格按辈分,但出嫁后在夫家的称呼,也得跟着丈夫的辈分走,“王家三奶奶”“李家二婶子”,一听就知道在家族里的位置。

那会儿的人过日子,全靠宗族这张网。村里的土地怎么分,谁家盖房子不能挡着谁家的风水,甚至夫妻吵架、兄弟分家,都得族长说了算。



而辈分字就是族长断事的“尺子”。要是“礼”字辈的和“仁”字辈的起了冲突,不管“礼”字辈的多大岁数,在“仁”字辈面前都得低头认错。

这种规矩刻在骨子里,哪怕是走南闯北的商人,在外地碰到带同一个辈分字的人,也得先拱手问一句“您是哪一房的”,说不定就能靠着这层关系找到生意门路,或是在落难时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北方的大家族更讲究,辈分字不光要好听,还得有寓意。有的家族用“诗书传家远”,盼着后代出读书人;有的用“忠厚继世长”,提醒子孙要老实本分。

这些字被编成顺口溜,老人教给小孩,小孩再教给下一代,哪怕不识字的老太太,也能准确说出“你爹是哪个字辈,你该是哪个字辈”。

山东有个姓孔的村子,辈分字从明朝就定好了,“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衍”,几百年没改过,村里的老人说,这叫“祖宗定下的规矩,改了就是忘本”。



社会转型

可这规矩在近年越来越松动了,这是从人们开始“挪窝”那天慢慢显现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吹,农村的年轻人扛着行李就往城里跑。先是去深圳、广州的工地搬砖,后来去长三角的工厂流水线上干活,挣了钱就在城里租房子,过年都未必回一趟老家。



孩子出生在城里的医院,报户口的时候,年轻父母看着户口本上的空白,才想起老家的辈分字。

可身边没有族长,没有族谱,甚至连能商量的本家亲戚都没有,“按辈分取名”就成了一句空落落的话。

有个从河南农村到上海打工的小伙子,他儿子出生时,老家的爷爷特意打电话来,说这一辈该用“守”字,得叫“王守X”。



可小伙子觉得“守”字太老气,和城里孩子的名字比起来像个“土包子”,最后给儿子起了个“王子轩”。

爷爷在电话里骂了他半天“忘本”,可骂归骂,孙子的名字还是定了下来。

这种事儿在当时太常见了,城里的生活节奏快,没人在乎你名字里带不带辈分字,大家更熟的是“小王”“小李”,而不是“守字辈的那个”。



变化更大的是“管事的人”变了。过去村里出了矛盾,比如张家占了李家的地,或是有人偷了集体的粮食,族长带着几个辈分高的老人往祠堂一坐,把双方叫到跟前,先按辈分论高低,再看谁占理。

理亏的那一方,要么给对方赔礼道歉,要么认罚点粮食,事儿就算了了。



可现在不一样了,邻里纠纷找社区居委会,家里吵架有妇联调解,犯法了直接警察和法院管。

祠堂大多改成了村活动室,里面摆着乒乓球桌和麻将桌,族谱被锁在村委会的柜子里,一年到头也未必有人翻开看一次。

安徽有个古村落,村里的老祠堂保存得特别好,墙上还贴着清朝时的辈分排行。



可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和小孩。

有次村里修公路,要占几户人家的宅基地,按理说该按老规矩,让辈分高的人家先挑新宅基地,可年轻人回来后直接找了镇政府,拿着《土地管理法》说“按法律来”,老人们叹着气说“现在的规矩,我们看不懂了”。

当宗族不再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力量,辈分字的“权威”自然就弱了。



命名权从集体到个体的转移

现在城里人的取名观念变得也快,上世纪九十年代,琼瑶剧火的时候,“雨薇”“书桓”成了热门名字;后来韩剧流行,“俊熙”“恩琪”又多了起来;现在打开育儿APP,“一诺”“沐辰”“语桐”这些听起来温柔又洋气的名字,成了年轻父母的首选。

这些名字里,很少能看到传统的辈分字,父母们更在乎的是名字好不好听、有没有寓意,能不能让孩子显得“特别”。



互联网的普及,更让按辈分取名变得“没必要”。过去交通不便,亲戚们可能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见一次面,靠名字里的辈分字才能认亲,知道该怎么称呼。

现在不一样了,微信视频随时能聊天,高铁飞机几个小时就能见面,就算是远房亲戚,过年发个红包、平时点个赞,关系也能维持。

有个在北京工作的姑娘,她的远房表哥在上海,两人平时靠微信联系,知道对方是谁、该怎么称呼就行,根本不用靠名字里的字来记辈分。



而且现在的亲戚关系也比过去简单多了。过去一个家庭可能有五六个孩子,叔伯姑舅的后代加起来能有几十个,过年时一大家子人挤在院子里,得按辈分一个个打招呼,弄错了会被长辈说“不懂事”。

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或是两个孩子,亲戚数量少了很多,平时来往多的也就是直系亲属,记起来根本不费劲。



有位网友说,她连自己舅舅家的孩子叫什么都记不太清,更别说知道对方的辈分了,“反正见面喊哥哥姐姐就行,哪用得着那么复杂”。

不过,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抛弃了辈分取名的传统。在一些宗族观念还比较强的地区,比如广东潮汕、福建闽南,还有江西、湖南的部分农村,很多家庭给孩子取名时,还是会带上辈分字。



有的家庭更“灵活”,给孩子取两个名字,一个按辈分写进族谱,一个平时用,既不违祖宗的规矩,又满足了自己的喜好。

还有些大家族,会定期修族谱,顺便更新辈分字。过去的辈分字大多围绕“忠孝节义”“光宗耀祖”,现在则加入了“家国”“创新”等新意思。

这些家族觉得,辈分字不只是个符号,更是一种文化传承,能让后代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结语

