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凉山州会理市“拄拐少年”凌崇恩,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前不幸离世的消息,让网友泪目。
8月14日,记者从会理市残联获悉,凌崇恩高考获得了597分的优异成绩,并被“211”宁夏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然而在录取通知书送达前,凌崇恩因突发疾病不幸离世。
![]()
凌崇恩的拐杖比书包还旧。
从记事起,他的右脚就像被山藤缠紧的树苗,永远停留在三岁孩童的尺寸,脚踝扭曲成 90 度。别的孩子在田埂上追蝴蝶时,他只能坐在门槛上,看着自己细如竹竿的右腿发呆。阿妈总抹着眼泪说:"是阿妈没本事,带你去不了大医院。" 他却会用拐杖敲敲地面:"这样挺好,我能走得稳。"
凉山的山路陡得能看见云彩的影子。从村里到乡中心校有 8 里地,正常人走一个钟头,他得挪三个小时。天不亮就出发,拐杖尖戳在石板路上 "笃笃" 响,惊起一片山雀。雨季时路面泥泞,他摔过最狠的一次,整个人滚到坡底,书包里的课本泡在泥水里,他爬起来第一件事是把书搂在怀里,任凭鲜血顺着裤腿流进草鞋。
"崇恩的拐杖,比我们的运动鞋换得还勤。" 同班的阿依回忆,初中三年他换了 11 副木头拐杖,后来好心人捐了铝合金的,他却总说 "太滑"。直到去年夏天,志愿者送来带橡胶头的专业拐杖,他才第一次在周记里写:"今天没摔跤。"
教室在三楼,他从不让人扶。每天早读前,同学们总能听见楼梯间传来 "咚、咚、啪" 的声响 —— 那是他先用左脚踏上台阶,再把双拐撑上去,最后拖着右腿跟上的声音。三年下来,三楼楼梯的水泥面上,被拐杖头磨出两个浅浅的凹痕。
有次暴雨冲垮了山路,王老师让他在家休息,他却拄着拐杖绕远路走了 12 里,浑身泥浆地出现在教室门口。"他把湿透的课本摊在暖气片上,自己站着听课,说怕耽误月考。" 王老师红着眼眶说,那回月考他还是考了全班第一。
![]()
初二那年的 "科技托起梦想" 演讲比赛,成了全校的记忆。
比赛前三天,凌崇恩发起高烧,躺在床上连说话都费劲。但他不肯放弃,裹着棉被在被单上划字背稿,铅笔尖把被面戳出好几个洞。"他说要讲 ' 用机器人治腿 ',说以后要造能帮残疾人走路的机器。" 同桌记得,他烧得迷迷糊糊时,还在念叨 "伺服电机"" 传感器 " 这些拗口的词。
比赛当天,他拖着病体上台,右腿的绷带渗出血迹。站在话筒前,他先把双拐并拢放在身边,挺直脊背说:"大家看我的腿,它可能永远长不大,但我的梦想能。" 台下先是安静,然后爆发出山呼海啸的掌声。最后他只得了三等奖,却收到比冠军还多的掌声。
病好后第一次物理课,他举手问老师:"电能不能让腿动起来?" 老师说 "也许可以",这句话像颗种子落进他心里。从那天起,他的课本里总夹着从废品站捡来的电机零件,铅笔盒里装着拆下来的电池弹簧。
去年百日誓师大会,他拄拐走上主席台,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我不能奔跑,但我可以思考;我不能跳跃,但我可以攀登。" 他的声音透过喇叭传遍操场,台下的学弟学妹们哭得稀里哗啦。那天他在誓师横幅上签名,名字比谁都写得高。
填报志愿时,老师劝他选文科专业,说 "不用跑实验室"。他却铁了心填宁夏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王老师你看,这个专业能学电机,以后我造的机器,不光能让我自己走,还能让所有像我一样的人走。"
![]()
7 月 23 日查分那天,整个村子的人都挤在村委会的电脑前。
当 597 分的数字跳出来时,崇恩的手攥得拐杖咯吱响。这个分数比去年宁夏大学在四川的录取线高了 42 分,王老师当场算出:"稳了!电气工程肯定能上!" 他咧开嘴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牙床 —— 那是去年摔下山坡时磕掉的,他总说 "等上了大学再补"。
村里人杀了养了半年的黑猪,围着篝火跳舞。阿妈把他的奖状一张张贴在土墙上,从 "三好学生" 到 "物理竞赛一等奖",红灿灿的纸片遮满了半面墙。他坐在火塘边,用拐杖杆在地上画大学的样子:"有电梯,不用爬楼梯;有图书馆,能查到治腿的资料。"
谁也没料到,这成了他最后一次描绘未来。
8 月初,他的腿突然肿得像水桶,疼得整夜睡不着。去县医院检查,医生只说是 "长期劳损",开了些止痛药。直到 8 月 12 日凌晨,他在睡梦中疼得蜷缩成一团,被紧急送往医院时,已经没了意识。
"医生说他的器官衰竭得厉害,可能是小时候营养不良,加上常年劳累。" 王老师哽咽着说,少年的身体就像过度磨损的机器,外表看着还算完整,内里的零件早已耗损殆尽。
他的床头放着志愿者刚送来的新拐杖,黑色碳纤维材质,轻巧得能放进书包。护士说,他清醒时总摩挲着拐杖上的调节按钮,说 "到了大学就能调长度"。可这根能伸缩的拐杖,终究没能跟着主人踏上北上的火车。
![]()
凌崇恩的课桌还保持着原样。
抽屉里有本蓝色笔记本,最后一页停留在 8 月 10 日:"录取通知书应该在路上了,不知道学校的宿舍有没有扶手。如果有的话,我就能自己洗澡了。" 字迹被眼泪晕开了一小块,像朵模糊的云。
后面还画着张草图:一个戴着眼镜的小人,拄着带齿轮的拐杖,旁边写着 "第 32 代改进版"。他从初二开始画拐杖改良图,整整画满了三个本子,最新的设计里加了减震弹簧 ——"这样走山路就不震手了"。
![]()
宁夏大学的招生老师得知消息后,带着录取通知书赶到凉山。在凌崇恩的墓前,老师轻轻展开通知书:"凌崇恩同学,我们代表学校正式录取你。你的学籍我们会永远保留,电气工程学院的实验室,永远为你留一个位置。"
山风卷起纸页,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少年在回应。
现在,阿土列尔村的悬崖边上,多了个小小的读书角。里面摆着凌崇恩的课本和拐杖,还有那句被刻在石头上的话:"慢慢来,总能到。"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后会来这里看书,有人学着他的样子把梦想写在纸条上,塞进一个旧铁皮盒里。
盒子里最上面的纸条,是凌崇恩没写完的句子:"等我学好了,就回来给凉山装电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