其实,按辈分取名的式微,说到底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变了。

过去,人们一辈子可能都生活在一个村子里,靠宗族互助过日子,辈分字是维系关系的纽带;现在,人们从农村涌向城市,在不同的地方工作和生活,靠自己的能力打拼,家族不再是唯一的依靠。



名字从“家族的标识”,变成了“个人的标签”,这种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有人觉得这是“忘本”,可惜了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也有人觉得这是进步,名字就该体现个人意志。

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有道理。辈分字里藏着的“尊敬长辈”“团结族人”的道理,值得我们记住;但我们也没必要强求所有人都按老规矩取名,毕竟时代不同了,生活的方式和观念也得跟着变。



就像很多老物件一样,辈分取名可能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它承载的文化记忆和情感,依然有其价值。

或许未来,它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比如作为家族文化的一部分被研究和传承,而不是硬性的取名规则。

毕竟,真正重要的不是名字里有没有那个字,而是我们能不能记住自己的根,能不能把好的传统传承下去。



注:本文图片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遭王楚钦球迷举报,孙颖莎清华读研无望?原因曝光,清华大学回应

遭王楚钦球迷举报,孙颖莎清华读研无望?原因曝光,清华大学回应

懂球社
2025-09-17 12:06:34
随着赵心童+斯佳辉出局,英格兰赛16强全诞生!中国3席附具体对阵

随着赵心童+斯佳辉出局,英格兰赛16强全诞生!中国3席附具体对阵

球场没跑道
2025-09-18 06:56:37
17 号台风突然大转弯,18 号或成风王!6 省市遭暴雨暴击,四川雨最猛

17 号台风突然大转弯,18 号或成风王!6 省市遭暴雨暴击,四川雨最猛

老枼说
2025-09-18 10:21:49
菲律宾即将“变天”,12万军队蓄势待发时,中方突然做了个大动作

菲律宾即将“变天”,12万军队蓄势待发时,中方突然做了个大动作

南权先生
2025-09-16 13:30:11
突发!知名男演员被行拘!

突发!知名男演员被行拘!

深圳晚报
2025-09-17 23:32:57
已确认:全部关闭!退出中国市场

已确认:全部关闭!退出中国市场

中吴网
2025-09-16 22:31:40
先递刀后滑跪:超级符号,超级服罗永浩

先递刀后滑跪:超级符号,超级服罗永浩

不正确
2025-09-17 14:49:59
你抛美债,我抛中债!外资纷纷减持中国债,大量资金流向美国?

你抛美债,我抛中债!外资纷纷减持中国债,大量资金流向美国?

亿通电子游戏
2025-09-17 16:20:25
女企业竟嫁19岁体育生,一天5次性生活,8年后得知丈夫隐藏身份

女企业竟嫁19岁体育生,一天5次性生活,8年后得知丈夫隐藏身份

今天说故事
2025-09-12 18:14:21
随传随到!江苏老板接到公安局通知,是否有罪即将揭晓

随传随到!江苏老板接到公安局通知,是否有罪即将揭晓

壹只灰鸽子
2025-09-16 00:00:08
林海:昔日央视红人,今朝境遇堪忧

林海:昔日央视红人,今朝境遇堪忧

云深不知在何处
2025-09-18 09:37:04
《731》首波口碑,观众预测票房百亿,导演现场泣不成声

《731》首波口碑,观众预测票房百亿,导演现场泣不成声

光影新天地
2025-09-17 17:35:20
拥有超强法务部的国产车,吓得消费者不买了,外资车幸灾乐祸

拥有超强法务部的国产车,吓得消费者不买了,外资车幸灾乐祸

柏铭锐谈
2025-09-17 15:37:53
新中国第一代高级干部名单大全,收藏!

新中国第一代高级干部名单大全,收藏!

霹雳炮
2025-09-13 22:02:41
路易吉穿囚服出现在庭审中,在狱中壮实了,他的命被女律师保住了

路易吉穿囚服出现在庭审中,在狱中壮实了,他的命被女律师保住了

山河月明史
2025-09-17 19:32:00
美国批准10亿美元对乌军售!特朗普很“分裂”,拜登被曝身无分文

美国批准10亿美元对乌军售!特朗普很“分裂”,拜登被曝身无分文

鹰眼Defence
2025-09-17 16:55:51
日本网民天塌了!以色列大骂日本:原子弹是对日本侵略者的奖赏!

日本网民天塌了!以色列大骂日本:原子弹是对日本侵略者的奖赏!

青青子衿
2025-08-11 01:56:11
波兰拒绝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恢复时间未能确定

波兰拒绝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恢复时间未能确定

山河路口
2025-09-17 23:45:16
你身边有哪些经典的现世报?网友:总欺负我的一个同事把手机丢了

你身边有哪些经典的现世报?网友:总欺负我的一个同事把手机丢了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7 00:05:08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南京市溧水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夏光平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南京市溧水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夏光平被查!

极目新闻
2025-09-18 13:42:59
2025-09-18 14:11:00
壹知眠羊 incentive-icons
壹知眠羊
茶遇水而生,水见茶而活
2036文章数 4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为啥生儿子的女人都很厉害

头条要闻

董军喊话台湾:随时准备挫败任何外部的武力干涉

头条要闻

董军喊话台湾:随时准备挫败任何外部的武力干涉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杨丞琳庆祝结婚6周年,与李荣浩撒糖

财经要闻

美联储重启降息!新任理事投了反对票

科技要闻

DeepSeek称R1训练费200万,不依赖蒸馏对手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亲子
教育
旅游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科研实证揭示喂养新方案,A2型蛋白让妈妈“悦己又悦娃”

教育要闻

近两年985高校在山东省录取情况分析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